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騎兵和全身戰甲的巴爾幹勁旅,哪個更強?

文|郭曄旻

隨著“雷霆”一聲令下,奧斯曼軍隊向前推進,迎接他們的是帖木兒的輕騎兵射出的漫天箭雨。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代價之後,奧斯曼軍隊推進到帖木兒軍面前,兩軍展開肉搏。

奧斯曼軍隊的左翼是塞爾維亞騎兵,這是一支巴爾幹勁旅,在數年前(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中曾站在奧斯曼一方參戰並立下赫赫戰功。是役在帖木兒重騎兵面前,塞爾維亞騎兵依然佔得上風。塞爾維亞騎兵穿著胸甲和鎧甲,“他們的板甲,鎖子甲令人震驚,他們的身甲、臂甲、腿甲以及頭盔都磨得閃亮發光”,馬也披著戰甲,揮動著騎矛、長劍發起了進攻。帖木兒的騎兵沿襲了成吉思汗以來的傳統,是優秀的騎射手,但戰士的身體條件決定了在短兵相接的單兵較量中對人高馬大的歐洲騎士處於劣勢。帖木兒軍抵抗不住塞爾維亞騎兵的猛攻,被迫向後撤退,斯蒂芬國王率部緊追不捨,這些從頭到腳都穿戴鋼盔鐵胄的歐洲騎士英勇奮戰的英雄氣概,甚至引起了戎馬一生的帖木兒的驚歎。但冷靜的巴耶塞特一世唯恐帖木兒在使用成吉思汗時代以來蒙古—突厥軍隊屢試不爽的誘敵深入戰術,急令塞爾維亞人返回原陣地。

中路軍雖然是奧斯曼帝國軍隊的主力,但是佈置在最前方的大量訓練少裝備差的數萬“阿札布”步兵,在帖木兒軍隊的32頭能以30千米/時(相當於短跑選手在進行百米賽跑)高速衝鋒的戰象的衝擊下開始陷入混亂。這也並不奇怪,連見多識廣的帖木兒自己都曾在初次遭遇印度戰象時吃了大虧,何況這些從未見過大象的安納托利亞突厥農民?戰象沖垮了“阿札布”步兵陣型,踐踏著驚慌失措的步兵,揮舞長牙破壞廝殺。就連紀律嚴明的“耶尼切裡軍團”也在潰散的阿札布步兵壓迫下被迫後退。

帖木兒騎兵和全身戰甲的巴爾幹勁旅,哪個更強?

《巴耶塞特一世被帖木兒囚禁》

儘管中路情況不妙,但依靠塞爾維亞人的奮勇戰鬥,此時左翼的戰況對奧斯曼軍隊有利,況且奧斯曼軍隊的真正主力—— “西帕希騎兵”與更精銳的“波爾特西帕希騎兵”尚未投入戰鬥,因此此時的戰局仍然是勢均力敵。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故在“雷霆”的右翼出現了,構成奧斯曼軍隊右翼的那些前不久被征服的突厥人,對“雷霆”在他們的國土上橫徵暴斂的殘暴統治早已心懷怨恨,此時發現他們的故主赫然在帖木兒軍中效力,竟然陣前倒戈,轉眼就有1.8萬人改旗易幟,並對巴耶塞特一世親率的中軍發動了攻擊。戰場上的軍力對比,原本就對奧斯曼軍隊十分不利,右翼倒戈之後,奧斯曼軍隊就陷入了人數上以一敵二的困境。而此時土耳其右翼軍指揮官、巴耶塞特麾下的猛將伯利斯拉夫受重傷而斃命,更令奧斯曼軍隊雪上加霜。就在奧斯曼中軍苦苦支撐的時候,帖木兒投入了養精蓄銳已久的5萬預備隊,這不啻是對奧斯曼軍隊的致命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