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熱評:

一位匿名網友發了一個帖子,上面寫道,因為兒子的一個問題,抑鬱了整整一週的時間。自己6歲的兒子提問:

“媽媽家裡窮,為什麼要生我?”

媽媽啞口無言,心裡特別酸楚,差點當著孩子的面就哭了出來。

這個問題讓我看得非常震驚,都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難道家裡窮真的就不能生孩子嗎?

先來分享一個我遠方表妹的例子吧!

我遠房有一個表妹,他們那裡大概在四五線城市以下吧,真不是貶低他們,只是不屬於偏遠的農村地區,但是消費程度絕對和二三線城市無法相比。

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她家老公一個月收入大概3000多,生了兩個女兒,原本我表妹也想出去打工掙錢,可是去問問打工的錢還不夠孩子上補習班的,所以表妹毅然決然地決定自己在家裡照顧孩子,並負責孩子們的教育。

  • 表妹買了一臺國學機,天天讓孩子聽國學,作為語文啟蒙;
  • 給孩子們買了一臺天文望遠鏡,晚上的時候可以觀察月亮、星星;
  • 每年帶孩子出去玩一次,都是很便宜的地方,呆上三兩天就回家;

這是孩子們現在的日常,每天過得很開心,也很快樂。

對未來表妹也是有計劃和打算的:

  • 計劃給孩子們買一臺顯微鏡,打算當做孩子6歲的生日禮物;
  • 未來表妹還給孩子們計劃學游泳,打算讓孩子7歲再學;
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除了這些日常生活中,表妹也不忘對孩子們獨立性的教育。儘管家裡有洗衣機,但是平時會帶兩個孩子一起做家務:

比如,會教孩子們一起手洗衣服,帶孩子們一起掃地擦地,洗碗收拾。

雖然過得很清苦,但是孩子們都很聽話,每天都非常快樂,自理能力也非常強。

表妹跟我說到這些的時候,還自己非常內疚的唸叨:

“我們家也沒有多少錢,沒辦法讓孩子上很貴的補習班,但是我們兩口子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平時有機會就帶孩子一起玩兒,也不知道這樣的教育對他們好不好。”

聽了表妹的這些話,我並不是用安慰的心態告訴她:“你做的已經非常好了,而且城裡的媽媽們即使有錢,上各種輔導班,也不一定有你把孩子教育的如此之好。”

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誰說沒錢就不能生孩子?其實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道路。

1、窮人也會生孩子

  • 難道窮人就沒有活的資格嗎?
  • 難道窮人就不能結婚嗎?
  • 難道窮人就不能生孩子嗎?

這些理論完全給人們以錯誤的引導。

其實“窮”沒有真正的定義,也只是個比較級,從來也沒有人給貧窮畫一條分割線,而且每個人的意識不同:

可能我賺5000元一個月感覺不多,可是也許有人覺得能賺到5000元都是天文數字了。

所以窮人也可以生孩子,只是窮有窮的過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才格外重要。只要我們每天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對家人對孩子負責任,相信這樣的生活也一定是美好的。

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2、窮人有窮人的活法

富人有富人的過法,窮人也有窮人的活法。

根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8-2019)》發佈的數據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家庭因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育兒方面花了大量的資金,育兒成本已經佔到我國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

剛過去的暑假期間,更有爸媽們花重金讓孩子參加各種的補習班,曾經就有一位寶媽感慨:“大半年的工資都養不起一個暑假的孩子。”

在現實面前,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就像是一臺碎鈔機,父母已經進入“集體焦慮”的年代。

就像我表妹一樣,雖然家庭收入不高,但是自己肯花時間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學習國學,併購買望遠鏡,讓孩子觀察天上的星星月亮,這些都是對於孩子不同程度的教育支出,不管是有錢人家或是窮人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收入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3、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

金錢的多少,從來都不是決定孩子教育的首要條件,更多的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愛。

從客觀層面上講,孩子未來的發展可能確實會受到父母經濟、學歷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這些絕對不是根本性的決定因素。如果沒有錢就剝奪孩子出生的機會,難道不是社會上的另一種殘忍?

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裡寫過這樣一句話:“或許你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窮就不能生孩子了嗎?掌握好這三個維度,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就像我表妹陪伴孩子成長一樣,雖然平凡的度過一生,但是珍惜眼前的快樂,把握眼前的幸福,這才是讓人羨慕的生活。

今日話題:你覺得經濟條件差,能要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