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腦靜脈竇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種少見的腦血管疾病,佔全部腦卒中的0.5%-1%,但卻是導致年輕人中風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年來影像技術的發展使CVST的檢出率明顯提高,因此這一發病率可能被低估;由於其發病形式多樣、臨床表現各異,極易誤診或漏診,同時其發病機制尚未得到統一證實,現有的治療和評價方法尚缺乏統一標準,導致病死率和病殘率均較高。提高對靜脈竇血栓的認識,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視頻加載中...

問題和背景

已經明確的問題

1:不同性別人群發病比例不同:1985年,Bousser等人研究結果顯示,CVST患者男女比為1:0.8,隨著時間的推移,2014年Karadas等和2016年Gunes等人發表的兩項研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7-5.3倍。

2:不同年齡段發病率不同:CVST患者年齡在新生兒至82歲之間,但主要發生在30-41歲之間。

3:主要臨床表現包括頭痛(最常見的表現,在80% - 90%的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肢體或語言障礙、意識障礙和癲癇等。

4:大多數CVST患者預後良好,但仍有一小部分人群死亡或重度殘疾,特別是重型靜脈竇血栓預後不良率達1/3;與預後不良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昏迷、大腦深靜脈血栓形成、腦出血等。

5:抗凝是目前為止得到指南認可的一線治療方案。

尚未明確的問題

1:對於CVST的病程分期沒有統一的標準;

2:對於重型靜脈竇血栓的定義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3:對於抗凝基礎上進一步惡化的CVST患者沒有統一治療方案;

4:對重型靜脈竇血栓治療尚沒有指南性文件。

在探索中前進

靜脈竇血栓特點:漏診率、誤診率高(>85%);重型靜脈竇血栓死亡率高(>30%);中青年比例高(>78%)又稱為——中青年生命殺手。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針對CVST的病程分期標準,宣武醫院吉訓明院長團隊研究了大鼠靜脈竇血栓的病理變化,發現隨著時間延長,CVST的機化率及鈣化率明顯升高。同時吉訓明院長團隊還對CVST MRI黑血序列不同時期的表現進行了總結。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動物模型研究結果顯示:急性血栓演變過程,和目前國際上僅有的報道時間點基本吻合。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針對重型靜脈竇血栓的定義,來自印度的Karanam, L. S.教授及宣武醫院吉訓明院長團隊分別在J Vasc Interv Neurol和Neurosurgery發表了重型靜脈竇血栓的研究成果。其共同特點是:大部分病人伴有靜脈性出血及意識障礙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如今抗凝仍是CVST的一線治療手段,可仍有9%-13%的患者經過規範的抗凝治療,病情繼續惡化,並需要接受血管內治療。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血管內介入治療概況

血管內介入治療同抗凝治療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針對重症靜脈竇血栓形成患者往往效果更好。對於在抗凝基礎上進一步惡化的CVST患者,儘管尚缺乏RCT研究來證實血管內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血管內治療仍是可以考慮的選項之一。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早期鄭大一附院單中心研究顯示,局部溶栓治療可以明顯改善重型靜脈竇血栓的預後,其良好預後率達92%。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另有研究數據顯示伴有腦出血的CVST患者,並不是抗凝的禁忌症,也不是血管內介入治療的禁忌症。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困惑——溶栓或機械取栓的時機和選擇?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CVST血管內治療措施很多:如靜脈竇接觸溶栓、支架取栓、球囊取栓、抽栓等,有文獻比較了靜脈竇接觸溶栓及機械取栓在治療CVST方面的差異,結果顯示兩者預後相當,但機械取栓組相關的併發症較高。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介入科單中心數據分享

1:單純血管內溶栓病例: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2:支架取栓病例基本資料: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另外導管抽栓、球囊取栓合併抗凝或溶栓均達到理想效果。

展望

靜脈竇血栓的血管內治療尚沒有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多是基於單中心的臨床經驗積累,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探討,怎麼篩選出最佳適應症人群?需要什麼樣的血管內治療?是單純的靜脈竇接觸溶栓,還是多模式機械取栓加接觸溶栓?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郭新賓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神經介入科(腦血管病治療中心)主任。

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七年制學生導師,優秀研究生導師。2010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博士、博士後。中國醫師學會神經介入人文委員會全國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神經介入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神經介入委員會缺血組全國委員,中國醫學促進會神經介入委員會全國委員,河南省卒中學會介入委員會常委,河南省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衛生廳5451資助人才,多家地市醫院名譽科主任,特聘教授。2012、2014連續兩年獲得:中華介入放射學會全國優秀青年介入醫師研究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5項。發表論文40餘篇,發表第一作者SCI 19篇。擅長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腦血管病狹窄支架成形、腦動靜脈畸形(AVM)、急性腦梗塞機械開通、海綿竇瘻栓塞治療、重型靜脈竇血栓等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完成各類腦血管病治療手術5000餘例,獨立完成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4000餘例,顱內支架等近1000餘例,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特別是在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腦血管狹窄(腦梗塞)、動靜脈畸形、腦靜脈竇血栓等介入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在偏頭痛、靜脈竇血栓治療造詣頗深!

鄭大一附院郭新賓教授談“中風”的重要原因——重型靜脈竇血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