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醫療效因素之我見(臨沂戴美友專訪-科普)

中醫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療效的保證。然而,中醫療效卻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諸多影響,相比現代醫學用藥,中醫療效受到影響最多。今列舉一二,以拋磚引玉。

一、 中醫人才素質問題

中醫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中醫人員素質的上升,是提高中醫療效的重要因素。中醫大夫只有辨證準確,處方得當,才能取得好的療效。如果辨證差誤,猶如走錯道路一樣,是不會達到目的的。所以培養“鐵桿中醫”,能全心全意地運用中醫理論辨證施治,而不是三心二意,甚至開了中藥再配上西藥,這樣連自己都沒有信心的所謂中醫,其中醫療效可想而知。

當然,即便遇到高明中醫,辨證準確無誤,但也不一定能取得滿意療效,那又是為什麼呢?俗話說:“開了真方、賣了假藥”,可見中醫療效不只取決於中醫大夫水平,中藥運用也不可低估。下面再談一下中藥因素如何影響療效。

二、中藥湯劑影響中醫療效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藥煎劑作為中醫治病的有力武器,自古至今,一直被中醫界廣泛運用,在中醫治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醫療技術的進步,中藥煎劑的弊端也越來越來越顯現出來。可以說中藥煎劑所受影響最多,除中藥容易摻雜使假外,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療效。

1、劑量影響療效

中醫有“醫不傳之妙在於量”之說,而中藥的實際用量目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取藥人員責任心不強。同一張處方取得幾付中藥,其各自的用量可能相差甚遠。雖然大夫在處方時斟酌再三,可到了司藥那裡卻是“大把抓”,即便是有毒藥物,也不那麼精確。劑量不一,如何保證藥效相同?例如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小劑量是興奮,大劑量是抑制。另外,大夫處方用量也存在很大的主觀性、隨意性,常常是一人一個用量,缺乏客觀標準,就很難談科學性、準確性了。劑量隨意變化,藥效怎能不受影響?

2、炮製影響中藥療效

炮製是對藥物在應用前的加工處理過程。藥物通過炮製,可以提高療效或降低毒性、減少副作用等,從歷代醫家方書中都可看出,古人對藥物的炮製非常講究。生藥一般都經加工炮製才能用,並且一種藥物根據不同的需求,可有多種不同的炮製方法。如半夏就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瀝半夏、生半夏的不同,因而其作用也有差異。清半夏偏於燥溼化痰,法半夏偏於燥溼和胃,姜半夏偏於止嘔,半夏曲善於化痰消食,竹瀝半夏偏於清熱化痰,生半夏偏於消腫散結等。再如當歸,古人認為當歸頭止血,當歸身補血,當歸尾活血,全當歸和血,可謂各有所主。當今對中藥炮製就簡單多了,如取茯神以茯苓代之,龍齒以龍骨代之,就連生甘草和炙甘草有的藥房也不分。

古人的精細炮製到底有無臨床意義呢?有人對麻黃進行現代研究發現,其主要成份是麻黃鹼、偽麻黃鹼和揮發油,經蜜炙後揮發油含量可降低50%左右,而麻黃鹼則減少甚微,且蜂蜜對麻黃又有協同潤肺之功。又如醋炒元胡,比生用效果要強幾倍,藥理研究發現,元胡經醋制後,其活性生物鹼轉化成可溶性的鹽,非常有利於有效成份的煎出,因此醋炒元胡對臨床行氣止痛效果比生元胡明顯提高。清代張仲巖《修事指南》有關炮製的記載可謂精闢,指出“煅者,去堅性;煨者,去燥性;制者,取中和之性;浸者,去燥烈之性;泡者,去辛辣之性;蒸者,取味足;煮者,取易爛;煎者,取易熟;陰者,取性存;曬者,取易幹;燒者,取易脆……去蘆者不吐,去核者無滑,去皮者不損氣,去絲者取頭目昏”。炮製深義由此可顯而易見。

3、中藥產地影響療效

中醫處方講究用“道地藥材”,即指經過人們長期醫療實踐證明質量好,臨床療效高,傳統公認的且來源於特定地域名優正品藥材。如著名的“四大懷藥”即指產於古懷慶府所轄的博愛、武陟、孟縣、沁陽等地的地黃、山藥、牛膝、菊花,另如“浙八味”(玄參、麥冬、白朮、浙貝母、延胡索、白芍、鬱金、菊花)為浙江產道地藥材,還有寧夏中寧縣的枸杞子、青海西寧的大黃、甘肅岷縣的當歸、四川江油縣的附子、石柱縣黃連、阿壩甘孜的川貝母,山西潞安的黨參,山東的阿膠,吉林撫松的人參,廣東陽春的砂仁,廣西的蛤蚧,陝西的秦皮,新疆的紫草、阿魏,山東的北沙參,福建的澤瀉,貴州的天麻,雲南的三七等。再如五味子,據其植物來源及主要產地又有北五味和南五味子之分,北五味子斂肺納氣之功較著,南五味子滋補作用較弱,故虛勞咳嗽多用北五味,風寒咳嗽多用南五味,可見,產地不同,其所含成份及作用用途有異,若不嚴格區分,必然達不到預期療效。

據報道,不同地區附片毒性測定相差8倍之多。有人對不同產地大黃酸含量比較,發現由於地域、氣候、土質不同,其大黃質量、療效差異較大,從定量測定結果看,唐古特大黃含大黃酸最多,為64%,明顯高出藥有用大黃及掌葉大黃2~8倍。古人已十分重視藥物產地,認為“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

4、煎服法影響中藥療效

中藥用法,古人也很重視。在煎法方面,就要注意煎藥用具的選擇,煎藥用水的選用,煎煮火候的掌握,煎藥方法的適當,另有先煎、後下、包煎、另燉、烊化、泡服等不同,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曰:“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如解表藥、清熱藥等氣薄類藥物,均宜武火急煎,以免藥性揮發,藥效降低或改變;厚味滋補藥宜文火久煎,使藥效盡出。又如烏頭、附子、狼毒等毒性藥,宜慢火久煎等等。有人報道,血府逐瘀湯煎煮時間越長,揮發油損失越多,煎煮2小時,揮發油損失50%以上。鉤藤生物鹼在煎煮開始時隨時間的延長而含量升高,煮沸35鍾時,生物鹼含量達到最高值,以後隨著煎煮時間延長含量下降,因此宜後入。

中藥服法上也十分講究,有的宜飯前服,有的宜飯後服。滋養補益藥宜空腹服,安神藥宜在睡前1~2小時服等等。有的一日分2服,有的分3服,有的宜溫服,有的宜涼服等等。如張仲景《傷寒論》桂枝湯的用法:“用水七升,微火煎至三升,去滓服一升;一會再啜熱稀粥一升餘;再溫覆令遍身縶縶汗出;若一服汗出病癒,停後服;若不汗,更服。又不汗,服後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一日一夜服;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二、三劑。另外,還要適寒溫,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惡臭等物”。可以看出古人對用法方面的講究。

總之,中醫治病,從大夫辨證處方,到病人取藥、煎藥、服藥、忌口等各個環節,都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療效。若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中藥效果都將是前功盡棄。可見,中藥煎劑的運用已面臨嚴峻挑戰。


戴美友介紹:

中醫專家,主任醫師。1988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系。善治胃腸疾病、肝膽疾病、心腦血管病、咳喘病、婦科病、皮膚病、不孕不育、腎虛症、情志病、頸肩腰腿痛、月經失調、靜脈曲張、皮炎痤瘡等,對許多疑難雜症有獨特治療效果。

文中所出醫方僅可參考,不可未經醫師診斷,擅自使用;投稿或者專欄合作請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