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安氏家族淵源及重要歷史人物
涼州安氏家族歷史久遠,是中國歷史上象徵民族融合的 "昭武九姓"之一。據考證,其祖先原為西域安息國人,月氏族。大約在漢武帝二年,張騫出使西域後,安息國就開始與中國進行往來。之後,在中國各地就開始出現了不少安姓和以安字開頭的複姓人名。後來,安姓氏族有過兩次較大規模的遷徙,分別遷徙至今天的遼東一帶和河西武威一帶。其中,遷至武威的安姓氏族一度成為地方豪門望族,勢力很大。
歷史上,安姓名人多出自唐代以後,其中以河西籍的居多。也就在這一時期,安氏人對當時政治、社會和生活的影響達到頂峰。首先,表現在他們在河西地區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從安興貴、安修仁、李抱玉、李抱真等人的生平事蹟即可看出。他們能迫使朝廷收回朝命,足見其在這一地區影響之深和勢力之大。其次,有許多河西籍安姓重臣輔佐朝政,如唐高祖李淵時的開府上將軍安延,唐高宗李治時的陪戎副尉安懷,唐德宗李適時的鹽州刺史李國臣(本姓安),還有代國公安金藏,後唐中書令安重晦等。另外還表現在六胡州地區的多次軍事政變事件上,特別是"安史之亂"。
在中國歷史上,較有影響的涼州安氏人物首推安興貴、安修仁以及他們的後人李抱玉、李抱真,這四個人的政治生涯幾乎貫穿了整個大唐王朝。
安興貴,世居涼州,在唐高祖李淵面前自稱是"涼州奕代豪望"。唐武德初年,李軌不受唐高祖冊封涼王、涼州總管,在涼州自稱大涼皇帝,與大唐分庭抗禮。在京兆(今西安)身居要職的安興貴聞悉後,上表高祖,請求說降李軌。高祖認為李軌世據河西,自恃山河堅固,又結交吐谷渾和突厥等少數民族,發大兵征討尚且困難,豈一人能說服? 安興貴說:"李軌固然強盛,但如曉以利害,投降與否也不可知,如不從,憑我在涼州的威望和我弟修仁為李軌親信的關係,再加安氏子弟還有重要官員數十人,制服李軌應當易如反掌。"一席話觸動了高祖。安興貴到涼州後,在安修仁等的引薦下,李軌不敢怠慢,授以左右衛大將軍,並徵詢保全涼州之策。興貴曉之以理說:"涼州僻遠,人才和財力有限,雖有雄兵十萬,而土地不過千里,沒有險固可守,又是多民族雜居之地,情況複雜,難以長久自立。今大唐據京師,定中原,攻必克,戰必勝。如果你能舉河西之地奉圖東歸,此功超過漢代竇融。"李軌拒不稱臣,並分辨說:"昔日吳王濞據江左猶稱'東帝',我今有河右,難道不能稱'西帝'嗎?"。
安氏兄弟在河西一帶威望甚高,見說降不成,就"夜率諸胡入內苑城(涼州內城之一)",發動兵馬包圍涼州,李軌敗入城中,登上城頭觀望,安興貴大聲喊道:"大唐使我來擒李軌,不從者誅三族!"李軌一看大勢已去,欲登臺自盡,安修仁衝上玉女臺⑦擒獲李軌,押解長安。高祖以安興貴平叛李軌有功,封為右武侯大將軍,涼國公,賜帛萬段,食邑600戶。
安修仁,安興貴的從弟。李軌稱帝后安修仁任戶部尚書。武德二年五月,安修仁與其兄安興貴策劃,擒拿李軌至長安,河西盡歸大唐。高祖以安修仁平叛李軌有功,封為左武侯大將軍,申國公,食邑600戶。
李抱玉,安興貴玄孫,本姓安。天寶末年,唐玄宗李隆基因他河西作戰有功,賜名"抱玉";安祿山叛變後,他上書唐肅宗李亨說:"我家世居涼州,今與叛賊安祿山(後被其長子安慶緒所殺)同姓,深感可恥。"唐肅宗李亨於是下詔將全族賜姓李,準其將戶籍遷至京兆,後升為右羽林軍大將軍。他和一代名將李光弼同心協力,對平定"安史之亂"立有大功。唐代宗李豫繼位後,李抱玉兼兵部尚書,封武威郡王。他堅辭不受王爵,改封涼國公,進位司徒。
廣德元年,吐蕃入寇京城,唐代宗李豫出逃,李抱玉清剿取勝,晉升為司空。當時,吐蕃入侵頻繁,代宗命他守衛西部,授予重要職務,秩比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位)。病故後,代宗特輟朝三日以示悼念,追贈太保,諡昭武。
李抱真,安修仁的玄孫,善斷多謀,被朝廷委任為汾州別駕。朔方節度在汾州反叛後,抱真建議代宗起用郭子儀以克敵。唐代宗李豫任李抱真許多要職,他上書請求改任為澤州剌史,兼澤、潞節度副使。抱玉死後,抱真領懷、澤、潞觀察留後(留後,唐代、缺位時設置的代理職稱)。期間,他組建了一支不要國家軍餉的2萬多人的精銳部隊,名昭義軍。建中二年,魏博節度使造反,抱真率昭義軍平叛,因功加檢校右僕射。四年,叛軍攻陷京師,唐德宗李適出逃,抱真以山東三州為依託,對外抗擊叛軍,對內嚴肅軍紀,影響甚大。後因軍功加檢校左僕射、檢校司空。抱真死後,朝廷為表示對他的深切悼念,廢朝三日,追贈太保。
安興貴、安修仁對唐朝初期政權的穩固與發展壯大起了重要作用。李抱玉、李抱真在唐朝初期平定"安史之亂",在消除"藩鎮割據"、阻擊吐蕃入侵、中興大唐的事業中,與郭子儀、李光弼等一代名將同赴國難,戰功顯赫。他們雖出身少數民族,但深明大義,順應歷史潮流,使廣大黎民百姓免受連年戰爭之苦,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還有宋代著名石刻家安民,據清代著名學者張澍考證也是武威人。當時著名的石碑幾乎皆出其手。當時蔡京所書《元黨籍碑》頒佈,各州縣禮請安民刻碑。當得知蔡京乃是當朝奸臣後,他不畏權貴,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世人稱頌。
唐代以後,安氏家族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安史之亂"後,安姓分逃於各地。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百姓大舉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攜家南遷於、、等地。此時有一支安氏軍隊奉旨入黔平亂,落籍貴州。貴州安氏後裔多供奉"武威堂"之牌位,直今不衰。
明代以後,短短數百年間,安氏的播遷甚快,不但南方有了安姓的人家,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臺,連一海相隔的臺灣、新加坡也出現了不少安姓人士的足跡。
今安姓人以河北居多,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25%,另外安徽、河南安姓也多,上述三省安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51%。
泱泱中華,千年血脈,同宗同族,一脈相承。目前,在涼州區居住的安氏家族的後人有530戶9300人,主要分佈在金羊、清源、發放和新華等鄉鎮。最多的是金羊鎮的平苑村、郭家寨子村和新華鄉的新華、李府、穿城、青咀和頭壩村。他們勤勞聰慧,家風純樸,有的在各級政府部門工作,有的是國家的科技人才,也有的在海外求學,不乏商界奇才和發家致富能手。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安氏家族後人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修橋鋪路、愛心救助、捐資助學、抗震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奉獻了愛心,他們奮鬥拼搏的足跡深深地留在了涼州這片熱土上,在他們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涼州人民的優秀品格,在建設富裕涼州、和諧涼州的進程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安氏家族從祖輩起,就"重於德而行於禮,禮行於眾,德服於人"。安氏家族之所以能夠薪火相傳、光宗耀祖,就主要得益於"以德立家和勤勞質樸"。安氏家族經歷了代代人的繁衍生息,直到今天取得了輝煌成就,凝聚著家族所有成員的辛勤汗水和聰明才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個偉大時代,安氏家族將譜寫出更加優美的旋律和高亢的樂章,安氏家族也必將更加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