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被“低逆商”毀掉的年輕人

*人力窩專注於研究職場、生活、社保、醫保、養老金等錢袋子大小事,職場江湖,歡迎加入。

尼采說,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這是一個機遇與危機並存的時代,一日高樓起,一日宴賓客,一日樓塔塌了。

如果說智商可以決定你的樓能蓋多高,情商可以決定你和賓客能多融洽,那麼逆商就是決定你在樓塌之後是否可以東山再起,能走多遠。

周凱旋和謝雕事件,就是逆商空缺下的一場時代悲劇。

1.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案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案”再次登上熱搜,原本定於今日一審宣判,開庭前半小時,法院突然告訴家屬庭審取消,未給出具體解釋,被害人母親在法院門口情緒失控大哭。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被“低逆商”毀掉的年輕人

謝雕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死在一起長大的初高中同學刀下。

2018年6月14日,周凱旋來北京,謝雕挑了學校附近的餐廳給他接風。老同學久別重逢,特別高興,還特地拍了一張照片發到高中群裡說“周凱旋已經到北京了”。

幾分鐘後,周凱旋把刀送進了謝雕胸口,死亡來得猝不及防,可能他連為什麼都沒來得及想明白,連續7刀,刀刀斃命。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被“低逆商”毀掉的年輕人

監控中,面對倒在血泊裡的夕日“老友”,周凱旋奮力的舉起雙手,五指叉開晃了晃,像個戰勝的孩子,這一刻他一定覺得自己終於贏了。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被“低逆商”毀掉的年輕人

事後周凱旋向警方供訴:兩年來同學會上,謝雕說的一些話讓他心裡不舒服,這就是所謂的殺人動機。

“死刑是對受害者最好的安撫”

“這人性格極其扭曲,追溯本源。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缺失,如果兇手是高材生,那麼素質賈教育是怎麼支撐他走向高校的大門的!”

“相貌長得好,學歷高,有前途的人最好低調點,最好少去教育別人。比不過他的人會很容易自卑,從而引起嫉妒仇恨。”

在今年5月24號庭審中,周凱旋表現得很無所謂,基本對所有指控都接受,並向法院提出請判自己死刑。

謝雕父母接受採訪時透露,事件發生,周凱旋一家人從未對他們道過歉,周凱旋看向他們時,眼中毫無悔意。

“他就是想死的人,還拉我兒子一起死,我太恨他了”

有些人智商很高,卻仍然無法發揮其價值,甚至成為社會蛀蟲。

諸多事件也反映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學校都是一味的追求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

教育當是,先育人,後成才。

2.

社會不順走上不歸路

周凱旋,出生時父母也是寄予厚望才取了這個名字,希望他可以在人生中凱旋吧。

從小學到高中他也一直如此,成績很優秀,和謝雕同在墊江一中實驗班,謝雕開朗外向,周凱旋內向敏感,清北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被“低逆商”毀掉的年輕人

高考失利,有望進清北的周凱旋,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三個月後因為不滿專業退學復讀。

第二年高考雖然未進清北,但也進入了西安交大錢學森班。

兩次高考落敗,讓他有點挫敗,這份挫敗並沒有轉化為動力,讓他在大學奮起直追,而是“破罐子破摔”,混沌度日。

大三時因專業課不及格被分流,從錢學森班分到了普通班,並失去了保研資格,一手好牌被打成了爛牌。

也就是在這一年同學聚會上,他和謝雕因為玩狼人殺產生了口角,自此埋下了一顆惡魔的種子。

畢業後,周凱旋在無錫找了份月薪8000的工作,接觸的客戶都是年薪百萬的大客戶,因為階層碾壓,心裡極度不平衡。

後來又打算考個鐵飯碗“公務員”,雖然避開了熱門,挑了個十八線崗位,但還是失敗了,於是不得不重新加入求職大軍,找了份月薪5000的工作。

接連的挫敗,讓周凱旋“絕望到連自己都放棄了”

同學光鮮靚麗,而自己諸事不順,憑什麼?那顆陰暗的種子在內心瘋狂生長,不能輸,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幾刀下去,斬斷了謝雕的大好人生,也徹底斬斷了自己的未來。

毀掉兩家人有多簡單,兩場高考失利,一次職場失利,加上爬不起來的低逆商。

我們一生不可能都順風順水,按照自己的意願走,走上破路的時候,永遠是最難的。

有人會選擇縮在自己的殼裡,埋怨為什麼不好的事情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而逆商高的人會選擇迎難而上,在一次次失敗中積攢經驗,尋找新的出路。

如何在逆境中重塑自己,擁有足夠的抗打擊能力,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課程。

3.

學會在逆境中重塑自己

高智商犯罪,這不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件。

哈佛神童,希爾多·卡辛斯基,16歲考入哈佛,20歲獲得數學學士學位,25歲又在密西根大學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後在加利福利亞大學任教,講授數學。

中科院研究生被同學殺害,被“低逆商”毀掉的年輕人

雖然擁有超高的智商,卻是個十足的社交低能兒,在整個學生時代,幾乎是隱形人,不和任何人社交。

27歲突然辭職隱居,開始把超群的才智投入在製作炸彈上,巧妙的規避了法律風險,給各地寄送炸彈,導致3人死亡,29人受傷,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稱為“大學航空炸彈怪客”,抓了20多年才落網。

為什麼在智商、情商、大環境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的人能夠堅持到底,越活越精彩,而有的人就會停滯不前,甚至直接放棄社會。

保羅·斯托茲給我們提供了答案,他說“歸根到底在於他們迎接挑戰、克服困難的能力,即逆商的不同。”

職場上,我們會碰到很多這樣的人,動不動就在公司抱怨,那個部門不行,那些人不配合,他們經常怎麼怎麼樣。

那你有沒有想過,你能做些什麼呢?你在這裡面扮演什麼角色呢?當你在遇見逆境時,你的擔當呢?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不好的事情,總會發生。這種狀況我們改變不了,怨天尤人更沒用,只能接受。

你可以在逆境來臨之後問一問:

誰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這件不好的事情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影響?

它會持續多久?

你希望一輩子揹負它麼?

如果答案是,能對這種狀況做出改變的,只有自己;困難再大,也不可能影響一輩子;熬過這一陣子就好了;未來還是要拋開包袱自在走。

也許會感嘆生活不易,但還是要繼續和生活剛下去啊。

如果時間可以回到大學時光,不知道周凱旋會不會好好珍惜,把遺憾都填滿,謝雕也剛好今年畢業。

可惜沒有如果,世間再無此雙少年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