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紙上的寶藏圖

拉比斯,原名埃德加.D.別恩克,17世紀末出生於法國中部的一個貴族家庭,曾經進入法國的皇家海軍學院學習,在18歲的時候成為法國海軍的一名見習參謀,由於打仗勇敢,而且善於謀略,在21歲時被提拔為大副,又在26歲成為法國海軍最年輕的艦長,似乎光明的前途在向他招手。不過在他28歲那年,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

拉比斯28歲的時候,指揮自己的軍艦在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上,擊敗了一艘葡萄牙的私掠海盜船,繳獲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得到了法國海軍的獎賞,而拉比斯本人也被提拔為少校,在慶祝過程中,喝醉酒的拉比斯與同樣醉醺醺的大副發生爭執,繼而刀槍相見在混亂中。火槍的鐵彈擊中了正在拉比斯的軍艦上巡視的法國海軍高級官員,當場斃命。拉比斯知道自己闖了大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帶上了自己幾個親信手下跑到印度洋當起海盜來了。由於他以前當過海軍,熟悉海軍的運作,加上本人心狠手辣,狡猾無比,很快就在海盜偏少的東非海域及印度洋闖下了名頭。

羊皮紙上的寶藏圖

拉比斯在印度洋和東非海上稱霸14年之多,共掠取了54萬公斤黃金,幾百萬公斤白銀,其中還有數百顆鑽石及各類珍奇寶物。1721年4月,他夥同海盜泰勒狼狽為奸,搶劫了印度洋波旁島聖但尼灣躲避風暴的葡萄牙船隻“卡普聖母”號,搶走床上價值300億法郎的金銀珠寶,並重新裝修一番,取名“勝利者”號。1722年法國海軍將領居埃.特魯安在波旁島附近大敗英軍,佔領這一區域。此後,法王大赦天下,多數海盜洗去罪行改過自新,可拉比斯等少數頑固分子隱藏起來以待時機。

拉比斯陰謀多端,他把搶劫的財物僱人員到一個島嶼上埋藏並一舉殺害所有的埋寶人。他以這個寶藏為王牌,要求法政府對其實行大赦。他煞有介事地透露這個保障是衝塞舌爾群島運到馬達加斯加海角的印度洋海域的。他可以拿寶藏做為完整赦免的交換條件。1729年,法國海軍終於搜捕到拉比斯,經特別刑事法庭審判,他被定為海盜罪而處以絞刑。1730年7月7日下午5時,拉比斯的脖子終於被套上絞索。當他被押上斷頭臺時,突然向蜂擁而觀的人們扔出一卷羊皮紙,並吼道:“我的寶藏屬於那些能真正讀懂它的人。”

在拉比斯遺留下來的那捲引人注目的羊皮紙上,寫有一封密碼信,畫有17排莫名其妙的圖案,這圖案代表若干密碼,誰能最終一出這密碼的內容,隨便能夠找到真正的寶藏左在地。這份密碼終不得解,資金流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裡。英國一個探險家曾得到這份寶藏圖,仔細研究後,他斷定拉比斯財富必在印度洋上的塞舌爾島上,因而就攜帶畢生的積蓄到塞舌爾島呆了整整28年,對17排圖樣做孜孜不倦的探索,終於破譯了16排密碼,但對其中的第12排圖樣卻尋求不到答案,直到他因病去世時也未能解開此謎底。

羊皮紙上的寶藏圖

據一些專家學者研究表明,除塞舌爾島外,另六個印度洋島嶼也可能是拉比斯藏寶之地,他們是毛里求斯島、波旁島、馬埃島、聖瑪麗島、弗裡卡特島及羅德里格島,這些島嶼都是拉比斯一夥海盜當時常來常往之地。後來根據破譯出來的密碼,在毛里求斯島找到了許多埋藏的珍寶。法國“尋找藏寶國際俱樂部”也掌握了一份與拉比斯藏寶有關的材料,其中包括一份遺囑。經過研究,他是掌握蠟筆是藏寶秘密的一個海盜的遺物。遺物中的一些信件也記錄著一些有關寶藏的情況,專家們認為在信中記載的寶藏有一些便是拉比斯藏寶。

一直到今天,探索拉比斯密碼和寶藏的活動始終不斷。至於那筆是價值超過170億法郎的寶藏,到底在何處,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