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傳動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遠東傳動(002406)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國內在基建投資回升、國Ⅲ汽車淘汰、新能源物流車快速發展,治超加嚴等利好因素促進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萬輛和432.4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9%,銷量下降1.1%。其中,重型貨車產銷分別完成119.3萬輛和117.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3%和2.3%。2019年,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人力成本增加、智能化升級改造等多重壓力,公司全體幹部員工在董事會的正確決策和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戰勝各種困難,較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經濟指標。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7.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實現營業利潤3.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6%;實現利潤總額3.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73%。與此同時,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公司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朝著既定的高質量發展目標穩步前進。

2019年,公司圍繞戰略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1、等速驅動軸項目:2019年公司在原有的等速驅動軸研發和生產的基礎上,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決議和公司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方案的議案》,募集資金用途為建設“年產200萬套高端驅動軸智能製造生產線項目”。公司可轉債已於2019年10月31日起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債券簡稱“遠東轉債”,債券代碼“128075”。本次公開發行可轉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資金實力得到提升,為公司的後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019年,公司已開始向福田、宇通、金龍等多家整車製造商供應等速驅動軸產品。

2、智能製造:2019年,公司堅持“產品高端化,製造智能化”戰略,繼續圍繞“高端智造.轉型升級”理念,加快落實“機器換人”重點項目的進程。截止2019年底,公司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購買先進的智能化機器設備,建成高端智能機器人生產線75條,通過這些智能設備可以完成零部件的自動化、高精度、高效率生產,進一步提升了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的智能化生產水平。

3、高新技術創新:2019年,公司圍繞“創新發展”為中心,始終堅持“創新每一天”的工作主旋律。公司通過多重評審、答辯和現場核查程序,被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擬認定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目前已經通過公示期;公司承擔的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速驅動軸研發及智能製造技術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另外,公司正在進行研發的“基於物聯網的鐘形殼、筒形殼及中間軸智能製造過程大數據應用關鍵技術研發”項目被推舉為河南省重點創新示範專項;子公司中興鍛造成功申報了河南省專精特新優質中小企業。此外,公司研發團隊攻堅克難,通過工藝改進,使產品在適應市場需求上取得了顯著效果。輕量化新材料高強度鋁合金產品已完成相關原材料、製造工藝、降重空間等方面評估工作,降重空間明顯;在中重型產品結構設計優化方面,完成空心花鍵軸叉、空心中間花鍵軸設計方案及CAE強度模擬等產品設計研發儲備工作。全年共獲得授權專利28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7項,在各級核心報刊雜誌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篇。

4、市場開發:

(1)國內市場方面,2019年得益於基建投資政策影響,利好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行業的業務增長,公司不失時機,通過智能製造、品質提升,加快佔領市場,在重卡市場的供貨份額逐年提升,在工程機械市場也正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國外市場方面,公司堅持“市場國際化”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繼續擴大海外整軸業務。公司在2018年與俄羅斯G集團簽訂了第一個輕卡商用車開發協議項目後,於2019年9月份產品完成路試,隨著雙方項目開發、技術合作的不斷深化,未來公司在俄羅斯G集團的供貨份額和銷售額均可期。此外,公司在2018年通過了德國D公司的OSA審核後,雙方簽訂的H6重卡項目已於2019年3月份啟動樣品開發,該項目是公司近幾年攻克的重點項目,對開發國際高端品牌汽車廠商以及實現“打造世界頂級傳動軸供應商”的願景具有重要意義。

5、信息化建設情況:公司推行“管理精益化”方針,促進運營管理效率的不斷提高,做好數據信息整合,更好地服務於生產管理和技術研發。2019年,公司繼續加強ERP系統與OA系統的優化升級,從而進一步強化公司精細化、數字化管理能力。此外,PLM產品全壽命管理平臺也已搭建完畢,十二大管理模塊可全面覆蓋產品研發的全壽命週期,通過無縫對接ERP系統,使得新產品及變更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在各個相關部門實現互通,節約溝通成本,便捷高效地促成產品的更新改造。藉助信息化的幫助,可以更全面、更可靠的確保產品的品質,為打造性能卓越的產品提供有力保障。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客戶資源及品牌優勢

公司在傳動軸領域經過多年的沉澱,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客戶涵蓋大部分商用車和工程機械企業,公司與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江鈴汽車(000550)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係,連續多年被整車製造商評為“優秀供應商”。公司與整車製造商保持了穩定的配套關係,一方面使公司獲得長期穩定的訂單;另一方面,由於下游客戶對供貨數量的穩定性、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的要求較高,有些主機企業還要求汽車零部件企業具備一定的同步設計研發能力,因此,公司多年來與客戶之間穩定又深入的合作加大了客戶的轉換成本,提高了競爭者的進入壁壘。

公司生產的非等速傳動軸產品在質量、應用效果及技術服務方面得到了行業客戶的廣泛認同,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技術創新優勢

公司是國內非等速傳動軸生產龍頭企業,是行業標準的制訂者之一,公司一直視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之一,在傳動軸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發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具有以下技術創新優勢:①公司的主要產品和技術立足自主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截至2019年底,公司擁有各類有效專利授權262項(其中發明專利25項,外觀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213項),並獲得軟件著作權4項;②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公司已經擁有國內領先的傳動軸製造技術,公司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河南省汽車傳動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高性能輕量化傳動軸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汽車零部件智能化熱處理技術院士工作站”等。

3、非等速傳動軸規模優勢

目前,公司已實現非等速傳動軸規模化生產,且能夠生產8,000多個品種,是全國品種較多、規格較全的專業非等速傳動軸製造商,擁有先進的、專業化的生產、檢測設備,在非等速傳動軸市場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綜合市場佔有率多年穩居行業首位。

4、產業鏈優勢

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興鍛造專門為公司提供傳動軸主要零部件毛坯件,與公司位於同一產業園區,有助於公司節約生產成本和縮短新產品開發週期,有助於中興鍛造公司模具的研製與整車製造商新產品設計開發同步進行,提高了公司對大型整車製造商新產品開發要求的快速反應能力。

5、營銷服務優勢

公司推行“精益生產零距離、汽車基地建分廠”的策略,在全國主要大型汽車生產基地周邊投資建廠,完善市場網絡戰略佈局,給客戶帶來便捷的服務,與國內著名汽車生產廠商建立長期戰略配套合作關係,公司擁有行業內大批高素質的客戶資源;同時參與整車製造商新產品的同步開發,滿足客戶需要,增強市場競爭力,公司建立有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對整車製造商的售後要求能作出快速反應。

6、管理優勢

公司擁有一支成熟、穩定、專業的管理團隊。經過多年的生產經營,通過不斷改進、優化,總結出一套適合公司自身發展的內部管理體系,為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穩步發展提供了保證,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多年來一直處於行業龍頭地位。

公司建立有嚴格的品質控制和保證體系,公司通過了IATF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GB/T24001-2004/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和
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使公司的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專業的管理團隊、精益生產管理和嚴格的品質控制體系使公司得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高品質的產品。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公司所提供產品系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產業鏈下游為傳動軸應用的汽車整車製造業,產業鏈上游為金屬材料行業。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為傳動軸行業,具體產品可分為等速驅動軸和非等速傳動軸,等速驅動軸主要用於乘用車,非等速傳動軸主要用於商用車和工程機械。

國內非等速傳動軸呈現出少數實力較強的非等速傳動軸生產企業佔領主要的主機配套市場;規模較小、技術實力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多數非等速傳動軸生產企業,主要靠低價優勢佔領部分低端主機配套市場和維修服務市場,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的行業格局。而國內等速驅動軸行業目前仍存在著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等特點,生產規模大、中高端等速驅動軸的生產廠家極少。公司在國內主要競爭對手為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萬向錢潮(000559)傳動軸有限公司、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600006)傳動軸有限公司等,國外競爭對手主要為英國GKN集團、日本NTN公司、美國DANA公司。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建立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組建有河南省傳動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立有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掌握了傳動軸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核心技術,自成立以來已進入多個全球知名整車品牌的配套零部件採購體系。

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約為186輛,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600-800輛的千人保有量相比依然偏低,汽車市場後續增長空間尚存。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重卡和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需求延後,但隨著各地區、各行業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下游建設市場需求全面啟動,後續有望迎來恢復增長,全年仍將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的願景是“打造百億遠東,成就百年遠東”,成為世界頂級傳動軸供應商。因此,公司將通過加快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加強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物流創新,在鞏固非等速傳動軸行業龍頭地位的同時,努力拓展等速驅動軸市場,大力進軍國際高端傳動軸市場,實現公司“產品高端化、製造智能化、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三)經營計劃

2019年公司較好地完成了去年初制定的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全國同行業龍頭地位。2020年公司計劃保持非等速傳動軸市場龍頭地位;大力拓展等速驅動軸市場;繼續推進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設,嚴格控制採購成本、質量,保持公司盈利水平。為達到上述經營目標公司擬採取的策略和行動如下:

1.繼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鞏固市場龍頭地位

2020年,公司要繼續專注於商用車、工程機械傳動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完善傳動軸產品的產業鏈體系、生產裝配基地和市場服務網絡佈局,鞏固國內市場龍頭地位。公司各部門要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運作,緊緊圍繞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的提升,有計劃地開展各項生產運營工作,以產品設計的標準化、工裝設備的高效率、物流採購的優質水平,來保證產品質量的可靠性,保持公司在汽車零部件行業裡市場規模、產品品質、技術研發和營銷服務等各項優勢。

2.加快“汽車傳動系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建設

2020年,公司將不遺餘力的加快推進等速驅動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進度。利用公司多年來豐富的汽車零部件生產管理經驗,積累的龐大的大型整車製造商客戶群以及已配備的等速驅動軸生產技術團隊,通過引進高端設備而具備的量產等速驅動軸的能力等優越條件,在打造高端等速驅動軸自有品牌的同時,深挖市場,增強客戶黏性,並拓展更多乘用車製造商客戶。在特斯拉國產化背景的影響下,公司要把握住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發展契機,通過引進的高自動化程度的等速驅動軸生產線,配備在線檢測、防錯等系統和檢測設備,要能夠有效保障公司量產高質量、穩定的等速驅動軸產品,從而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為與國外大型整車製造商的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3.堅持“產品高端化、製造智能化”的發展戰略

2020年,公司要繼續加快“高端智造.轉型升級”項目的建設步伐,繼續擴充高端智能化機器人生產線。同時,不斷升級自動化柔性生產線智能管理系統,運用計算機網絡對生產線設備進行覆蓋式監管,並對已建成的自動生產線進行整合,打造更流暢、更高效的智能化生產單元,實現由人控制質量向機器設備控制質量的轉變。利用對生產線及設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公司可以逐步實現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生產模式,推動公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加快向“工業4.0”,“中國製造2025”邁進。

4.堅持“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2020年,公司要堅持“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戰略,藉助現有的海外品牌渠道和優質平臺,全力開發新項目,深化技術交流與合作,確保生產週期和訂單交付的及時性,並嚴抓出口產品質量,同步推進售後市場服務項目,不斷擴大在各個整車製造商的供貨份額,進一步提高產品在歐美市場的佔有率。

5.利用資本市場平臺推動公司健康發展

2020年,公司要繼續利用資本市場平臺,藉助證券服務機構、行業研究院的投研實力,結合自身的品牌形象、市場龍頭地位、智能製造能力及技術研發卓越等各方面的優勢,努力開發適合公司發展的合作項目,穩步落實兼併重組、行業整合、海外併購等業務,不斷做大做強公司主營業務,推動公司健康發展。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公司遵循關聯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有:

1.下游行業風險

(1)商用車與工程機械行業週期波動的風險

非等速傳動軸作為商用車與工程機械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主機配套市場的需求直接受商用車與工程機械行業的景氣度和發展規模的影響。從長期看,商用車與工程機械行業具有明顯的週期性,受國民經濟運行波動的影響較大,若未來行業增長趨緩,其下游零部件(含非等速傳動軸)企業也會受此影響,進而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乘用車銷量持續下滑的風險

等速驅動軸是乘用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得益於私人汽車消費的興起,自2005年以來,我國乘用車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乘用車產量從2005年的396.62萬輛發展到2018年的2,352.94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68%。但2019年我國乘用車銷量暫別多年的增長,共計銷售乘用車2144.4萬輛萬輛,同比下降9.6%。結合當前中國千人保有量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不斷提高的居民收入水平、我國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實施等因素,未來中國乘用車後續增長空間尚存,但仍存在乘用車銷量持續下滑的風險。若乘用車銷量持續下滑,其下游零部件(含等速驅動軸)企業也會受此影響,進而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公司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是鋼材、萬向節等,材料成本佔營業成本的構成比例超過60%。其中原材料採購成本中鋼材佔比較大,鋼材價格波動對業內企業盈利能力具有一定影響。

整體來看,我國鋼材價格波動幅度依然較大,會對傳動軸生產企業帶來成本控制壓力。如果公司不能採取有效措施或產品銷售價格未能及時反映,將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波動。

3.經營風險

(1)未來國際市場業務開拓不利的風險

公司最近三年的外銷收入分別為8,794.77萬元、12,240.29萬元和8,319.9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8%、7.12%和4.74%,公司銷售仍以內銷為主。但海外市場業務是未來經營收入持續增長的保障,在穩步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是公司重要的戰略發展舉措,其中影響國際市場業務開拓的影響因素有:出口國的貿易政策,如貿易壁壘、關稅水平、貿易條約或協定;出口國的經濟水平、法律制度、文化理念、政治局勢;中國與出口國的外交關係,如中美貿易摩擦持續進行並升級;外匯匯率水平及波動;公司對國際市場的法律及商業環境的瞭解程度;產品質量、性價比及售後服務;公司國際化後備人才的儲備情況。如果上述因素髮生不利變化,公司國際市場業務開拓將可能達不到預期,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2)環境保護風險

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工作重心之一,自覺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環保政策法規,不斷加強對生產汙染的治理力度。

2019年,公司及其子公司未受到環保部門的重大行政處罰。未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可能出臺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但公司為持續滿足日益提高的環保標準及要求所進行的投入可能會對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4.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風險

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於當前市場環境、現有技術基礎、對未來市場趨勢的預測等綜合因素做出的,而項目的實施則與產業政策、市場供求、市場競爭狀況、技術進步等情況密切相關,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如果前述因素髮生重大不利變化,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無法實現預期收益。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總體資金需求量較大,一旦項目產品無法按預期實現銷售,則存在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