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特朗普何去何從?

作者:徐金金

來源:華語智庫公眾號

疫情之後,特朗普何去何從?


摘要:大選之年,疫情衝擊,股市暴跌,經濟停擺,內外交困,特朗普對危機的處理將對11月的選舉產生深遠影響。

2020年2月4日可能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最後的高光時刻。當天晚上特朗普高興地步入眾議院,發表上任以來第三次國情諮文講話。在長達90分鐘的演講中,特朗普指點江山,深信美國在他的帶領下將再一次偉大,共和黨議員掌聲雷動,高呼“再來四年”。當時的股市表現也反映了這種樂觀情緒。納斯達克指數不斷創造歷史新高,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

特朗普在國情諮文中說:“自從我當選以來,美國股票市場上漲了70%,為我們國家增加了超過12萬億美元的財富,這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他說,美國經濟正在“以不久前難以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並且我們永不後退!”

然而,在之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疫情給特朗普連任帶來變數。特朗普執政以來的股市增長很快被抹去。美國股市在短短几天內下跌了近30%。

疫情還使美國社會和經濟受到衝擊。4月9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每週失業救濟申請報告,顯示3月29日至4月4日這一週大約660萬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受疫情影響累計約1660萬人申請失業救濟。專家預計最嚴重時會達到2200萬左右,使總體的失業率超過16%。疫情影響最大的餐飲、零售、娛樂、建築、酒店、旅遊、航空等行業佔GDP的比重大約20%,就業佔總就業的25%左右,再加上其他行業的影響,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萎縮5%。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5.9%。

面對疫情,特朗普總統的表現很難讓美國人滿意。在疫情剛出現時,他缺乏應有的嚴肅態度,沒有表現出任何緊迫感,聲稱局勢已經得到控制,疫情將在夏天“像奇蹟一樣”消散。

隨著形勢的惡化,美國國內的產能問題因缺乏足夠的醫療用品和檢測不足而嚴重暴露出來。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預測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在10萬到20萬之間。這時,特朗普才被迫承認問題的嚴重性。他說,“我希望每個美國人都為未來的艱難日子做好準備”,“這將是一個非常非常痛苦的兩週”。

為了挽救經濟,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2萬億美元的冠狀病毒救助法案,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刺激方案。不過,4月12日明尼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採訪時指出,在特效藥或疫苗出現之前,期待美國經濟迅速復甦恐怕太過樂觀。美國經濟可能面臨18個月的多次反覆停擺,前方的道路仍然漫長而艱難。

特朗普政府的表現也使美國的大國地位受到了質疑。與中國積極抗疫情,切實有效幫助他國抗疫不同,特朗普從未停止與德國和法國等親密盟友的爭鬥,單方面宣佈歐洲旅行禁令,迫使美國公司停止向盟友出口醫用N95口罩,甚至提高出價搶走盟友的醫療物資。世界上不再有國家呼籲美國領導世界應對疫情。各國對美國的期望如此之低,以至於連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也沒有與之協調應對措施。美國領導力的衰弱將對世界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在內外交困之時,美國的黨爭仍在繼續。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宣佈,一個新的眾議院委員會將審查特朗普政府的抗疫措施的“所有方面”,類似之前國會審查聯邦政府如何應對911恐怖襲擊事件。特朗普回應說,這是“政治迫害”。

出於對特朗普政府的失望,美國國內甚至出現了東北六州互保(紐約、新澤西、康涅狄格、賓夕法尼亞、羅德島和特拉華)和西部三州互保(加利福尼亞、華盛頓、俄勒岡)。

4月13日,美國東北和西海岸的民主黨州長宣佈了單獨的協議,以協調疫情期間的經濟開放計劃。在東海岸,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宣佈,東北六州將共同努力,決定何時重新開放經濟。庫莫說,六個州中的每個州都將參加一個工作組,就如何以及何時可以放鬆居家禁令做出決定,而又不會損害公共衛生安全。州政府關於經濟重啟的決定將“由專家、數據和科學指導”,而不會“以政治方式”做出。同時,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州長也宣佈了一項類似的西海岸計劃。

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讓前副總統拜登看到了希望。4月14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段12分鐘的視頻,公開支持拜登競選美國總統。奧巴馬稱讚拜登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重塑美國經濟、協助控制甲型流感H1N1與埃博拉病毒疫情等方面的政績。奧巴馬強調,拜登擁有擔任總統所需的全部品質,是帶領美國渡過新冠疫情危機的最佳人選。

此前4月8日,桑德斯已宣佈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爭。桑德斯的退選使得拜登成為唯一的民主黨總統競選人。

預計拜登將在8月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成為總統候選人,從而在11月的大選中與現任總統特朗普對決。

美國正面臨本世紀最嚴重的危機,這一危機可能才剛開始。在11月3日大選之前剩下的時間裡,特朗普會感到每一天都是煎熬。歷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表明,現任總統能否連任與經濟表現直接相關。民主黨總統卡特、共和黨總統老布什,都因經濟低迷而無法連任。目前,無論是經濟、股市的表現,還是疫情的進展都沒有向著有利於特朗普的方向發展。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威廉·加爾斯頓(William Galston)指出,“如果經濟陷入衰退,總統將很難在11月倖存。我想不出一個先例。”

目前,疫情在美國蔓延的勢頭仍然沒有放緩的跡象,50個州全部淪陷無一倖免。累計確診病例超過60萬。

特朗普何去何從?毛主席告訴我們,十個指頭摁不住十個跳蚤。危機時刻,應該先抗疫救人?救經濟?救股市?還是競選連任?如果本末倒置,最終可能一隻跳蚤也沒摁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