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小小一粒粮食,牵动百姓神经。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在四月初警告,“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危机。”而在G20农业部长会议特别会议上,一份联合声明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农业劳动力流动和投入品供应所遭遇的冲击将很快对粮食生产构成严峻挑战,危及所有人的粮食安全。”

在粮安问题成全球性挑战背景下,中国如何端稳自己的饭碗?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国人每年会消耗多少粮食?今年小麦够吃吗?藏粮于技,我们还有多少“绝招”挖掘粮食潜力……近日,就粮食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专家们认为,我们粮库满满,不必要抢粮、囤粮。我们有足量的生产能力和储备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进口受限引发抢购现象,专家怎么看?

不必要抢粮、囤粮,只要不怕胖,尽管敞开吃。

“从我们目前拥有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来说,我们是不会存在粮荒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给出了答复,“中国不会出现粮荒,但的确应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中国不缺粮”,这也是众多专家的共识。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在茹振钢看来,国家每年进口小麦在300万吨到350万吨之间,占我们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左右。他强调,“这个(占比)不大,国外的粮食市场(波动)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不构成威胁。”

“我们有足量的生产能力和储备能力。我们粮库满满,国家有粮,心中不慌,不必要抢粮、囤粮。”茹振钢幽默地说,“只要不怕胖,尽管敞开吃”。

中国人每年会消耗多少小麦?今年小麦够吃吗

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今年还是丰收年。

茹振钢认为,“从我国水资源分布和光照资源分布上来讲,整体上,吃稻米的占60%,吃小麦的占40%,那么就是要有约6亿人吃小麦,这个每年的需求量大致是在1亿3000万吨左右。”

“今年小麦够吃吗?”按照他的估算,我国每年的小麦产量大致是在1亿3340万吨左右,这个数量基本上能够保证国人的需求。据了解,去年我国小麦总产量是1亿3359万吨,是一个丰收年。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茹振钢有信心,“今年还是一个丰收年”。

他向记者分析,“之前已经奠定的基础较好,冬季温暖,积温高,给小麦生长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今年的穗头大、穗子多,这已成为产量构成因素的最关键的内容。”

在“红线”之外,如何挖掘“无中生有”的粮食耕种面积?

向一亿亩盐碱地要粮,多养活八千万人口。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耐盐碱水稻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做,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为什么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说,“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袁老坚信“杂种优势利用+耐盐碱基因”,是实现耐盐碱水稻育种目标的关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则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他们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等全国10省份地区部署耐盐碱新品种示范,部分示范基地现已完成播种。

挖掘粮食潜力,我们还有多少“绝招”?

向科技要粮,中国粮食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全球变暖造成粮食产量降低?答案是肯定的。四月下旬,从中科院传来的一则消息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在经过六年多的努力之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房庆研究组,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产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这就相当于在天然的叶绿体途径之外,中国科学家另开辟了一条途径来提高植物高温抗性和光合效率。更好的消息是该成果分别在上海松江和海南三亚陵水育种基地进行了多年验证,水稻增产幅度在8.1%-21.0%之间。

同是早稻,为何湖北减播、江西扩种?

因天制宜,趋利避害。

为了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眼下,国内部分省市对种粮计划做了调整。

如湖北早稻播种面积调整到150万亩,较上年减50万亩;而江西省则扩大早稻种植,确保早稻在1800万亩以上,双季稻稳定在3600万亩以上。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冬贵 编辑:栗倩

内容总监:李相松 时风

中国会出现粮荒吗?河南专家霸气回应:只要不怕胖 敞开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