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我不是個女人,我只是個妓女!普魯士人得不到法國婦女,他們只配得到妓女!——拉歇爾

在法國文學裡描寫人性光輝與卑劣的作品層出不窮,文豪作家們似乎又更加偏愛描寫妓女,從上等妓女《茶花女》到底層妓女《娜娜》,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接連不斷。只因為這些妓女們所接觸的社會階層更加廣闊,是眾生嘴臉雲集的地方。因此妓女的生活環境也是莫泊桑喜歡描寫的背景,從《羊脂球》、《港口》、《泰利埃妓館》、《菲菲小姐》等作品就能看出他對行色匆匆交際花到暗娼的生活抱有濃烈的興趣。這些妓女的身邊佈滿了三教九流,而這便是作家筆下主人公的原型模特兒。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莫泊桑是一位愛國作家,他最喜歡的題材就是寫在普法戰爭裡具有愛國情懷的高尚妓女們捨生報國的傳奇故事。無一例外《羊脂球》的大背景也是普法戰爭,此時在法國這片土地上,被我們視為天經地義的“愛國行為”已經被無情踐踏。那些法國人將反抗視為魯莽,於是就衍生出了法國村民招待普魯士軍官一同共進晚餐甚至談笑風生的畫面。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類似情形我們也曾在魯迅先生的《吶喊》選集中見到,山河破碎時麻木不仁的民眾卻開始幫助入侵者對付自己國家的反抗義士。這種醜惡愚昧的形態並非個例,在全世界被入侵的民族都能夠看到。因此《羊脂球》對於法國人的尖銳刺痛猶如《吶喊》對於國人一般,這不僅僅是一部講述人性光輝的作品,更是一部喚醒正義希望藉此引出人民心中血性的吶喊。

羊脂球:馬車裡唯一高尚的靈魂

初讀《羊脂球》時我並沒有太留意情節裡對戰爭的諷刺,給我直接帶來身心震撼的是羊脂球身上承受的委屈。從小就被貫徹“助人為樂,善有善報”理念的我見到羊脂球最後因為食物被分享完了而捱餓,因為自身價值被利用完了而遺棄,我的心中滿是酸楚。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那種感覺混雜了氣憤、埋怨與悲傷,就好像農夫與蛇的故事。你好心幫助一個人結果卻遇上了一個白眼狼。你誠心誠意的付出最後換來的是取笑與蔑視,他們以怨報德,用齷齪不堪的思維來揣度你的熱情慷慨與光明磊落,除此之外他們便不再理解別的。前些時間陶勇醫生被砍傷的新聞不經讓我心寒,一個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的好醫生怎會落得如此下場,世間為何會湧現出這種恩將仇報行為?那一刻我想起了羊脂球,想起了那個在《馬賽曲》下蜷縮在角落裡的可憐女子,她的嗚咽正是對所有卑劣靈魂的控訴。

小說在開端時以幾個闊太太的閒言風語點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她是一名妓女,因為身體有些發福所以被人稱作羊脂球。靠賣肉為生的她在所有人的眼中都似乎顯得骯髒,但當這些達官貴人因為忘記出門準備食物而在旅行途中飢腸轆轆時他們便打起了羊脂球食物籃子的主意。諸如“漂亮太太、美麗小姐”這樣的稱呼也就逐漸湧現出來,羊脂球也是十分慷慨對於之前的嘲弄既往不咎,三天的口糧被十個旅客一下子就分光了。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這些旅客並不知感激,仍然擺著高高在上的架子,似乎接受羊脂球的幫助是給她臉面一般。或許看到這裡我還只是覺得這些富人低俗,但當我看到他們逼迫羊脂球去與普魯士軍官交合以求放行時我才明白,只要涉及到利益,這些批著人皮面具的豺狼就要現出自己的獠牙了。雖然身份是妓女但羊脂球卻有著很高的愛國情懷,在整篇小說中她對於“性”都是有著一定的牴觸。

面對普魯士軍官的威逼她不卑不亢,寧可自隕也不願意順從。於是軍官發話了,如果羊脂球不同意他不會強求,但也不會放這輛馬車出境。侵略者將這個難題拋給了與羊脂球同行的法國同胞,本以為自己愛國行為會得到支持的羊脂球等來的確實數不盡的指責。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他們有人說你天生就是出來賣的,多一次又會怎麼樣,有人開始嘲弄起羊脂球故作清高給同行人擺架子。那些下流、惡毒的話語不斷地湧出,巨大的落差讓羊脂球一人躲進了小旅館。眾人慌了,他們害怕羊脂球自殺而從自己得不到軍官的出行,他們不斷地用自己卑劣的思想去解讀羊脂球,那些習慣苟且卑鄙的人見不得別人一生正氣。也許羊脂球的身份是妓女,但或許她才是馬車上唯一一位高尚的人。

至暗時刻:冠冕堂皇的掠奪者

軍官垂涎羊脂球的身體,於是提出如果羊脂球不陪他過夜就會把全車人都無限期扣留下來的無理要求。羊脂球認為雖然自己是一名妓女,但自己也是擁有尊嚴的人,她內心深處熱愛著自己的祖國,怎麼能就這樣隨便的答應了侵略者的要求呢。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馬車裡的同行人剛開始聽到羊脂球的理由與哭訴時還假裝出義憤填膺的樣子,可很快心底的醜惡就開始展露出來了。有人提議丟下羊脂球,剩餘的旅客離開,但普魯士軍官並不同意,於是富人們開始改變方針,他們開始對羊脂球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這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一場冠冕堂皇的掠奪。

車上有十個人他們的身份囊括了資產家、奸商、政客、貴族、修女、妓女,剛開始他們用自己高貴的身份來側目羊脂球。幾個闊太太對羊脂球”婊子“、”社會恥辱“等難聽的言論說個沒完,可笑的是一群人出門全都沒有準備食物。餓的頭昏眼花時只有羊脂球願意分享自己的乾糧,那些所謂的精英貴族也是毫不客氣,一口氣便吃光了羊脂球三天的食物。如果說這裡是為了體現羊脂球的高尚,只是分享還算不上搶劫,那麼後面富人們對羊脂球的”正義“勸說可真算得上是掠奪了。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羊脂球最後因為修女的一句話”如果是為了正義而犧牲小我,這算不上一種罪過“而決定犧牲自己,其實這時候羊脂球的內心是酸楚的。剛剛接受自己食物饋贈的人還稱自己為美麗小姐,顯得那麼真誠要好,但大難臨頭是居然理所當然的把自己作為犧牲品獻給敵軍首領。如此反差羊脂球即覺得悲痛又感到無奈,她為了保全大家只得和普魯士軍官過了一夜。

可誰能想到,第二天來臨時馬車上的所有人都不再和羊脂球說話了,他們似乎變了個人,昨晚還在央求羊脂球捨生取義的修女們如今用鄙夷的眼神打量著這個女子,求她犧牲的富商如今只覺得羊脂球骯髒墮落,不願意再與其多說一句話。更加令人悲憤的是這次出行所有人都準備了充足的糧食,唯有在慌亂與錯愕中度過的羊脂球什麼也沒有帶。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那些所謂的高尚人士可不願意將自己的食物與羊脂球分享,他們不明白什麼叫”禮尚往來“,什麼是知恩圖報,用冠冕堂皇的正義理由來搶劫就是這群豺狼的本性。伴隨著”愛國人士“用口哨演奏的馬賽曲,羊脂球只能一路嗚咽,作為讀者我也只覺得這些貴族噁心。

羊脂球的哭泣聲是對當時那個時代與社會的絕望,那些自甘卑賤的人害怕崇高,他們決定用眾人的愚昧來瓦解你的崇高,只有這讓他們才能在卑賤裡過的心安理得。羊脂球的慷慨體現出了這些豺狼貴族的齷齪,既然無法與高尚的人看齊那麼他們只好把你踩扁。

在馬車上,卑劣的人佔著大多數,所以他們能發明一套說辭自己闡述所謂的正義與邪惡。羊脂球的付出在他們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當一個真誠的善良人遇上騙子時,只會是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終於到最後他們吃光了羊脂球的所有食物,榨乾了羊脂球身上所有的利用價值,他們開始故作清高了。將利益掠奪一空便開始遺棄,”吞啊,咽啊“我相信所有人讀完《羊脂球》後心裡一定都是對這些富人心裡恨的癢癢的。而這也就是莫泊桑的高明之處,他希望藉此喚醒那些沉睡的靈魂,希望讓民族的血性得以爆發。

爆發:痛斥黑暗是為了喚醒正義

《羊脂球》之所以能夠成為法國文學的獨秀,其中政治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法國在歷史上與鄰國經常發生戰爭,很少有能引領時代的英雄出現。常常被嘲諷為一個靠矮子(拿破崙)和女人(聖女貞德)打仗的國家。在《羊脂球》裡我們可以看到莫泊桑對法國士兵的描寫,他們神經質有著一腔熱血,常常因為風吹草動而誤傷自己的哨兵。等到普魯士人真的來臨時,那些軍官反而跑的不見蹤影。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被佔領的村莊沒有發生聳人聽聞的殺殺搶掠,反倒是缺乏血性的法國人居然在自己的家裡招待其侵略者來。“戰敗者必須要對戰勝者畢恭畢敬”,荒唐的行為成了公認的行為準則,反倒是英勇反抗被人當做魯莽的反面教材。

莫泊桑在《羊脂球》這部作品裡將法國人的慫描寫的淋漓盡致。《羊脂球》中大談國家政策與前途的鳥先生和“民主黨愛國人士”高尼貸,這種對面國事喜歡高談闊論的鍵盤俠在古今中外從來都不缺,但當困難真正來臨時他們卻開始將希望寄託於那些在無望之中挺身而出的英雄。

對血性的吶喊《羊脂球》:以善事惡,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打著愛國的名義卻做著掠奪的行徑,《羊脂球》無疑是觸痛了法國人的敏感點。這不僅僅是一部簡單講述妓女自我犧牲遇到一群白眼狼的故事,更是一部希望激發法蘭西民族心中血性,希望喚醒沉睡正義的作品。國人對國家感情逐漸消失,對愛國者開始抨擊與殘害。

當整個國家已經淪落到妓女都在反抗入侵者時,那些道貌岸然的達官貴人卻在等著英雄挺身而出。事成之後在把犧牲者如敝履般丟棄,大到被烈火燒死的聖女貞德,小到可憐的羊脂球。當你有利用價值時上層社會便會恭維你,討好你,但等到塵埃落定,村姑還是村姑,婊子還是婊子,鄙視與汙衊就接踵而來了。

魯迅先生的《吶喊選集》正是通過一個個諷刺的故事希望藉此喚醒國人內心的血性,莫泊桑的《羊脂球》也是如此。當他看到無數法國人墮落到放棄反抗,甚至開始與敵國士兵談笑風生時他再也忍不住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羊脂球》就是這樣一部講述人性卑劣與光輝的作品,一部希望戳痛法國人軟弱本性,希望喚醒沉睡正義與心底血性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