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聖騎——十字軍的故事之三

在2005年的時候,曾經有一款風靡世界的遊戲,相信很多人都玩過,它就是暴雪開發的《魔獸世界》。這款遊戲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款的遊戲,遊戲的裡面有一個職業叫聖騎士,在團隊中既可以擔任衝鋒在前的坦克,也可以是救死扶傷的治療醫生。這個聖騎士的原型,就是十字軍時代特殊團體——騎士團。這個特殊群體以勇敢善戰、忠誠奉獻、威武不屈而聞名於世。在那個動盪的二百年裡,成為了十字軍國家的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十字軍騎士團最為有名的共有三個,分別是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條頓騎士團。


鐵血聖騎——十字軍的故事之三

一、三大騎士團的成立

騎士團最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防衛到耶路撒冷的朝聖路線。後來隨著十字軍國家兵力的不足,騎士團又擔負起城防、進攻等任務,逐漸成為十字軍國家一支戰鬥力超強的特種部隊。

聖殿騎士團。創建者為法國騎士于格和戈德弗魯瓦,他們找到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聲稱願與其他7名騎士組民宗教騎士團,擔負防衛朝聖路線的任務。第一次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後,由於戰鬥減員,又有一部分兵力完成任務後返回歐洲,十字軍國家兵力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鮑德溫同意了兩位騎士的請求,並在耶路撒冷城內東南角的猶太聖殿位置,為這些騎士提供了活動的據點,因此這群騎士被叫做“聖殿騎士團”。

做為一支宗教騎士團,他們首先是擁有武器,能征善戰的騎士。其次,因為身份與世俗騎士不同,參加者必須捨棄世俗身份,一生侍奉上帝,作為俗人身份的一切資產,都必須捐獻給騎士團,這讓騎士團擁有了大量的資產,也是最後聖殿騎士團被繳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騎士團不歸任何國王或領主管理,由於他們是持有武器的修士,直接聽命於教皇。因此,宗教騎士團獨立於諸侯、國王、皇帝與各地主教,是十字軍國家典型的戰士集團。

聖殿騎士團除了要遵從清貧、服從、純潔三大原則之外,還需堅守一項義務,即為了保護朝聖基督徒的安全,對朝聖沿線的異教徒格殺勿論。在所有騎士團中,唯有聖殿騎士團明確表示對穆斯林格殺勿論。

聖殿騎士團成立10年後,得到了羅馬教皇的承認,成為了基督教世界全體公認的組織。從此,加入的騎士不斷增加,騎士團所擁有的動產與不動產也源源不斷地大幅增長。到了後期,聖殿騎士團的功績已廣為西歐社會所知,從此開始得到的遠超必要經費的捐款。聖殿騎士團開始對外投資,總部設立專人處理投資業務,這就相當於當時的金融家。

醫院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又叫對約翰騎士團,他個組織在第一次十字軍之前半個多世紀就已經存在於耶路撒冷了,第一次十字軍時期,這一騎士團最終發展為真正意義上的戰士集團,這一集團是由意大利商人創立。

聖約翰騎士團是為朝聖者提供醫療服務而設立的。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後,聖約翰修會參與了救治傷員的工作。到了1118年,最初以為朝聖者提供醫療服務為目的面成立的對約翰修會,轉變為一支宗教騎士團。它不再是單純提供醫療服務的集團,而成為對異教徒鬥爭的戰士集團。

聖約翰騎士團並沒有將殺死異教徒作為成員的行為準則,這也是與聖殿騎士團的不同之處。但隨著只知道作戰的騎士大量加入,這一組織的戰士集團色彩變得越來越濃。

聖殿騎士團和聖約翰騎士團是十字軍的產物,但他們都是採取自願兵制度,要擔負被穆斯林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圍困十字軍國家的防務,一直到死亡為止,所以這兩支騎士團從未有過兵力強大的時候,最多的時候不過300至500人。

條頓騎士團。條頓騎士團是由德意志騎士組成的。這些騎士都是跟隨當時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但腓特烈在行軍中經過一條河,老皇帝打算跟部下一起半裸遊地河,卻不想意外的溺水,當被撈起來時已經沒了呼吸。皇帝死後,德意志的東征軍就地解散,其中一部分留巴勒斯坦,並以其中的騎士為核心,組成了著名的“條頓騎士團”。


鐵血聖騎——十字軍的故事之三

二、三大騎士團對十字軍國家的支撐

三大騎士團,特別是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自成立以後,就一直擔負著十字軍國家常備軍和特種部隊的作用。幾乎參加了十字軍的全部作戰。並在作戰中以頑強勇敢、從不妥協而著稱。這對於長期處於缺兵少將的十字軍國家來說,是一份十分必要的補充。而騎士團的命運也與十字軍國家的命運休慼相關。

騎士團在保護十字軍國家的戰鬥中,多次遭到幾乎傾覆的打擊,但在騎士團榮譽的號召下,都很快得以重建。直到十字軍和穆斯林雙方最後一戰——阿克城之戰,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遭到滅頂的重創,再也無法恢復元氣。

阿克城是十字軍國家的最後一個據點,這一仗事關生死存亡,如果敗了,十字軍就將徹底地被趕出地中海,近二百年建立的基業也就毀於一旦。而防守阿克城的主力,就是600多名宗教騎士團成員,在聖地成長起來的三大宗教騎士團,自然要與聖地共存亡。而一直單獨行動的聖殿騎士團與醫院騎士團,在這最後一城一地的守衛中同仇敵愾,協同作戰。

這次攻防戰的力量對比是,守城方十字軍部隊一共1.4萬名兵士,而進攻方,穆斯林蘇丹一方是22萬大軍,在這樣懸殊的力量面前,守方可謂是不堪一擊。

面對數十倍於已的對手,對於負責守城的騎士們來說,他們就是為了心中的榮譽而戰。攻城開始後,這場戰鬥的艱辛和殘酷,是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

穆斯林的攻城武器67臺投石機,日夜不停地向著阿克城攻擊,兩大騎士團派出了三次“突擊隊”,想用“希臘火”燒燬投石機,均沒有成功。

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打退了穆斯林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然而對手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很快就攻破了第一道防線。

1291年5月18日,伴隨著響徹雲霄的戰鼓聲,穆斯林最後的總攻開始,兩大騎士團的領導人都是驅馬衝在最前面。經過激戰,醫院騎士團團長身負重傷,許多騎士和侍從要麼戰死,要麼重傷難治,癱倒在地上一動不動。幾位尚能戰鬥的醫院騎士團騎士,將團長運出了戰場。

聖殿騎士團團長被敵人擲來的一柄長槍,刺穿了身體。槍尖在背後突出。這位團長平時穿的鎧甲,一般的投槍根本不可能穿透,但當天他在多處防守,根本沒來得及穿上鎧甲,只是隨手拿起身邊的一副輕甲,連忙趕到戰場。這位團長最後死在了戰友的懷裡。

這兩大騎士團一直在守衛聖地的大旗下作戰,騎士的數量雖然不多,單位戰鬥能力卻十分強悍,對抗意識也很強,在這場阿克之戰中,各自進入對方的防區,自始至終的保持著共同作戰。但面對潮水般湧來的穆斯林大軍,兩大騎士團只能放棄守城,分別撤回各自總部。

在對手的緊緊圍逼之下,最後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向蘇丹尋求恩赦,在不被解除武裝的前提下,向蘇丹投降,撤出了阿克城。而歷史上一直以無與倫比的勇猛作戰而著稱的聖殿騎士在副團長的帶領下,斷然拒絕了蘇丹提出的改旗易幟。被激怒的蘇丹當即下令對全體聖殿騎士格殺勿論。衝入城堡的對手與聖殿騎士們廝殺起來,聖殿騎士團的騎士們,最終一個一個的倒下,留下了守衛聖地至最後一人的英名。


鐵血聖騎——十字軍的故事之三

三、三大騎士團的終曲

阿克城之戰後,倖存者逃亡到塞浦路斯島。條頓騎士團有了新的任務,回到了德意志,從那裡向北出發,為完成北方民族的基督教化而進發。

醫院騎士團此時表現出適應環境的能力,他們沒有固執於收復失地,而是選擇了一座小島——羅得島,作為未來的基地。由此改名為“羅得島騎士團”。站穩腳跟後,羅得島騎士團不斷襲擊穆斯林的船隻,變成了地中海東部的海盜。後被奧斯曼帝國海軍圍攻,撤離羅得島,前往馬耳他,改名為“馬耳他騎士團”,這支騎士團一直站在與伊斯蘭作戰的最前線,從而保持著其自身存在的理由。

聖殿騎士團的結局。阿克城失陷後,聖殿騎士團比任何人都執著於收復巴勒斯坦,但幾次嘗試,都已失敗告終,被馬木路克屠殺殆盡。15年後,聖殿騎士團全體返回了法國。可等待他們的是老謀深算的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他羅織了聖殿騎士團的若干罪名,蒐集證據宣判騎士們有罪。最終,回到法國國內在各地散居的聖殿騎士團騎士、隨從一共一萬多人全部被捕,稍後,除了聖殿騎士以外的人員獲得了釋放。

騎士團團長雅克和其他的138名騎士受到了種種恐怖的酷刑拷問。在十字軍國家中奮戰了200年,犧牲了2萬多名團員的聖殿騎士團,由於被告發其信仰“有誤”,最終被裁決為異端組織。這一裁決,使獄中的騎士們絕望至極。

為什麼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如此敵視聖殿騎士團呢?其一,是因為阿克陷落後,發動新十字軍東征的呼聲高漲,而腓力四世,毫無發動十字軍的興趣。相反,聖殿騎士團卻試圖說服當地諸侯發動十字軍,這就對腓力構成了戰略威脅。其二,此時的法王已經陷入極度的財政危機中,而聖殿騎士團卻以擁有大量的資產而著稱,消滅它們,就可以佔有這些資產。其三,摧毀聖殿騎士團,還可以轉嫁之前數次十字軍東征失敗的責任。在對聖殿騎士團的指控當中,裡通穆斯林異教徒,背叛中近東十字軍國家,就是其中之一。這支200年間2萬多人葬身聖地的騎士團,亡靈尚得不到安息,法王卻把十字軍失敗歸咎於他們,聖殿騎士團成為了一隻替罪羊。

經過三個月的持續拷問,被捕的138名騎士中的134人,被迫在自已的罪狀上籤下名字。這些身經百戰的勇者,就這樣輕易地成為階下囚。但是在民眾中間,聖殿騎士團的聲望很高。於是,國王又開動宣傳機器,民眾在國王的宣傳中得知了被描繪得汙穢不堪的聖殿騎士形象。

1312年,教皇克力門五世公開發表了宣告聖殿騎士團的取締與解散的諭令。最終聖殿騎士團的全部資財,都被法國國王沒收國庫。兩年以後,聖殿騎士團最後一位團長雅克,與另一位老騎士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以火刑,其他的騎士大部分都在牢內被活活折磨而死,剩下的都被處以火刑。

對聖殿騎士團的宗教審判,是世俗君主和天主教會合謀的“構陷審判”。就在這莫須有的罪名下,在十字軍東征的200年裡,一直衝在抵禦伊斯蘭最前線,付出巨大犧牲的聖殿騎士團被化骨揚灰。最讓人唏噓的是,聖殿騎士團不但身形俱滅,還要被不明真相的後人所唾罵,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世事如棋,誰正誰邪,卻如迷一樣讓人無從分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