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覺寺(五塔寺)及真覺寺金剛寶座(五塔寺塔)

大正覺寺(五塔寺)及真覺寺金剛寶座(五塔寺塔)

大正覺寺(五塔寺)及真覺寺金剛寶座(五塔寺塔)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路五塔寺村24號,真覺寺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年間,金剛寶座塔到明成化九年方建成,據《帝京景物略》記載:“明成祖文皇帝時,西番板的達來貢金佛五尊金剛寶座規式,詔封大國師,賜金印,建寺居之,寺賜名真覺寺,明成化九年,詔寺準中印度式建寶塔,累石五丈,藏級於壁,左右蝸旋而上,頂平為臺,列塔五,各二丈。” 寺內建築百餘間,清乾隆十六年至二十六年為崇慶皇太后慶壽時曾大修真覺寺,寺更名大正覺寺,建築增至二百餘間,1761年及1771年均在寺內舉行了大型慶典活動,寺內建築及陳設至清光緒年仍保持完好,清朝末年毀於大火,僅金剛寶座及少數殿宇倖存,寺內高石臺上有五座小型石塔系明成化九年仿中印度式金剛寶座塔建成,塔上浮雕梵像、梵宇、梵寶、梵花、獅、象及飛馬諸像,活躍逼真,為國內最精美的金剛寶座塔,在中國同類的十幾座塔中五塔寺塔的年代較早,樣式最秀美,堪稱為明代建築和石雕藝術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198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利用真覺寺舊址成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在金剛寶座東、北、西三面共設7個石刻露天陳列區,共展陳石刻615件,同年10月7日對外開放至今,現為北京市第一批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