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春日暖陽下,五津街道平崗社區“八大隊記憶館”內,傳來陣陣朗讀聲。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草根學堂”2020年第一堂課後圍讀會的現場

這是五津街道2020年“草根學堂”第一堂課後圍讀會的現場。黨員幹部們在聆聽完“微黨校”授課後,深情朗誦著詩歌散文。

“草根學堂”名為草根,卻乾貨滿滿。當前,為更好地投身公園城市建設,打造五津水韻城,五津街道積極轉換思路,從市民思想意識提升入手,在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陣地“廉情茶舍”的基礎上,創新打造“草根學堂”,在全縣範圍內挖掘一批熟悉新津歷史人文、專業技術過硬的“土專家”“田教授”,通過講課、演唱、快板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講授古今故事、黨紀法規、栽花植綠技巧等,為黨員群眾搭建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強化廣大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激發建設美麗濱江公園城的熱情。

由來已久 前身為忠孝文化基地

五津街道的“草根學堂”可以說是由來已久。

2016到2018年,五津街道平崗社區充分利用新津純陽觀打造成都市忠孝文化教育基地、新津首屆忠孝文化節等契機,打造出深受群眾歡迎的“廉情茶舍”。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廉情茶舍”活動現場

2019年,五津街道將廉政文化融入到百姓家風建設中,開設了“草根學堂”,明確了“草根學堂·講家風”課程大綱,並開展了系列文化活動。

2020年,草根學堂的課程大綱定為“家風·家教·家訓”圍讀會,除了邀請“草根”專家講解歷史文化、黨紀法規,還將結合公園城市建設、最美陽臺打造等實際,邀請插花、園藝等專家講解陽臺美化、綠化打造實操經驗。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2020年“草根學堂”第一講現場

內容豐富 情景交融意境更濃

雖說是“草根學堂”,但授課老師的實力不容小覷。

這裡有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吳文全、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政府獎”獲得者朱鴻偉、成都市“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周明生等,他們不僅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淵博的社科文化知識,更是土生土長的新津人,熟知新津縣情和當地人文歷史。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部分講師簡介

老師們通過講解歷史故事、人物傳記、親身經歷等,剖析當前道德建設現狀,同時利用廉政文化、家風文化以文化人,進一步論述如何行孝、盡忠、踐廉,既增強了課堂實效性,也讓學員的思想認知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學堂現場還佈置了“新津十二景”專題畫展,由“草根學者”專人進行講解,展現新津獨特人文景觀,激活歷史文化印記。老師飽含深情的講解,配以繪畫中的新津美景,有很強的代入感,學習意境也更加濃郁。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老師講“新津十二景”

流動學堂 文化送到家門口

室內、院壩、田間地頭、群眾家門口……這些都能成為“草根學堂”的教學地點。

“草根學堂”會根據群眾的不同需求,確定不同的課程主題,比如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忠孝文化、厚植清廉底蘊、追溯五津記憶等,授課內容十分豐富。

同時,根據不同的主題,“草根學堂”的課堂也能夠延伸到農家小院、平崗八大隊記憶館、流動茶苑、純陽觀等各種最能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場所中,利用不同場景的濃厚氛圍,有效激活人與人的社交鏈接。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2019年“草根學堂”在流動茶苑開講

由於形式多樣、地點靈活,“草根學堂”還能與社區廉情分析會、曬壩茶敘會、居民議事會等有機結合,參與者擴大為群眾、社區專職工作者、黨員幹部等,既能通過課堂傳播知識,還能借此機會收集問題,一舉多得。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草根學堂”利用居民議事會收集問題

聆聽人文古韻,欣賞說唱家風,為居民們找回流失的歷史記憶,不斷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激發廣大群眾熱愛家鄉、建設美麗公園城市的熱情。

“草根學堂”

值得一去!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圖文編輯:鍾元春

圖文審核:蔡 曉 郭 箐

總 審 核 :李燕華

春日暖陽,一起去上新津“草根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