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医生黄志宏:尽心尽力做一名“呼吸卫士”

本期专家:黄志宏

[个人档案]

黄志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呼吸危重症与呼吸治疗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治疗专业组成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和慢阻肺等疾病诊治,擅长呼吸急危重症的救治。

老人报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张灿城

诊室故事

仁心仁术 不仅救人还组织捐赠

28岁的周墨(化名)由增城转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产后高热5天,意识不清半天”,被诊断为产褥热、盆腔脓肿、脓毒症休克、急性肾损伤,病情危重,若不及时医治将会丧命。

但周墨是名菜农,家境贫穷,眼下还没有收成,其家属一时也无法筹集到医药费,她的老公在医院陪护的时候一天也只能靠吃一包方便面充饥。面对妻子突如其来的重病,他们家里根本无法承受。

可黄志宏当时没多想,“在生命面前,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随即周墨被黄志宏安排转入呼吸科重症病房。看着意识不清且生命垂危的年轻患者,黄志宏百感交集,马上向科室内和医院反映了病人的具体情况,随即在科里发动大家捐款。短短一天时间内筹集到的捐款,解决了周墨一家的燃眉之急。

“在强有力的抗感染、抗休克、输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手段干预下,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0天后已可下床行走,随后便转回当地进行后续治疗。”黄志宏说。

病案分析

13小时精细手术 连筷子都拿不起了

张女士因“反复咯血10多年,再发3天”被送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由于咯血严重,患者出现窒息现象,生命危在旦夕。若不进行紧急气管插喉,患者生命恐随时终结。

由于各支气管都有血块堵住,呼吸机通气效果极差,患者血氧饱和度一直升不上来,一直在75%左右(正常指标为96%),若长时间保持这个指标,患者心跳随时可能停止。

为了有效解决通气问题,黄志宏团队决定应用纤支镜下对患者气管、叶段支气管腔内的积血进行清除。不过,要通过气管镜和钳子清除血块,这绝对是“绣花针里做道场”:一方面气管镜重达一两斤,医生需要不断将其旋转以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要以正手或反手等方式操控钳子,很多时候一小块的血块都要钳十几二十次才能成功,这不仅非常考验医生们的眼力、腕力和耐力,更考验他们对此项技术的专业纯熟程度。

“这台手术,从第一天下午7时开始进行,3个小时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就回升到了80%左右。一直努力到第二天上午8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已经提高到了92%,气道压也随之下降,患者因此得救。不过,超13个小时的手术,连续高强度的操作,吃饭时我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黄志宏笑道。


身边好医生黄志宏:尽心尽力做一名“呼吸卫士”


慧眼治病 解决多年咳痰气喘

张姨(化名)长期有呼吸不畅的不适,而且天气一不好,咳嗽、咳痰就更加严重,这种状态持续了七八年。最近,她一走路就喘得不行,有次下地干活的时候家里人甚至发现她的嘴唇变得乌紫,随即到当地医院治疗,但仍是经常反复发作,而且情况有加重的趋势。经人介绍,张姨找到了黄志宏。

详细了解张姨的情况后,黄志宏立刻发现了她所谓“气管炎”病情的蛛丝马迹,“张姨的咳嗽、咳痰、气喘确实非常像一般的慢性支气管炎,不过在检查里却缺少了关键的CT检查,因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除了会导致严重的发炎,出现多痰的剧烈咳嗽外,在CT检查可以发现终端细支气管有类似结节的病灶,有些时候还会出现慢性鼻窦炎”。

确诊后,黄志宏耐心向张姨解释了病情,通过两个月的治疗,困扰张姨多年的咳痰气喘得到了明显改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跟很多慢性病的治疗思路是相同的,除了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救命’。”黄志宏说。


身边好医生黄志宏:尽心尽力做一名“呼吸卫士”


帮你问医生

慢阻肺“不够气”咋办?

很多慢阻肺的老人都会有“走两步就气喘吁吁”的问题,很多人虽坚持服药治疗,不过这种“不够气”总是会不期而至,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那么该如何是好呢?

黄志宏表示,事实上,医生是鼓励慢阻肺病人运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慢阻肺的症状。在运动方面,慢走、太极比较适合老年人,而身体允许或者年纪较轻的慢阻肺人群,可以适当慢跑。另外,有时候可以借助吸氧机在床旁、床上进行一些小运动,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此外,黄志宏建议,慢阻肺老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少去人多的地方,并且每年打一次流感疫苗,而肺炎疫苗则可以每五年进行一次注射,这样能最大程度避免慢阻肺的发作。


身边好医生黄志宏:尽心尽力做一名“呼吸卫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科普大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