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何用?我大學畢業月薪五千多,初中同學月入過萬

地近日,一個親戚的兒子過來找我,他一看到我,人還沒坐穩就激動地對我說:“你說讀書有何用?前些天我見到了一個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的同學,一問才知他現在能月入過萬,而我堂堂一個大學生,畢業後月薪才五千多,我覺得讀書真沒有什麼用處。要是當年我也像那個同學一樣,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說不定我現在也能月入過萬呢?”

讀書有何用?我大學畢業月薪五千多,初中同學月入過萬

讀書真的無用?

當然不是,讀書不但有用,而且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作用還非常的大,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第一: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

如果說一個普通本科大學生,剛畢業月薪五千多,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字。因為你一個普通本科畢業生,不可能剛開始工作,就能拿到高薪的,而這個五千多對於很多本科畢業生來說,只是一個起點,並不是一個終點。但是對於很多沒有讀過大學的人來說,你的起點就有可能是別人的頂點,這就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差距。

當你開始的第一份工作時,便已經有五千多一個月了,也許你認為這並不算多。但是對於哪些初中或高中畢業就出去打工的人來說,他們想要拿到這份工資,可能需要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個幾年,他們可能需要在一些悶熱的工廠車間裡面加班加點,可能需要在一些建築工地上日曬雨淋,才能拿到這麼一份工資。

當然,也有一些運氣不錯的,剛好碰上了一個很好的機遇,並且抓住了這個機遇,然後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才能換來月入過萬的收入,但是這樣的例子不是說沒有,而是極少。相反,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大學學歷的人來說,可能從一開始工資並沒有大家所想象中的那麼高,但因為有知識,有學歷,就會在將來的發展中,慢慢不斷向上發展,這個時候月入過萬就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例子。

所以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一個讀過大學,有高學歷的人,在個人的事業發展上,會隨著工作的時間越長,越有往上升的發展空間。相反,沒有讀過大學,沒有學歷的人,在個人事業上便很難有上升空間。對於普通人來說,幾千一個月那是很正常,能拿上萬的並不多。

讀書有何用?我大學畢業月薪五千多,初中同學月入過萬

第二:工作保障

你不要單看一個初中同學月入過萬,就說讀書無用,就否定你曾經努力讀過的大學。你有好多高中、初中同學,他們沒有像你一樣讀過大學,手中有學歷。你看那些沒有讀過大學的同學,有幾人能月入過萬的嗎?他們中,可能一些在社會上打了幾年的工,還沒有你現在的起步工資高,他們中可能有一些工資雖然高些,但工作並沒有任何的保障。

  • 比如,一些在工廠裡面工作的,想要拿高點的工資,就只能加班加點,而且年齡稍微大點的時候,便很難繼續在工廠裡面工作下去,隨時有被辭退的風險,可以說工作毫無保障。
  • 比如,一些建築工人,雖然拿的錢多些,但這個工作環境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不但要風吹雨淋,還可能工作兩個月,休息幾個月,因為沒有新的工地開工,他們便沒有工作可做,這些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但是這些對於你來說,都是不存的,因為你讀過大學,你有知識、有文化、有學歷,你可以比他們有更多的選擇。

你不用到工廠里加班加點,你不用在工地上受日曬雨淋之苦;工作幾年後,你不用怕因自己年齡大了而被工廠辭退,你不用擔憂這個工地做完了後,下一個工地又要等幾個月才能開工。你會比他們擁有一份長期穩定的工作,你可以憑自己的能力繼續讀研,進知名大企業,或者考公務員,無論是哪個選擇,你的職場生涯都會比那些沒有讀過大學的人,更加有保障,這就是讀書的用處。

讀書有何用?我大學畢業月薪五千多,初中同學月入過萬

第三:思維與眼界

如果說讀書,只是為了將來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能賺更多的錢,那麼毫無疑問,這是對讀書最膚淺的一種解讀。

讀書,能讓你找到一份體面又高薪的工作,這只不過是讀書帶給你的一種附加價值而已。因為讀書的真正價值,是能提高一個的思維方式與眼界,這才是讀書深層次的價值所在。

很簡單,當你讀了大學後,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你所看到問題的角度,你所想問題的深度,都會與沒讀過大學的人,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思維與眼界不同所造成的。

讀書有何用?我大學畢業月薪五千多,初中同學月入過萬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在我們村裡面有很多年輕的家長,他們雖然年輕,但並不重視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我和他們經討論子女教育相關的問題時,他們總是說,讀書真的沒有用,就算孩子聰明好學,到時讀了大學後,最多也只是在城市裡面打一份普通的工而已。因為有太多大學生在城市裡面工作,不但買不了房,買不了車,平時生活吃用還要各種節省,生活過得沒點滋味。你看我們沒有讀過幾年書,雖然錢賺的不多,但在我們村裡面,吃得比城市裡要好,住得比城市裡面舒服、用得比城市裡面寬松,這才是生活。因此,我們不希望孩子將來讀了大學後,也到大城市裡面受那份苦,自然便不會逼孩子去學習了。

這就是沒讀過大學的人的思維與眼界,在他們的思維與眼界中,能想到的只是簡單的吃、住、用這些生活基本的東西。

他們從來不會去思考深一個層次的東西,比如孩子讀了名校後,將來或許能做一個對社會有大貢獻的人,就像大家所熟知的“鍾南山院士”,這些都是需要高深知識的積累才能一步一步到達的。

比如,他們從來不會去思考,自己的孩子,可能並不想按他們的方式去生活,下一代的他們可能會想在大城市裡面去打拼。這個時候如果他們沒有讀到書,沒有知識,沒有學歷,又如何去拼呢?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改變家族的命運,認為自己喜歡農村生活,就簡單地認為自己的子女,也會像他們一樣喜歡這樣的簡單生活,從來就沒想過,如果培養好子女的教育,然後經過一代又一代對教育的重視,最後成功地改變了整個家族的命運。比如,原本是世代務農的家族,然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下,慢慢變成了別人羨慕的書香世家。

他們能想到的,只是眼前,對於將來的規劃毫無想法,這就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差距。如果當一個人讀了大學後,或許就會改變這種思維方式,或許就會以更高的起點去看待一個問題,最後自然所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讀書有何用?我大學畢業月薪五千多,初中同學月入過萬

最後小微想說的是:

  • 讀書,或者不能讓你獲取很大的金錢財富,但一定能讓你得到豐富的精神財富。
  • 讀書,或者不能讓你擁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但卻能讓你得到一份有保障又穩定的工作。
  • 讀書,或者不能讓你成為高收入者,但卻能讓你的思維能力與眼界得到很大的提高,對於你的下一代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所以,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還沒有真正地去認真讀書,去認真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