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看台】汪晓洋 | 命悬有恩

1947年9月,天气微凉,秋风呼啸。

城郊激战

新四军江北大队侦探连连长赵春秋带着通讯员小程沿竹港湖区潜入县城西郊执行任务。被敌军发现,一路追杀,命悬一线。追兵连喊带追,赵、程危机四伏......。

追至城东十余里界字墩处,“砰”一声枪响,赵连长左臂被流弹击中受伤。通讯员小程慌忙去扶他,并拔出手枪连连还击敌人。赵连长则迅速扎住伤口,并低声命令小程:“不可恋战,立即转移”。

【小说看台】汪晓洋 | 命悬有恩

二人乘着夜色潜入路北马卫山密林之中......。

身后,敌人追兵和喊叫声、枪声渐渐拉远了距离,而天巳漆黑。二人观察到有一条通往安徽省皖口镇羊肠小道。两人相互鼓励、彼此手拉手在黑暗中摸路匍匐前行。

风起,饥饿和寒意渐渐来袭。

“我们怎么办?”小程问。

赵连长:“这里情况我们都不熟悉,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肚子问题。”

“这附近我们没有关系户,也不能冒险进村......,万一再被敌人发现情况更复杂了”。小程说。

“只有翻过界子墩,进入皖口镇”,赵连长沉默片刻:“在那儿有一个乡绅是我当年的中学老师。人很贤达,也很开明。可以救我们”。

二人一路劳顿,又饿又疲,摸爬滚打,异常艰辛来到了皖口镇。天巳快接近拂晓,轻轻敲门,悄无声息,又敲,屋有动静。

许久,屋里有人问:“谁”?赵:“我”。“你是谁”?“帅二生”。这是赵连长学生时代的名字。

老先生终于回答:“知道了.......”。终于开了半扇门。

二人敏捷快速潜入!

皖口养伤

简单地说明了前因后果。黄老先生听得手脚发抖......。“如果黄老不便收留我们,就请给我们一口干粮,我们再寻他处”。赵连长十分诚恳地说。

黄老先生听到这儿,终于弄明白了来意。当即拍胸保证:“放心。别说住上个三天五天,半个月都没有问题”。

随即命家人生火做饭。知道当年这个学生爱抽烟,还弄了几盒纸烟......,“伤我看了,没伤骨头,调养几天就好”。老先生学过骨伤科,弄点药自然也不难。

二十余天后。赵春秋和小程决定离开黄家去南京,寻找华东地区党组织。临行,二人再三再四感激先生救命之恩.....。黄老先生言:我已六十有五,老矣老矣。你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还有林贵栖。你们当是有大志夺乾坤的人。望努力救中华而出水火矣。

【小说看台】汪晓洋 | 命悬有恩

别时容易见时难......。真乃东风无力百花残。些许伤感,彼此珍惜。

四百多天后。我刘、邓大军一路高歌,奋勇前进,所向披靡,剑指长江。一切形势向好发展,到处是胜利的红旗和歌声......。至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邓小平感叹:大军捷报尽开颜。

枪下留人

1950年初春。

担任田州地委书记的赵春秋从省城开会回来,刚跳下吉普车,便有哨兵上前报告:“有一个小孩,安徽皖口镇人,求见,说是不见不走。”

谁家小孩?到湖北找我干吗?而且不见不走?赵春秋脑子一连串问号......?

“叫他来见我。”

小孩又瘦又脏,19岁。进来后卟嗵一下跪了起来:“我是黄老先生最小的儿子,一路上讨饭,走了三天三夜......,我爹被当地土改工作队抓起来了,听说上报县里准备枪决。没有办法,我只好按父亲说的,求求你救一命”。

赵大惊!立即电告皖口镇:“枪下留人”!

【小说看台】汪晓洋 | 命悬有恩

秘书立马转身拍电报去了......,望着秘书远去的身影。老赵迅速拨通通讯员小程电话。

小程巳任青安市军管会干部教导队队长,接到长途电话后二话不说,火速赶至皖口镇。

指示:“此人押我军管会处理。若有人问及,就说是赵春秋和我的意思.....”。 毕竟这是土改工作,政策性极强。黄老先生另一个学生林贵栖从南京打来长途电话:“先进入调查阶段,待后酌情处理,不得乱捕乱杀”。 (特事特办)!

经过半年零20天的调查后正式结论:“黄老先生一直从教,无血债。虽担任伪乡长一年半,民愤不大,为人豁达,口碑尚可,且多次掩护革命者,但也反对国共之间内战,言论不妥,按民主人士处理,还是给出路政策,从事乡村教育,调整到皖南教书为宜”。

十二年后,赵任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央委员。林贵栖任副省长、省委常委。小程(巳是老程)任省军区副参谋长兼军区办公室主任。

黄老先生安得晚年平静逝世。

时间走到1977年。赵春秋同志老革命家身份病逝。林贵栖同志则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死。当年通讯员小程因受彭德怀“反党集团”事件牵连于1962年投湖自杀。

小说中所有的人物最终都为自己的命运划上了各有特色的句号。

而故乡的人民依然记得他们。

【小说看台】汪晓洋 | 命悬有恩

作者简介:汪晓洋,黄梅县城关镇人,公共卫生专业药品高级技师,中专学历,有小说、散文、诗歌、素描作品先后在《辽宁日报》《人民公安报》《工人日报》和《青春》文艺月刊,乡土文学《黄梅文史哲》平台上发表;喜交友、性爽朗、爱郊游户外活动;在本县卫生系统退休。

本期责任编辑:李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