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關於親子閱讀這些問題↓↓

“孩子看電視津津有味,對書,尤其是科普方面的書不屑一顧。怎樣才能讓他愛看書呢?”

“孩子5歲,每天晚上都要我給他講故事。有時候,一個故事要反覆講,我都講煩了,他也不准我換;有的故事聽了一遍就不願意聽第二遍,必須讓我不斷講新的;有的時候一講就講了2個小時,還不肯睡覺。太累了,我該怎麼辦?”

“孩子愛看書,總是纏著問書裡的東西,弄得我很煩。為什麼不可以自己看呢?總是我陪著,對孩子真的好嗎?”

“娃已經上一年級了,一點也不喜歡看那些學知識的書和文學名著,看的都是一些很幼稚的漫畫書,正常嗎?”

“寶寶上小班,已經能認識幾百個漢字了,別人都挺羨慕的,我也蠻有成就感。可是最近有人說,不應該讓這麼小的孩子學漢字,這不是閱讀的目的。難道我做錯了?”

……

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親子陪伴這件事情。和孩子一起閱讀,給孩子講故事,更是親子陪伴中的重要部分。可是,親子閱讀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遇到很多困惑。比如,怎麼買書:是買專家推薦的書,還是買孩子喜歡的書?比如,怎麼閱讀:是摟著孩子講給TA聽,還是讓孩子自己看?比如,書要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選擇?比如,認字和聽故事情節,哪個更重要?比如,是爸爸媽媽親自講,還是陪著孩子一起聽音頻節目?可以說,100個父母有100種不同的親子閱讀模式,也可能會有超過100種的親子閱讀困惑。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女性之聲攜手澎湃新聞,在澎湃新聞APP問吧欄目推出“親子閱讀,不止陪伴更要有方法”話題,邀請4位相關領域的女性嘉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在線共同探討。

四位專家分別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深受孩子們喜歡的“魔法童書會”創辦人張弘、心理諮詢師周逸珠、關注家庭教育研究的復旦大學博士沈奕斐。她們將從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廣大家長聊聊與親子閱讀相關的那些事,分享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智慧和經驗。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重視親子閱讀的爸爸媽媽們

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絕佳的機會

4月23日讓我們相約問吧~

專家簡介

殷健靈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第五代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紙人》《野芒坡》《訪問童年》《愛—外婆和我》等。殷健靈的作品以女性特有的觀察力、想象力,敏銳細膩以及清新雅緻的文字,道出少年兒童成長的困惑、失落、欣喜與收穫。探悉少年兒童隱秘曲折的心理世界是她所長,她也因此被譽為孩子和家長共同的“成長知己”和“精神擺渡人”。

張弘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兒童文學作家,資深新聞媒體人,孩子們喜愛的寫童話、譯童話的“魔法Auntie(魔法阿姨)”。張弘業餘創辦公益閱讀推廣微信公眾號“魔法童書會”,並與上海少兒圖書館一起,為許多家庭留下了親子朗讀的聲音檔案,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親子閱讀這件事。

周逸珠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心理諮詢師,獲得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擁有豐富的國內外臨床心理諮詢經驗,長期接受美國執業心理學家督導。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共情能力的周逸珠,會幫助你把問題層層剖開,引導你一步步接近自己心中的答案。

沈奕斐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復旦大學博士、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上海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沈奕斐在家庭研究領域提出了“一碗湯,兩扇門”的中國城市家庭理想模式,近年來她專注於家庭教育的研究,是上海家庭時光社區服務中心的理事長,被家長朋友稱為“很接地氣的家庭教育專家沈老師”。

參與方式

1.打開澎湃新聞客戶端,點擊底部“澎友圈”並選擇“問吧”頁面,點擊進入話題“討論 | 親子閱讀,不止陪伴還要有方法”即可參與提問及互動↓↓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2.關注並進入“女性之聲”公眾號↓↓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在頁面底端找到“小家大愛”菜單點擊選擇“問吧”進入話題↓↓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3.點擊文末左下角進入話題↓↓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書香飄萬家

閱讀伴成長

4月23日

世界讀書日

女性之聲@你

來澎湃新聞“問吧”

聊親子閱讀那些事

來源/全國婦聯網信中心與澎湃新聞聯合出品

為你解答“親子閱讀”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