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一個人的居住方式,就是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我是@設計師傑西卡Jessica,與你分享有溫度的家居美學。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節省你10分鐘找東西的時間

想找的東西放在家裡何處,可能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未解之謎了。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網上有個段子:

如何在家快速找東西:

第一步:找到媽媽;

第二步:問媽媽。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當然了,把這裡的“媽媽”替換成“老公”或者“老婆”也是可行的。

你家的櫃子很多,但你可能還是經常找不到東西,或者懶得去找。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

  • 不知道每個地方放的是什麼;
  • 雖然有很多儲物空間,但你實際需要的沒那麼多,導致很多地方被浪費;
  • 儲物空間太高或者太深,很難用;
  • 儲物空間距離使用的地方太遠,導致常常被你遺忘;

……

最後,你只能安慰自己: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都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當我們在考慮怎麼收納時,最重要的事情是:放什麼?在哪裡?誰用?在什麼場景下需要用?

如果你不太確定放什麼,可以使用靈活的存儲辦法,比如選擇可以調節隔板位置的儲物櫃,或者使用帶有輪子的儲物櫃。

收納必須符合物品的個性

在決定如何收納前,我們要先分析物品的種類。

物品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喜歡亮相和不喜歡亮相”兩種。其中,喜歡亮相的又分經常亮相、隨時亮相、偶爾亮相。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經常、隨時、偶爾三種的差異也會反映在收納裝置的形態上。

讓我們抓耳撓腮常常找不到的東西,往往是常用的東西。而經常用到的東西,建議放到開放式櫃子裡,一眼就能看到,避免想要用時翻箱倒櫃。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但是開放式收納經常被認為看起來太亂。下面就介紹一下在家裡各個場合,開放式櫃子怎麼用,既好看,又實用。

入口處

我們回家之後,首先要放大衣、包包、鑰匙,脫下鞋子。

這些回家之後會隨手擱置的東西,最好統一存放在玄關或者客廳的入口處,集中起來,會減少尋找的麻煩。

根據人的動線,讓東西跟隨人的運動而存放,收拾起來更輕鬆。

太深的東西不好用,清理時也困難,容易產生死角。所以我們需要考慮櫃子的深度。

比如掛衣服的話,需要約60釐米的深度,但如果摺疊存放的話,45釐米就足夠了。

1.用顏色區分

在下圖中,玄關儲物櫃刷上不同的顏色,以顏色區分每人各自的物品,使每個人的外套、鞋子、包包、手套等小物件都集中存放,互相不干擾。

另外繽紛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種裝飾。像一個個畫框,把收納的物品展示出來。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2. 用標籤區分

如果喜歡更素雅的收納方案,可以把適合尺寸的收納盒放到開放式櫃子裡,這樣避免視線上的混亂。

比如鞋子統一放到白色收納盒中,每個都註明標籤,尋找時一目瞭然。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廚房

廚房所需要的儲物量不可忽視,有時甚至超出你的想象。比如日常用的餐具、訪客使用的餐具、保鮮盒餐盒、各種小家電,還有各種食物等。

開放式櫃子放常用的碗碟和餐具,隨手拿取。好看的器皿還有展示作用。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帶欄杆的開放式櫃子,還可以實現垂直收納,拿取更方便。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食品和餐具最方便的深度是30-45釐米。

連底板都可以不用,直接在牆上釘擱板或者掛置物籃,擱板的高度可靈活調節。

也非常適合儲存一些不需要冷藏的果蔬。沒有櫃門,還有助於通風。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在儲藏間裡用開放式收納架,平時使用完還可以把移門關上,保持視野整潔。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衛生間

在廁所和盥洗間的小小空間裡,也是需要存放很多物品的,比如廁紙、盥洗用品、洗滌和清潔用品等,而且這些東西往往都很零碎。

在洗手檯邊做開放式櫃子,配合同色系的籃子使用,儲物量更多。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不要浪費洗手檯下的空間,把櫃門拆掉,變成開放式收納架,根據尺寸選擇不同高度的收納盒,連普通的文件收納盒也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空間如果更寬裕的話,做一整面到頂的收納架,分門別類存放物品。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起居室

客廳是家庭聚會和會客的地方,通常需要為書籍、玩具和文具等預留空間。

在佈置收納空間時,要確保:

1. 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專用空間。

2. 人離開客廳時,屬於客廳的物品依舊留在原處。

很多人喜歡在客廳做全封閉的大櫃,因為擔心開放式櫃子會積灰。

但想象一下一整面牆都是封閉的櫃子,是不是感覺無法呼吸,而且視覺上還會縮小客廳的面寬,影響採光。

如果擔心某些重要物品落灰,其實只要在開放式架子裡,放入一兩個封閉的櫃子或者帶玻璃門的櫃子就可以,剩下的空間保持開放與通透。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書籍本身就有很強的裝飾作用,全部收到封閉的櫃子裡比較可惜,也影響家人隨手拿出來看。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至於兒童玩具,建議用籃子或者帶輪子的收納盒。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改變裡面存儲的東西。

在家找東西只會問媽媽?開放式收納,每天找東西節省你10分鐘

結語

有人覺得開放式收納容易變亂,使用的時候要費力維持秩序,時刻保持井井有條,心理壓力太大,所以寧願把所有東西都放到櫃門背後。

整潔固然好,但如果造成心理負擔的話就大可不必,只要收納合理,拿取時愉快就好了。

在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收納方式時,還要考慮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收納是為了優化我們的生活,而不是讓生活複雜化。

常用的物品,根據其使用區域,進行開放式收納,讓分類一目瞭然,目的是告別每天在家翻天覆地找東西的日子。

閱讀我的更多文章:

你家冰箱擺對位置了嗎?千萬別隨便塞到角落裡,這樣佈局才順手!

超愛廚房中島?可你知道有了中島後,灶臺和餐桌怎麼放最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