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裡的90後返鄉“新農人”

客家新聞網訊 袁巍偉 曾廣源 記者李明水報道:

翻地鬆土、施肥定植、搭設棚架……近日,伴隨著農用機械的轟鳴聲,90後“新農人”李德煌正和幾位村民在贛縣區沙地鎮馬口村百香果基地幹得熱火朝天。

春耕裡的90後返鄉“新農人”

圖為李德煌操作農用機械開挖排水溝。

今年29歲的李德煌是土生土長的馬口村人,初中畢業就南下打拼去了,一走就是十多年。去年他和妻子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投資20餘萬元辦起了百香果種植基地,準備大幹一番。

“現在家鄉變化大了,政策也好,回家發展特色農業可以說是機會無限。”李德煌介紹說,在村黨支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將村民零散的土地以每畝400元的價格整合租賃了下來,建成了30畝百香果種植基地。目前,基地吸納了1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靈活就業,待下半年採摘成熟期到來,還將給村民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一股返鄉創業發展特色農業的熱潮正在贛縣區悄然興起。和李德煌一樣,乘著政策東風,瞄準特色農業發展方向,對農村和農業有著特別情懷的返鄉“歸雁”,正在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