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朝陽經驗見成效!這個社區成功“撤桶”,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去年7月,朝陽區六里屯街道的甜水西園社區撤掉了垃圾桶,成為北京市首個試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社區。10個月來,社區環境保持得怎麼樣?痛點難點如何破解?近日,人民日報、北京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甜水西園社區的垃圾分類現狀。


因地制宜,開展試點工作

為提高垃圾分類效果,提升小區環境水平,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排放。通過多年的探索,六里屯街道因地制宜、創新形成了“三集中”(集中時間投放、集中地點精揀、集中收集清運)的垃圾分類法,積極引導居民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參與到垃圾分類的新時尚生活中。

又一朝陽經驗見成效!這個社區成功“撤桶”,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試點區域總共12棟居民樓,涉及居民超千戶,在開展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試點工作的起初,一些居民並不十分配合,亂扔垃圾、丟棄廚餘垃圾不破袋等現象比較常見。在六里屯街道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社區採取黨員帶頭、志願督促、引導服務的方法,加大了垃圾分類引導員、志願者的支援宣傳力度,並積極在桶站點位提供酒精、溼巾等清潔物品,提高了群眾對垃圾分類益處的認識,帶動了群眾參與定點分類投放的積極性。經過10個多月的努力,居民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行為已成為常態。


34組垃圾桶減至5處分揀點

房前屋後的垃圾桶,往往是社區最雜亂的一隅,也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兒。可在如今的甜水西園社區,卻沒有一隻垃圾桶,花園式的社區裡簇簇新綠、花朵滿蹊,處處皆景。作為全市率先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社區,早在2019年7月,甜水西園社區裡的34組垃圾桶就被撤走了。

垃圾,再也不能想扔就扔了。居民在家中做好分類後,僅在上午6時30分到9時、下午17時30分到20時這兩個時間段,去小區的五處分揀點,在志願者的指導和監督下投放。

又一朝陽經驗見成效!這個社區成功“撤桶”,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撤桶”之後,居民普遍反映小區裡衛生死角沒了,蒼蠅、蚊子也少了,環境衛生質量得到了實打實的提升。


出門兩分鐘就能扔垃圾

2分13秒,是從1號樓走到3號分揀點的距離,這也是整個甜水西園社區撤桶之後,居民扔垃圾需要走的最長一段路。

為盡力把給居民帶來的不便降到最低,五處垃圾分揀點該怎麼選址,社區工作者都經過掐表實地測算,同時也召開了七八次居民議事會,哪怕有一位居民提意見,也要反覆評估。經過反反覆覆測算路線,最終社區定下了五處分揀點的選址,保證每位居民從家門口到小區門口,路上總能經過2個分揀點。“撤桶”之後,幾乎沒有人抱怨扔垃圾不方便。

又一朝陽經驗見成效!這個社區成功“撤桶”,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垃圾分類是要與固有的生活習慣抗爭,無法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漸進。眼下,社區仍保留了垃圾巡邏車,在非投放時間進行巡迴收集。一旦居民錯過兩個投放時間,也不至於垃圾無處可扔。

又一朝陽經驗見成效!這個社區成功“撤桶”,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社區保留了垃圾巡邏車,方便趕不上投放時間的居民

廚餘垃圾揀出率翻了一倍

如今,甜水西園每月分揀出的廚餘垃圾從6噸提升到了13噸,分揀率為12%,較之前翻了一倍有餘。這份成果,離不開社區裡的130位黨員和志願者的共同努力。去年7月以來,他們每個人都要一週兩次輪流值守分揀點位,不僅要負責監督街坊鄰里的分類投放,碰到抗拒垃圾分類的居民,還要拿出十足的耐心勸導、手把手地幫助糾正,起到了良好的橋樑作用。

又一朝陽經驗見成效!這個社區成功“撤桶”,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在志願者幫助下,居民在家中將生活垃圾分類後,在桶站先稱重積分,再破袋投放

目前,“三集中”工作法已在甜水西園社區全面推廣,可以直接通過垃圾分揀率量化考核物業單位履職情況,對各物業單位進行排名,設立“紅黑榜”,定期向社會公示。社區還新增了綠色的可回收物桶,居民們可以將一些可重複利用的物品如報紙、飲料瓶等投放進去,通過專業公司的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創造出新的價值。

持續開展垃圾分類、以環保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創新工作方法,引導每個居民群眾提高認識、積極主動參與。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結合創建國家衛生區的行動經驗,把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卓有成效,一直是朝陽區的重點探索項目,下一步,各街鄉將圍繞“垃圾分類全覆蓋”和“原生垃圾實現資源化處理”目標,著力於鞏固提高垃圾減量,整治“混裝混運”、廚餘垃圾處理等問題,努力讓垃圾分類工作成為朝陽群眾的新時尚。


綜合自:幸福六里屯、人民日報、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