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沉迷網絡化為樂學之力

這次停課不停學,讓網絡教育提前全面實現,許多學校都通過QQ、企業微信等軟件進行遠程授課。網絡素養已成為數字時代的基礎素養,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的意義。將未成年人與互聯網割裂開來,顯然與時代發展趨勢相悖,既不可取也很難實現。

很多國內外研究顯示,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有助於學生獲取知識、拓展技能、為未來步入社會做好準備。所以,有必要引導全社會認識互聯網社會的時代特徵,打造並推廣符合未成年人人生髮展和社會化需要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

這次停課不停學的“實驗”,暴露了我們大中小學師生網絡素養的一些不足。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之下,網絡素養相關的教育內容尚未被全面、合理、科學地納入普及性義務教育的各個階段。無論是課程內容和課時數量,還是師資隊伍和教學水平都遠遠無法滿足需要。由此,形成了兩個完全脫節的世界:一邊是孩子們在網絡中自然生長,在缺少成年人引導的情況下建立起自己的秘密花園;另一邊是一些家庭和學校視網絡為洪水猛獸,只關心學生的核心科目成績,對他們在網絡中的言行毫無所知。

未成年人網絡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很大一部分是由同學、朋友等“非正規”教育渠道完成的,這導致一些青少年網絡素養存在明顯的短板,也由此產生過度沉迷、網絡暴力等社會隱患。因此,有必要將網絡素養納入普及性義務教育基礎課程,系統規劃與組織,通過自主閱讀、活動研討等靈活而深入的方式,培養青少年養成健康的上網習慣。

同時,家庭應承擔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的責任。父母的網絡素養對未成年人有言傳身教的作用,與孩子的及時溝通也能避免前文所說的“脫節”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一項調研發現,親子關係越好的家庭,孩子的網絡認知能力、技術能力和創造能力越強。不過,調研中的父母雖大多認同互聯網對孩子有幫助,但是自己並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因此,網絡素養教育體系應當將家庭納入其中,首先讓父母懂網,也懂得如何在網絡問題上與孩子建立開放友好的溝通。

網絡平臺和互聯網企業也應該通過“科技向善”,善於利用新技術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友好的網絡環境,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比如上線產品的青少年版,建立防沉迷機制等。事實證明,互聯網企業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方面大有可為。比如,騰訊公司正在嘗試建立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就針對網絡遊戲構建事前設置、事中管理和事後服務體系,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用戶的遊戲時長。與此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的不同方式,為家庭提供網絡教育輔導,搭建親子溝通的橋樑,為大中小學校提供課程和師資培訓。網秦公司支持的“少年派”項目在農村地區推廣網絡教育,讓孩子們學習使用iPad,為培養農村孩子的網絡素養探索了經驗。

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是未成年人的特點,也是教育的源頭。避免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引導他們利用網絡好學、樂學,需要教育的智慧。建立由政府牽頭,家、校、企三方聯動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不僅是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的有效行動,也是為網絡時代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丨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