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4月22日晚,一段“女孩打人視頻”在網絡流傳,河北灤南縣一燒烤店內,一黑衣女孩連續掌摑另一名15歲白衣女孩,而同行的人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助長其囂張氣焰,在一旁邊大笑錄視頻。打了20多下後,黑衣女孩的同伴說“打的手麻了,先歇一會”。黑衣女孩卻脫下鞋子,用鞋繼續抽打白衣女孩20多下,嘴裡面還罵罵咧咧,而被打女孩全程沒有任何反抗,甚至不敢用手擋臉。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事後,打人女子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投案自首,而其給出的打人理由更是荒唐至極:在燒烤店用餐期間,15少女去一樓洗手間,沒有回應打人者讓其上樓的要求,便用巴掌鞋底狂毆打。

有網友評論道:事發打人時那真叫一個瘋狂豪橫,如今卻面臨牢獄之災,這都是報應啊!

也有網友提出擔憂:小小年紀即懷戾氣,對社會也是一大隱患。對受害者心理救濟的同時,更需深究施暴者的暴力“基因”何來?他們何以學壞?修復法律短板,不讓逞兇者逍遙,反思教育軟肋,拯救孩子迷失的靈魂。

歷年來,這種暴戾的霸凌視頻頻頻出現在網絡上,每隔一段時間,類似的新聞便會佔據一次互聯網熱搜,引發網友討伐聲一片。但每次熱搜熱度一過,霸凌者和被霸凌者便銷聲匿跡,至於霸凌者到底有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被霸凌者有沒有得到霸凌者遲來的道歉,我們不得而知。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題為《數字背後:結束學校暴力和欺凌》的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有2.4億、32%的學生近一個月內,被學校的同齡人欺凌至少一次,而30%的學生不會反抗。這個觸目驚心的概率讓很多父母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欺凌,甚至孩子上高中了,還在接送放學。

還記得前段時間,全網熱播的電影《少年的你》嗎?它把那些隱秘的,大家看不到的事實,血淋淋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無論是霸凌者還是被霸凌者,其原生態家庭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陳念為何會成為被被霸凌者?

陳念在影片裡給人一種與世無爭、膽小甚微的印象,她渴望用高考來改變家庭的命運,因此她埋頭苦頭,兩耳不聞窗外事。但正是由於她的膽小甚微,讓霸凌者魏萊盯上了她。而造成的陳念膽小甚微性格的原因,正是源於她那個千瘡百孔的家庭。

在陳唸的家庭裡,她的爸爸從沒有出現過,而她的媽媽也很不靠譜,因為倒賣“三無面膜”,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債主每天上門要債,嚇得陳母不敢回家,把陳念獨自留在家中應付那些債主們。陳念為了躲避與債主們正面交鋒,每天回到家中便拉上窗簾,不敢開燈,過得戰戰兢兢。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陳念被欺凌,孤立無援,多次想打電話向母親求助,而陳母每次接到電話後只顧抱怨自己的不如意,陳念看媽媽過得如此艱辛,便只能忍氣吞聲,不想再給媽媽添堵,反倒安慰媽媽:我到北京上大學,你就在我們學校門口開個小店,我負責帶同學來消費。

陳母的失職,讓陳念徹底的失去了家庭的這個強大的後盾,讓魏萊也更加的肆無忌憚,甚至欺負到了陳念家門口,讓陳念有家不敢回,尤其是陳母欠債的信息透漏出去後,更是讓陳念在學校裡抬不起頭。

走投無路的陳念,終於鼓足勇氣,走進公安局揭露魏萊逼死胡小蝶,但公安局卻苦於找不到證據,迫於未成年保護法,再加上魏家有錢,這事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但幸運的是,在陳念最無助的時候,蘇小北出現了,蘇小北同樣從小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於是兩個同病相憐的“病友”,便決定抱團取暖,有了蘇小北的保護,陳念才支撐到了高考的那一天。

但可悲的是,陳念即將走出黑暗的時候,沒能放下心中的仇恨,讓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

魏萊為何會成為霸凌者?

有研究表明,社會上50%的施暴者都來自有虐待行為的家庭。他們在家裡受到不公平對待,心裡扭曲,極度的自卑,才會到社會上欺凌那些比他弱小的人,來獲得一種心理補償。

魏萊生活的家庭沒有肢體上的虐待行為,但她的家人對她卻是“冷暴力”的虐待行為,魏萊曾對李念說過,她因為去年高考落榜,她的爸爸整整一年都沒跟她說過話,她在家裡的榮辱完全取決於她的成績,所以她在學校裡把自己偽裝成人人喜愛的“小白兔”, 在家裡討好父母,在學校討好老師。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但是她內心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她一直都是被欺壓,被妥協,被順從,被壓抑的那一個。為了奪回掌控感,她找到了更弱小的,把怒氣發洩在比她更弱小的人身上。她完美複製了父母的那一套,弱肉強食,居高臨下。讓人無法把她與霸凌者聯繫在一起。

魏母也是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她只是重複強調道自己給女兒的是最好的教育,女兒不可能成為霸凌者。

她還蔑視得說道胡小蝶自殺或者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學和她開幾句玩笑就受不了。聽完母親的話,原本還有一點擔心害怕的魏萊,瞬間得意起來。她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母親都會為她兜底,於是變得更囂張,對陳唸的欺凌更加肆無忌憚。正是這種急功近利、無視他人生命的母親,把自己的女兒慢慢教化成了一個冷血的劊子手。

又見校園暴力:15歲女孩被打50個巴掌,誰在縱容少年的“惡”?

結語:

父母是孩子強大的後盾和幸福的源頭。如果父母給孩子帶來的是愛和尊重,那麼孩子就會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地成長。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應該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告訴她忍一忍,也不是是非不分地護著,更不是拳腳相加,而是用正確地方式引導她,細心耐心溫柔地陪伴她們成長。

優秀的父母帶來愛和尊重,糟糕的父母帶來恐懼和自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請拼盡全力做優秀父母,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