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文图 若愚

麻池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政府西北约800米,古城南紧邻麻池--哈林格尔公路,又称麻池古城,是西汉时包头地区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古城郭遗址,汉代临沃县址。古城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南城略大,土筑城垣轮廓清楚,城内多残砖碎瓦类建筑材料及陶片等。城周有汉代墓葬群,墓地发现瓦当有"单于天降"、"单于和亲"文字。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土筑城墙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坏外,其他保存较好。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北城南北长690米,东西宽720米,残墙高2米,宽约3米,夯层厚9厘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个大的夯土台基,台基呈品字形分布,北面两个东西相对,相距72米,位置与北城城门大体相对。夯土台基约呈覆斗状,夯基层厚0.09-0.12米,上均发现有筒瓦、板瓦残片。南城南北长600米,东西宽640米,城墙宽约4米,残墙高2-4米,最高7-8米,夯层厚0.1-0.15米,南城南墙外侧,露出筑墙时固定夹板的杠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个,孔径10-12厘米。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古城内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残片,常有"五铢"钱、铁田片、铁铲和铜镞等出土。上世纪50年代曾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包头地区战国、秦、汉长城,多略呈方形,分布很有规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对昆都仑沟的南口,显然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从面积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积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属县一级的城址。关于麻池古城是汉代的哪一县城这一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经专家认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较南城早,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为秦直道终点--九原城,它也是战国、秦、汉九原,汉五原郡治所。而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召湾墓群位于包头市南郊,墓群分布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召湾村与召湾后村之间的一道土梁上,绵延约2.5公里,分布着上百座汉代墓葬,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陆续清理墓葬97座,分布着墓群的土梁也是秦直道的起点。

墓葬形制有木椁墓、砖室墓、土洞墓三类。其中以木椁墓和砖室墓最多,土洞墓最少。墓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多为夫妻合葬,有数代人葬于一墓的现象。死者多有口含钱和手握钱。

召湾汉墓群清理出土的遗物多为陶器,其次是铜器,少量是玉石、铁器及货币。陶器有盆、杯、匙、豆、尊、甑及鼎;铜器有钫、杯、薰炉、博山炉、日光镜、昭明镜及家常富贵镜;玉器有眼盖、鼻塞;铁器有铁刀;货币为五铢钱。此外。尤为有价值的出土物是从木椁墓的填塞陶片、碎瓦片及填土中发现的“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四夷尽服”、“千秋万岁”、“长乐末央”等文字瓦当。这些瓦当均属汉瓦的稀见物,是研究西汉与匈奴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包头汉代文化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而成的文化,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他们在战争中交往,在和平中交流,农牧业互为补充,为汉代包头地区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武灵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这是《史记》中第一次出现“九原”。据专家考证,“九原”故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的麻池古城遗址,是历史上中原诸侯国在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筑的古代军事重镇,也是包头地区年代最早的古城。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将赵九原设为九原郡,“郡治九原县”(今麻池古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北端起于九原,南至秦都咸阳西北的云阳,全程“千八百里”的“秦直道”。公元前127年的漠南之战大胜后,汉武帝下令设立朔方郡,并改秦九原郡为五原郡,郡治仍为九原县(今麻池古城),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直达漠北的稒阳道与著名的秦直道使九原县成为联结内地和塞外的重要交通枢纽与防御重地,汉武帝派遣10万军队驻扎防守。九原县作为汉朝在北部边疆的军事要塞,在汉武帝的强力统治下,边境安宁,商贾往来,农牧业发展迅速,地区经济进入了初始发展阶段。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九原与麻池古城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须从崔寔谈起。

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曾任郎、五原太守等职,并曾参与撰述本朝史书《东观汉记》。出身于名门世家,从他的高祖崔朝起,先后有多人任郡太守等二千石以上的官职。祖父崔骃,是东汉著名文学家,父亲崔瑗,书法家,对天文历法和京房易传等术数也有所研究,做河内汲县令7年,对农业生产较为重视,颇有政绩。崔寔在桓帝时曾两次被朝廷召拜为议郎。曾与边韶、延笃等一同在东观(皇家图书馆)著书写作,杂定“五经”。后汉书把他和他的祖父骃、父亲瑗三代合为一传。《后汉书·崔骃列传》说:“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崔寔是继其祖父崔骃之后,崔氏家族在文林中最享有盛名的一个。他一生“所著碑、论、箴、铭、答、七言、词文、表、记、书”各类著作颇多,其中《四民月令》《政论》为共代表作。  崔寔的《四民月令》是我国第一部“农家月令”书。它不但对《礼记·月令》类著作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改造,完成了从“官方月令”到“农家月令”的转换,而且它所反映的农事活动比《礼记·月令》要丰富和具体得多。在《四民月令》中,每月的农业生产,包括耕地、催芽、播种、分栽、耘锄、收获、储藏,以及蚕桑、畜牧、果树、林木的经营等等,细致而合理,又提醒人们注意农业生产安排的地区性,其中有些生产技术,如“别稻”(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是农书中首见的记载。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九原大面积种麻始于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51年(元嘉元年),崔寔被汉桓帝委任为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今麻池古城)太守。崔寔任五原郡太守时,五原郡地区在经历了王莽新朝、南北匈奴激战、以及东汉时期的汉匈交战后,包括九原县在内的整个五原郡地区社会经济一落千丈,百姓贫苦不堪。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崔寔上任后四处走访,探视民情,发现五原郡地处边陲,冬天寒冷而漫长,老百姓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穿,“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崔寔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现“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识绩”,虽然这里的土壤适宜种植麻等纤维作物,但民间却不知纺织。深受父亲影响,重视农业生产且爱民如子的崔寔变卖了郡府内所有财物,将卖得的20余万两银子,用于购买纺织机器,并邀请中原纺织名师教授百姓纺织技法,同时下令郡内广泛种麻。从此,五原郡地区种麻、纺织蔚然成风,百姓的生产、生活渐渐改善。随着麻的产量逐渐加大,五原郡治九原县专用于沤麻的池塘也越建越多,麻池这一地方俗名在民间流传开来。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公元215年(献帝建安二十年),汉王朝对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各郡进行削减。当时,西北部边塞各郡已被鲜卑等游牧民族占领,原来的汉民大部分迁居中原各地,汉王朝的行政权力已基本丧失。于是汉王朝在削减各郡时,每郡只留一个县,把各郡所剩的汉民皆迁居到这一县之中。并把这4个县合为一个郡,命名为新兴郡,郡治九原。郡治只是保留了九原的原名,郡治所在地则由今包头的麻池古城迁到了今山西忻州。但是麻池的俗称则一直保留了下来。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近2000年的历史变迁,麻池古城已成为供人怀古思今的历史遗迹。而麻池则发展成为包头市九原区一个总面积达100.2平方公里,人口3.2万,拥有耕地3万亩,辖有13个行政村的重要乡镇。  

追根溯源,麻池今天的发展应感谢崔寔。他任五原郡太守时不仅大兴农业,注重农业生产的科学发展,同时整效军马,严格烽、堠等警戒制度,五原郡成为各边郡最安定之处,使老百姓免遭烧杀掳掠,颠沛流离之苦。政绩卓著的崔寔,4年后又被推荐为辽东太守。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后汉书·崔寔列传》说:"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崔寔是继崔骃之后崔氏在文林中最享有盛名的一个,和稍晚的蔡邕齐名,号称崔蔡。他一生"所著碑、论、箴、铭、答、七言、祠文、表、记、书"各类著作凡十类15篇,其中《政论》为代表作。《政论》全书的完成,大致在作辽东太守之后,主要内容是"论当世便事数十条",从严可均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辑的《政论》佚文看,具体的内容有提倡节俭,禁止奢僭,反对贪污压榨,主张地方官要久任,提高官吏待遇以养廉,以及实行徙民实边来调整人口与耕地的比例等。当世人对《政论》的评语是"指切时要,言辩而确"。仲长统说:"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崔寔的另一名著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四民月令》,范晔《后汉书》传中没有提到过它的名称。可能按当时人眼光,它不属"六艺"范围,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从以上崔寔一生的言行来看,他甘守清贫,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和关心人民的生活,在当时的世家地主和官员中是不多见的。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内蒙古包头麻池城址,《史记》称“九原”,曾是武灵王赵国属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