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之舞舞蹈老师最怕的是当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的舞蹈学习

情境一:

“老师,我们要去参加一个社区演出,你帮我们选一下剧目吧!几个小时以后,老师选好了几个剧目给学员推荐,然后学员立马说:‘老师,这些剧目音乐不好听;老师,这些剧目动作太难了;老师,这些剧目队形太单一了’;老师……”

好了,这个时候老师心里可以翻一百个白眼,那你为什么要让我帮你选剧目,选了你们又觉得我选的不好?为什么我给你们选的剧目你们总觉得不如意!


音之舞舞蹈老师最怕的是当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的舞蹈学习


那么,舞蹈老师有话说之请相信专业:

中老年业余舞者喜欢选择有唱词的音乐,或电视剧热门歌曲或经典老歌,而专业舞蹈比赛里面很多音乐都是无唱词的,而很多搞专业舞蹈的人会更喜欢这种旋律感。当然,有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节奏的把握。业余和专业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对节奏的处理。很多业余舞者离开了唱词的音乐就往往听不到节奏点,所以“累觉不爱”,就会有连带情绪而否定带这种音乐的剧目。还有的人会觉得桃李杯舞蹈大赛里面的舞蹈音乐还不如广场舞里的音乐,那么这个问题很明显就是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舞蹈学习的步伐了,你要可知专业舞台上的音乐都出自名家之手,都是优秀的舞蹈曲目,你可以说它不那么适合群文舞蹈,但它绝对不是一文不值。

另外就是思维定势,很多成人业余舞者对古典舞有偏爱,当在参赛选择剧目的时候只要选择了民族舞,很多人从内心就是抵触的。而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古典舞其实比民族舞更难,更需要扎实的功底,而民族民间舞可能在选择面上会广很多,在最后的表现效果上会比古典舞好很多。再说说现在流行的红色舞蹈,很多人认为军旅题材的舞蹈就应该要么炫技,要么就是需要感动地你我他稀里哗啦。其实不然,很多红色题材的舞蹈只要有良好的舞蹈结构、恰当的道具运用等合理编排一样可以非常出彩。


音之舞舞蹈老师最怕的是当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的舞蹈学习



情境二:

“老师,最近《知否》好火,我女儿特别喜欢,你能不能上课教她们跳《知否》呢?”

“老师,我看了你选的剧目,我觉得《笛中花》比《雨竹林》棒多了,那么多技术技巧,比赛中肯定比《雨竹林》出彩多了!”

……

舞蹈老师有话说之请再一次相信专业:

少儿舞蹈和成人舞蹈不同,《知否》这样的热门影视歌曲虽然很适合成人用于编舞,但是它基本上是不适合少儿的。一群6、7岁的小孩可能还不知道古典舞是什么,可能完全理解不到提、沉、冲、靠、含、仰、移,可能连兰花指都做不标准,那还有必要学徒有空壳的古典舞《知否》吗?我的建议是,如果家长真得喜欢古风舞蹈,真得喜欢《知否知否》这样的音乐,那完全可以带孩子去影楼打扮一番,拍一个艺术照或者是够仙、够美地转几个圈圈录一段小视频!我想这样比胡乱学一个《知否》更好。

关于《笛中花》和《雨竹林》的比较,你能用谁搬腿、下腰多就更胜一筹来衡量吗?孩子的舞蹈学习、剧目选择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少儿舞蹈行业里现在最大的悲哀仍旧是家长把舞蹈当杂技式的认知。这个状况也只有通过舞蹈人不断的努力来改变,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舞蹈是为了表达情感和传递美!


音之舞舞蹈老师最怕的是当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的舞蹈学习


所以,舞蹈老师最怕的是当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或你家孩子的舞蹈学习。

我们怕的是你学了十年八年的舞蹈,却欣赏不来专业舞蹈作品和优秀的舞剧;

我们怕的是你家孩子学了十年八年的舞蹈,却只会一味地和别的孩子比下腰、搬腿;

我们怕的是不管舞蹈人多么努力去科普,却改变不了你陈旧落后的舞蹈观念;

我们怕的是成人舞蹈低俗化和鱼龙混杂化;

我们怕的是少儿舞蹈成人化、功利化和炫技化

……


音之舞舞蹈老师最怕的是当你的舞蹈认知跟不上你的舞蹈学习


总之,舞蹈老师希望你或你家孩子舞蹈学习在进步的同时,你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认知。哪怕我们都不搞专业,但是我们一定要能欣赏专业,能看懂专业,别一味地做那只只会让舞蹈老师尴尬的“杠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