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簡歷有什麼區別?

過眼1000+簡歷,三流大學也有一流簡歷,一流大學也會有三流簡歷。

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簡歷有什麼區別?

三流大學的一流簡歷

與其說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的簡歷,不如說:

三流簡歷和一流簡歷,到底有哪些區別?

怎麼樣才能寫出一流簡歷?

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三流簡歷

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簡歷有什麼區別?

這一份簡歷,單從排版而言,其實算不上三流。但對於HR來說,這份簡歷有著一些致命的缺陷:

1、信息不完整:簡歷基本信息雖然都有,但是工作和實習經歷單薄,唯一的公眾號運營經驗沒有深度描寫,也沒有在簡歷裡突出個人優勢;

2、在簡歷上直接寫自己的重大缺點:“經驗不足,缺乏成體系的運營知識,需要進一步學習”

如果現實找工作這樣寫,估計就跟工作絕緣了。

用人單位招人是希望你來替他解決問題的!!!而不是招聘你過去學習的!!

如果你經驗不足,完全可以用“學習能力強,擅長快速掌握新知識”來替代這句話,而不是傻愣愣地寫在簡歷裡。

3、工作經歷是求職重點,但全是口水話:這份簡歷的工作經歷部分,完全沒有突出自己能夠勝任“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的競爭優勢,反而寫了一堆正確的廢話。

沒有工作流程和公眾號的數據、結果描述。

評語:如果簡歷真的一無可寫,也要想辦法深挖自己過去的經歷,儘量把簡歷的內容做得足夠詳實、豐富。

如果連字都懶得寫幾個,那還找什麼工作?

二、二流簡歷

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簡歷有什麼區別?

這一份簡歷,在設計上依舊很優秀,簡歷信息完整,符合HR的主流審美。

但為什麼被評為二流簡歷,是因為內容上的缺陷:

在這份簡歷的工作經歷中,口水話較多,客觀性的詞語較少,缺乏工作過程的思考、調整和工作成果數據,在描寫工作經歷的時候,也沒有用到STAR法則,導致整個工作經歷看起來比較碎片化。

評語:建議深度挖掘工作過程中,自己是怎麼樣思考,怎麼樣優化工作,以及獲得了什麼樣的數據成果,獲得了哪些能力的提升,從而增強簡歷的說服力。

三、一流簡歷

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簡歷有什麼區別?

如果說一流簡歷和二流簡歷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那一定是內容。

我見過90%的一流簡歷,基本上整張紙都是滿滿的,而且對於工作的總結和描述都十分詳盡,能讓HR感受到滿滿的誠意。

簡單說一下這份“一流簡歷”的優點:

硬性條件:學校、學歷、獲獎經歷都非常優秀

工作經歷:每一份工作經歷的描寫,都用到了STAR法則。

STAR法則是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的縮寫。具體含義是: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

Task: 你是如何明確你的任務的

Action: 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

Result: 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麼

簡而言之,STAR法則,就是一個清晰、條理的作文模板。不管是什麼,合理熟練運用此法則,可以輕鬆的對面試官描述事物的邏輯方式,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而STAR法則也是備受世界500強企業推崇的,因為這可以考察求職者是否真的有從事某個工作的經驗。

每一份工作經歷,都有對應的數據佐證、案例佐證。

這是文案撰寫中常用的一種手法,可以有效提升HR對你的信任感,因為大家都願意相信,數據是真實可證實的,而如果只是單純描述工作能力,大家很難評判其效果。

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

一流簡歷重內容,二流簡歷重形式,三流簡歷不重視!但凡認真寫一寫,起碼是二流簡歷,也不至於淪為三流簡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