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從物物交換到貨幣流通,人類文明不斷演變進化,但唯一不變的則是人們喜於積累財富的本能。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家人的幸福安康,為了各種不時之需,大家都在用著自己的方法,進行著不間斷的財富積累。即使作為享受派的“月光族”,相信他們的內心深處,一定也會偶爾掙扎一下“是不是應該留些積蓄啊?”。當然,那就要看是理性還是感性最後佔得上風了。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在如今發達的經濟時代,投資理財方式各式各樣,股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信託等等,外加各種網絡投資平臺的興起,任何人都可以無障礙的進入到投資領域,搏擊一把。所謂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還有好運氣,“必有一款適合你”。

然而眾所周知,投資有風險,且投且謹慎。投資環境的不穩定,網絡詐騙的泛濫,一個風吹草動,可能就會打得身處其中的“投資者們”一個個措手不及,財物損失慘重。只有那些“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投資大咖們,可以輕車駕熟的躲開各種不良影響,保證自己的財富不會折損太多。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因此,大多數的人會認為,把錢放在銀行裡才是最安全最省心的財富保值增值方式。因為銀行存款利率固定且透明,非常易於預測。

目前1年期銀行存款基準利率是1.5%。而且是自2011年的銀行基準利率3.5%下滑至今近10年,一直未有起色。所以說銀行定期存款多為固定期限的收益,且不能保證收益率在每個固定期間的一致性。

下圖附上最新的1年期存貸款利率。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從投資收益率上看,自全球新冠疫情以來,中國10年期國債利率也從2019年9月的3.1%下滑到2020年3月底的2.6%,直到今天依然徘徊在2.6%,恢復時效很不樂觀。

下圖附上最新的1年期以及10年期國債收益率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作為無風險利率的國債利率也一直處於低位,那麼對於財富的預期收益率也不能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了。

*名義無風險利率(不存在違約風險的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溢價

進入到負利率時代已經不可避免了。為了讓家庭財富能夠在此種經濟環境下保值同時有所增值,只有採取固定收益率的方式為首選。

比如,把一定比例的家庭資本放在銀行裡,確保10-20年不會去用它。雖然收益率非常低,但是也不能否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那麼,如果無法進入到,稍有閃失就損失慘重的投資領域的話,是不是就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確保家庭財富保值增值了呢?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選擇保險這種金融工具,也是可以起到非常穩妥的家庭資產保值增值效果的。

保險中的增額壽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財富保值增值產品。讓手上的“零花錢”都可以實現增值,更別提需要配置的家庭資產了。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增額壽全稱增額終身壽。屬於壽險的一種。因其根據固定收益率逐年複利計算增加投入資本價值而得名,同時兼備壽險的保險保障責任。

比如,用每年富裕出來的零花錢進行定期定額投入,根據保險公司合同條款中註明的固定收益率實現後期的財富保值增值。

以某公司增額壽產品為例,30歲男性5年繳費,每年繳20萬。

合同規定的固定收益率為3.5%。

在他36歲的時候,該合同的現金價值(可以變現的)已經達到1,094,314,到了他54歲的時候現金價值已經實現翻倍達到2,177,760.。如果投保人一直持有這份合同,且一直生存,合同的現金價值將會按照3.5%的複利一直滾動下去。如果,一直沒有中斷取現,比如到了他89歲身故,合同現金價值已經達到7,253,052。全部現金價值將發放給指定受益人,同時免徵相關稅金,實現了真正的具體資產傳承。

所以說保險理財的最大優勢,就是長期持有,保證利率固定不變,省心安全。

要不有人戲說,有增額終身壽的人是活得越久越值錢的人。無論什麼樣的說法和理解,增額壽的產品設計理念造就了它存在的最大意義,那就是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資產的安全傳承。

保險作為金融工具,是唯一可以同時具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屬性的金融工具,家庭資產配置之佳選哦。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所以保險or銀行,都是每個穩健謹慎的人不可或缺的理財工具,根據自己的理財認知和風險承受能力,靈活搭配使用,肯定會讓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實現將來財富的最大化。

享受生活就從現在的一點一滴做起吧。


保險or銀行之為了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