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古往今来,婚姻走向悲剧的例子数不胜数,究其原因,之中有个人的问题,也有时代背景下,由封建礼教酿造成的伤痛。婚姻如同一本书,由两方共同携手书写,才能挥洒出相守到老的温情诗篇。

封建礼教下的婚姻

在多数人心中,徐志摩的形象无疑是浪漫的、柔情的,他与林徽因那段爱情往事至今仍被人热议。徐志摩确实是浪漫的,但若是更严谨一些,应该是说,徐志摩的浪漫只付于所爱之人,对于不爱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徐志摩是无情的,甚至是残酷的。

张幼仪出身名门世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她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柔顺之美,循规蹈矩的她,一直在父亲与哥哥的安排下,将人生的路走得顺畅。

张幼仪的四哥在杭州遇到了极具才情的徐志摩,觉得十分中意,便决定替妹妹做媒。

徐家当时已是闻名的江南富商,若是此次徐张两家联姻,可谓是强强联手,徐父立马答应了这门亲事,徐志摩无力反抗,只能怅然道,"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于是15岁的张幼仪,尚未完成学业就辍学,匆匆到杭州做了徐家少奶奶。婚后,徐志摩甚至不会正眼瞧张幼仪,在旁人眼中,张幼仪是标准的大家闺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但是徐志摩不这么想,他先前见到张幼仪的照片,便讥笑她是个"乡下土包子"。

徐志摩是个诗人,有超前的思想与浪漫情怀,自然是不喜欢封建的包办婚姻,他只把这当成是子女尽孝。后来张幼仪为他诞下长子徐积锴,他也权当是为了满足父母含饴弄孙的愿望,遵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

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孩子出生后不久,徐志摩认为自己不管是在婚姻中,还是在家族中,都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便收拾行李,潇洒地出国留学了。

就此分离

徐志摩留洋求学,张幼仪便与他过上了分居两地的生活,没过几年,张幼仪的二哥看不下去,书信徐志摩,让他带着张幼仪一起生活。张幼仪在甲板上,焦急地等待上岸,这时她在岸边见到了许久未谋面的丈夫,她一眼就认出了丈夫。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她说徐志摩是在接船的人群中,唯一露出不耐烦表情的人,跨越千山万水,迎来的确是这幅情形,张幼仪的心一下凉了半截。

此后,张幼仪与徐志摩一起在国外生活,她见识了丈夫平日里的社交,呼朋唤友,时常在家里聚会,看着那些打扮入时的女子进出家门,张幼仪也并不反对:父亲房内也养有几名妾室,男子三妻四妾也算正常。徐志摩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一直以来,他厌恶的不仅是张幼仪,更是那些封建残余,他要的是离婚,

全心全意地与另一名女子相守到老。

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同居一段时间后,张幼仪再次怀孕,而此时徐志摩正陷入与林徽因的情网中,无暇顾及她。听闻怀孕的消息,徐志摩只说"赶紧打掉。"张幼仪很害怕,她先前听说有人因为打胎失去性命。而徐志摩却冷冰冰地反驳,"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见张幼仪不答应,徐志摩便抛下她一走了之。

张幼仪曾书信二哥,问他的意见,二哥立马回复,"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她立马启程前往巴黎,投靠二哥,随后又转到柏林生产。期间,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行踪,却从未见他前去探望。直到孩子降生,徐志摩终于露面,还带着离婚协议书。

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张幼仪心灰意冷,与徐志摩在柏林签下了离婚协议书,这也是中国史上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签好离婚协议后,张志摩跟着张幼仪一同到医院,看望降生不久的孩子,张幼仪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徐志摩)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却一点不关心张幼仪要如何养大孩子,要怎么活下去。

此时张幼仪不过22岁,就经历了如此多令人心碎的过往,疼痛磨练了她的意志,在柏林与徐志摩分别后,张幼仪没有因此被打垮,反而越发坚强,用勤勉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孀居多年,再遇良缘

离婚后,张幼仪边学习边工作,在知识与工作成果中,张幼仪找回了自信,事业上大放异彩的她,在感情上却始终不见有眉目。张幼仪的哥哥曾对他说,离过婚的女人不好结婚,孀居的女人再婚会让娘家没面子,张幼仪打小就听从哥哥的话,这次也不例外,她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中,未曾再嫁。

直至1949年,孀居了将近30年的张幼仪(年已49岁),

收到了来自苏纪之医生的求婚,沉寂多年的内心此刻掀起波澜,张幼仪感到惊喜,但是又有些拿不定注意,她下意识地询问哥哥的意见,哥哥回信没说好与不好,而是建议张幼仪遵从内心,自己做决定。

毕竟张幼仪孀居已久,即使是重遇爱情,她还是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她又写了一封信,征求远在美国的儿子的意见,她想,"因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

张幼仪49岁再遇爱情,后给儿子去信征求意见,儿子允许才敢再婚

儿子回信,"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如得人,儿请父事。"获得儿子的支持后,张幼仪与苏纪之医生结婚,两人一起打理诊所的生意,彼此相伴18年

1967年,67岁的张幼仪与丈夫一起故地重游,再次回到英国康桥、柏林等地,她站在与徐志摩曾经居住过的小屋外,久久地凝望着这一切。洗尽铅华,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她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这段失败的婚姻其实是由双方共同造成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一个甘愿受到约束,甚至自轻自贱,另一个不甘承受封建迫害,但对抗的方式又过于激烈,竟让一个弱女子为他的反抗精神作出牺牲,她是多么的无辜啊。

"爱情换爱情是最公平的交易",美满婚姻的基础是两方相爱,琴瑟和鸣,两个人的努力可以成就婚姻,而一个的松懈即可毁掉美好,落得个满盘皆输。

文/平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