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福禍無門,唯人所召”。這話怎麼理解?

老孫遁世無悶


古人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這句話在經文的一開頭,富有很深的哲理,也就是把感應的道理告訴我們:福跟禍它沒有一定的一個形跡,都是人感召來的,絕對不是說上天要降給誰禍,降給誰福。福禍,根源都是自己感召的。

如果我們用心來細仔體會,所有福禍都是人自己感召的。從此以後,就不因福禍之事抱怨,也就是不怨天,不尤人。捫心自問:自己感召來的,怎麼可以怪罪任何人呢?如果人總是怨天尤人,那就是跟真相違背了。既然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趕緊改過。更要懂得:今天感召來不好的結果了,還要怨天尤人,還要指責他人,有這樣的念頭產生就是不明理了。

自召,就是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在感召了。而身、口、意,其實它最根本的還是意業,人有念頭才會變成一言一行。能守住念頭純淨純善,就不造業了。時刻提醒自己福禍都是由心所造,時存善念,勿有惡意。多聽別人意見,在別人指出存在問題時,要生有歡喜心,不然的話很難改掉惡氣。


土右鍾海濱


“褔禍無門,唯人所召”這句話的意思也好理解:禍和福都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招來的。

也就是說福和禍不是憑空產生,都是人自找的。

這句話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季氏以公鉏為馬正,慍而不出。閔子馬見之,曰:“子無然!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軌,禍倍下民可也。”

季氏讓公鉏擔任馬正,公鉏怨恨,不肯做。

閔子馬見到公鉏,說:“您不要這樣,禍和福沒有門,在於人們所召喚。做兒子的,只怕不孝,而不怕沒有地位。恭敬地對待父親的命令,難道會沒有變化嗎?如果能夠孝順恭敬,富有可以比季氏增加一倍。邪亂不合法度,禍患可以比老百姓增加一倍。

關於對“褔禍無門,唯人所召”理解,可能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世界上的福與禍是沒有誰能夠主宰的,都是人自己招來的。這句話說出了一個真理,福與禍的到來,不是別人送的給的,是你自己創造的。

我們常說,幸福是人創造來的,為什麼?世界沒有什麼幸福在遠處等你,一切幸福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你看,福就是靠奮鬥得來的。

禍呢?禍也不是隨便跟著某個人的,只所以引禍上身,歸根結底還是人自己招來的,只能自作自受。

上天將福和禍都擺在那裡,就看你要什麼了,要福,自己要努力爭取。禍,已告訴你了,你還往上撞,這就是自找。

因此,得禍得福,老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禍福的選擇,就是看你如何自招了。

二、有時福、禍,善、惡只在一念間

福禍唯人自召,善惡也是一樣的。善是好事,善事,福事,惡就是壞事,惡事,壞事,禍事。各佔一半,就看你抬腳往哪邊邁了,腳怎麼邁,受人控制,也許一個念頭,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也可以決定你是做善人還是惡人。

所以這句話對我們很有警示作用,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你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道德的天秤就會在善惡之間擺動。所以,幹什麼事,都要時刻提醒自已,善惡可不能不分。如果善惡的念頭相反,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天壤之別。

三、禍能生福,福能生禍:

從辨正法來看,福禍不是固定不變,它食隨著時間,地點,環境等變化而變化,以前是福,現在可能是禍,在這裡是福,在那裡有可能是禍,因此福禍也是動態的。

福禍其實並沒有很明確界限,福過了就是禍,禍也可能變成福。這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古代曾有一位高僧名叫靈源禪師,他說“禍能生福,福能生禍”就是這個道理,福禍在特定時間地點是相互轉變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禍生福,福生禍,我們要認真體會,感悟,努力做到保持謹慎,平和之心,時刻都要心存正念,心存敬畏。


D東哥


福禍無門,唯人所召。

是一句警示人們為人處事之警言。尤如“禍從口出”。

人在社會中生存,既需做事、為人。在從事事物和待人接物中,難免因環境、心情、自我素質高低做出一些讓他人不悅之事,如果是過激行為,很可能招來禍患。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時,我們的祖先給了我們兩個字“夕惕”。既教導我們,在每天的行為規範中,要不斷提醒自己,審視自己有無“越矩”。不斷在學習、工作中“慎獨”,使自身學識增加、能力提高,做事有正能量。從而減免禍患,福即至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