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87版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相信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了。時至今天,這部電視劇已經重播了數千次,人們卻百看不厭,被稱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

然而,在那個資金有限,條件簡陋的年代,又是怎樣完成了這個經典之作呢?這要從整部劇的攝製過程談起。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1983年,劇組成立了,當時只有三個人,一個是王扶林導演,另兩個是周嶺和潘欣欣。 周嶺是著名紅學家,任編劇。潘欣欣任副導演,負責選角。

為了拍攝需要,在北京宣武區建造了大觀園,又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這一系列龐大的工程,經紅學家、古建築家、園林學家和清史專家共同商討,按照原著的描述,採用中國古典建築和傳統的園林藝術手法,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終了完成了。

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演員,這可是史無前例的事情。導演王扶林主張不用大牌,不請明星,全劇150多個角色,必須要草根出身。王扶林的這個決定,更讓人們心中沒底了。然而王導的話是:“我的演員可以是工人,可以是農民,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人,只要你符合劇中人物,儘可錄用。我不會用明星,因為明星已經給觀眾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了,倒是這種新面孔,觀眾會認定他就是劇中人。”王導演認定了這條路,執意要走下去。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一時間,成千上萬封自薦信,從全國各地紛紛飛往北京。信上,都是做著明星夢的痴情男女們熱切的表白:

“你們千萬莫失良機!我就是你們在大海里要撈的針……”

“我就跟林黛玉一樣,憂愁、多病、愛哭……”

“我生來就是女孩子的模樣,喜歡跟女孩子一起玩,我還特別喜歡女孩兒的東西,所以,我就是書中的賈寶玉……”

我們的劇組成員,每天面對的就是這些成麻袋的堆成小山一樣的信件,一封一封的閱讀。

這年夏天,一個18歲的女孩依偎在窗臺前讀書。一個高大的男孩來到她身邊,手持一本《大眾電視》的雜誌,興奮地說:“快看看,《紅樓夢》劇組在選演員呢”。

“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女孩不屑一顧。

“你長的像林黛玉,你就是書中的林黛玉呀!”男孩急切地說:“我看你是害怕了!”

“誰害怕了,這有啥害怕的?”女孩反駁道。

“那就給總導演王扶林寫信吧!”說話間,男孩拿來紙筆,放在女孩面前。

女孩沉思片刻,放下手中的書,拿起筆就寫。寫完信,取了一張自己的照片,背面附上一首小詩,一同塞進了信封。這個女孩就是陳曉旭。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陳曉旭的自薦信,引起了紅樓劇組的注意。照片上的她,憂鬱的神情,柔美的身姿,活脫脫一個林黛玉。在導演王扶林看來,林黛玉是一位才女,那麼扮演者也應具有“詠絮之才”。恰好陳曉旭照片的背面是一首奇麗憂傷的小詩《我是一朵柳絮》。卻看這詩: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不要問我家在哪裡

願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海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

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這首詩,無疑成了陳曉旭打開劇組之門的金鑰匙。後來的事,就不用說了,經過層層選拔之後,陳曉旭成為飾演林黛玉的絕佳人選。

最後,劇組從數萬封自薦信和全國二十餘省市中選出了幾十名新演員。當然,象陳曉旭這樣通過自薦入選的並不多。 入選的方式各種各樣,有的竟然是被工作人員在路上撿來的。

先說高宏亮。 他被選中,完全是個意外。有次他去給人送劇本,恰好被劇組的副導演看上了,最終確定由他出演賈璉一角。後來, 王扶林導演對高宏亮的評價是,他身上天生有一種貴族氣質。

再說牟一,後來迎春的扮演者。原定的是金莉莉,但她考上了中戲,要去讀書了,只能重新再找一個迎春出來。王扶林導演就讓夏明輝老師趕緊去找。

這下可好,人海茫茫,到哪兒去找呢?夏明輝老師心急如焚,正想放棄的時候,在一個商場停放自行車的地方,看到了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子,正準備騎她的自行車呢!夏老師覺得她適合演迎春,就上去搭話,一問才知道她是汽車公司的職員,沒有任何表演經驗。這當然沒關係,要的就是這個,於是又撿來一位演員。

用今天的話說,這些來自祖國各地的年輕人,多是草根出身。然而,金陵十二釵將從這些新人中產生。比如江蘇的成梅(後飾賈元春),是文化用品公司的一名售貨員。姬培傑(後飾妙玉),是北京皮鞋廠的一名職工。樂韻(後來的尤三姐),來自上海市的待業青年……當然也有演員出身的人,比如張蕾(後飾演秦可卿),就曾是一名鐵道兵文工團的演員。這群活潑好動的少男少女們,朝氣蓬勃,象一株株靈性十足含苞待放的野花,將要在夢幻般的培育中獲得新生。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1984年春天,劇組在圓明園舉辦了“紅樓夢劇組演員學習班”。由大師授課,熟讀原著,讓演員們一步步走進書中 。起初,王扶林導演並沒有給演員們定下具體角色,而是讓他們每個人把自己期望的角色做成小品給自己看,然後決定各自的角色。

學什麼呢?主要學習內容為分析角色,研究原著。重要的是,演員們要練習手眼身法步,要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增強藝術修養。

古時候的女子,尤其是大戶人家的閨秀,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例如:女子不能在外人面前,更不能在陌生男子面前露足。所以,這就要練習走路姿勢。事情再急,也得邁碎步,不能露出長裙下的繡花鞋。平地走不露,上臺階的時候也不能露,這是規矩,也是文化。

如何笑,也得練。有人可能會說:笑誰不會?這也用練嗎?對!必須要練。關於笑的基本規範是笑不露齒,一顆都不能露,這也是規矩。張開大嘴哈哈笑,會把人嚇跑,這不是《紅樓夢》中的女子。所以,笑不露齒,嘴角微翹,臉頰便堆砌了美美的笑意。不光肌肉在笑,眼睛更要會笑,要笑的含蓄柔美,笑的動人心扉。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練習打拱作揖。作揖的基本手勢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對右拳或包或蓋,這樣的作揖手勢是“吉拜”。女子見面,要行“萬福”禮,“半蹲”禮,“摸頭”禮……什麼場合該行哪種禮。要學習書法,從拿筆姿勢到筆畫練習,容不得半點含糊。 練了幾天後,演員張莉的字,令在場的書法老師們大為驚歎。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胡澤紅本來是林黛玉的候選人,裝了幾天淑女後,露出了活潑的本性,到處溜達。那天她在臺階上等人,一箇中年人過來和她聊天,她一陣海侃,把那個中年人聊得可高興了。

中年人問:“你是林黛玉的人選嗎?可你完全是史湘雲和晴雯的性格啊!”

原來,這個中年人就是導演王扶林。這場聊天決定了胡澤紅的角色,後來被定為惜春。我們的演員是可愛的,導演是嚴謹的,僅靠裝是不行的。

在培訓結束的時候,王扶林親自公佈演員們的角色,這個定角色難度有多大,只有他自己知道。 分配好角色之後,再請紅學大師,自己也參於,給這些角色進一步訓練,一切為了把書中的人物高度還原。

現在,演員們脫胎換骨,完全成為了劇中人。難怪有人會說,導演王扶林不是在尋演員,而是在找那些二百年前生活在曹雪芹書裡的公子小姐們的“轉世真身”,他居然全部找到了。 哦!對了,就差我們的賈寶玉了。當時人選很多,但在王扶林看來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導演說:侯長榮是眾人心目中的賈寶玉,只可惜他有一米八多的大個子,到哪裡找身材高挑的林黛玉跟他配戲啊?看來個子高也未必是好事情。

卻說,王扶林導演來到四川的峨眉山選景。經人推薦,知道成都有個歐陽奮強,就順便見一下吧!於是,就有了錦江賓館的會面。這張天生的娃娃臉,還有那雙無法偽裝的眼神,令王導演眼前一亮:不光“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更是天上掉下的寶哥哥。那就去北京試戲吧!

令歐陽奮強興奮的不是去試戲,而是要乘坐飛機,自己還從沒有坐過飛機呢!這麼好的事情,選不上也要去。 到京後,數十位賈寶玉的演員,一一演試,競爭異常的激烈。最後,我們的歐陽寶哥憑著紮實的川劇功底,脫穎而出。

最晚進劇組的演員,卻成了該劇的主角,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當時的歐陽奮強,也不知聽沒聽過“後來者居上”這句話。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服裝設計師史延芹,也是毛遂自薦來到《紅樓夢》劇組,而且當初並未得到重視,但她憑著一腔熱血,毅然留下了。之後一次偶然機會讓她設計寧榮街上路人們的服裝,她完成的很好。由此,導演王扶林力排眾議,大膽啟用新人,她便成了該劇的專用服裝設計師。

那些精美的服裝都是史延芹一點點的設計出來的。就拿元春的娘娘妝來說,因為小說原著中並沒有闡明具體的年代,所以在參考小說的同時,史延芹又借鑑了很多戲曲上的東西,這才打造出了元妃的造型。而且,史延芹不僅要設計自己腦海中的服裝式樣,還要跟造型師反覆商討,達到服裝與髮型的相輔相成。劇中2700多套服裝均是出自她的手筆,怎一個牛字了得。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我們的化妝師楊樹雲,當初是因原定化妝師未到,劇組告急的情況下毛遂自薦而來。 那時的楊樹雲,儘管在化妝屆已經頗有名聲,但帶來的個人簡歷也沒能讓劇組認可他。對於全心全意,精益求精的導演組來說,只有親眼看到才能任用。 那麼,就要“面試”, 楊樹雲要為13個賈寶玉的候選人化妝。

面試後第二天,製片主任笑容滿面的告訴楊樹雲,王導演想請你談談《紅樓夢》的化妝風格。為了讓楊樹雲留下,劇組領導耗盡了心力跟他原單位交涉,前後定了多次合同。王扶林沒有看錯人。為了給劇中人物設計造型,楊樹雲都把自己研究成了“紅學家”。他一遍遍翻看原著,一定 要化出《紅樓夢》風格的妝。

拿黛玉、寶釵和王熙鳳這三個中心靈魂人物的髮型來說,楊樹雲就費盡了心思。單說王熙鳳,在劇中共有70多套服裝,而楊樹雲說:“她有多少套服裝,我就有多少髮型跟上”。於是,按照劇情發展,楊老師為王熙鳳設計了大妝、盛裝、宴妝、正妝、豔妝、居家妝、殘妝、病妝、囚妝和死妝。 楊樹雲也從此盛名遠揚,贏得了“天下第一梳”的美譽。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984年9月,安徽黃山迎來了特殊的一批客人,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正式開機了。二百年前曹公筆下的人物轉世復活了,在大荒山無䅲崖青埂峰下,開始演繹通靈寶玉之警世篇章。

於是乎,我們的每一位演員,心無旁騖,走進了戲裡。拍攝過程中,陳曉旭一直在節食。有天晚上9點多,有位跟劇記者突然聽到敲門聲,開門後發現是陳曉旭,曉旭很不好意思地向她借自行車。是因為節食餓得受不了了,才決定去街上買點水果吃。這位記者後來回憶說:“這個情景在我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曉旭愛自己的表演,對自己苛求之至。”

劇組需要輾轉各地取景,生活條件難免清苦。演員們希望製片主任給改善一下生活。當聽到《西遊記》的拍攝條件時,他們知足了。《西遊記》大多是在深山老林裡,很多時候吃的是饅頭鹹菜,甚至在拍戲時吃發黴的麵包,睡十幾個人一間的大通鋪。 而我們每天都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菜,也用不著經受風吹雨打,而且劇組還給了固定的床板費,相比之下這已經挺享受了。

演員們無論角色大小,大家吃住在一起,沒有人享受特權,這樣培養出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在拍戲的時候才能更有感覺。劇組有車,王扶林導演卻習慣了騎自行車,跟所有人打成一片。然而,王導給了歐陽奮強一個特例:可以跟任何人惡搞,這是拍戲的需要,這樣才是眾星捧月的寶哥哥。

三年來,劇組先後走遍全國10個省市的二百多個景點,拍攝鏡頭近萬個。為了拍好“寶黛共讀西廂”這出戏,全劇組在杭州西湖邊等待花開,一等就是十多天。拍王熙鳳之死,冒了嚴寒到長白山取雪景。現在看來,又有幾個劇組能夠做到。

該劇播出時,儘管有人批評人物和劇情,但惟獨沒人批評配樂。《紅樓夢》的音樂是由著名詞曲作家王立平創作而成。當年,王立平向《紅樓夢》劇組自薦獲准,後歷時四年,耗盡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以及《葬花吟》、《紅豆曲》、《晴雯歌》、《嘆香菱》等13首曲子。其中,一首《葬花吟》就用了二十個月。

陳力作為紅樓夢主題曲的演唱者,將一首《枉凝眉》演繹的婉轉動人,催人淚下。當時,陳力在痛失愛人的情況下唱出此曲,更是將這首曲子的動人之處展現的淋漓盡致。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1987年完成拍攝,整個過程歷時三年之久。劇組解散後,王扶林導演拒絕了所有的公眾活動,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現在他早已經淡出江湖,平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戲拍完了,然而我們的演員卻始終沒有從戲中走出。

“林黛玉”遁入佛門,芳華早逝。

“薛寶釵”移居海外,孑然一身。

“賈瑞”自暴自棄,暴病身亡……

歐陽奮強,如同留在塵世的寶玉, 追尋著當年所有人的下落。他們的命運,竟如劇中人的命運一樣,怎能不令人驚歎。原來,演員們已經活成了劇中人。

紅樓一夢終難醒,戲中戲外幻情身。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向老藝術家們致敬,向87版紅樓夢劇組全體人員致敬,你們苦心經營,視藝術如生命,不想成就經典也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