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丨十位腫瘤大咖的防癌真招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丨十位腫瘤大咖的防癌真招

資料圖片

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今年的主題為“防治共同行動”。隨著診斷技術和治療水平的提升,癌症已經成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作為常年與癌症和癌症患者打交道的腫瘤科醫生,他們又有怎樣的預防建議?

●朱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不明原因發燒、消瘦及時就醫

淋巴腫瘤可防可治,只要採取科學的態度,規範化的診斷和治療,就能夠爭取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總體能達到62%左右。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消瘦、淋巴結增大增多、淋巴結或身體部位包塊等要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在治療過程中,醫生一直是患者的戰友、朋友。

●李峻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戒菸、定時體檢還要規律生活

預防肺癌,首先要做的就是戒菸,菸草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其次保證規律的生活作息;第三要定期進行體檢,特別是防癌篩查。如果是吸菸、年齡在50歲以上、在汙染地區生活的人群,每年都要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體檢中發現肺部有問題,要及時就醫,接受規範治療。

●林國樂,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結直腸專業組主任醫師

遠離直腸癌,這項檢查別害羞

我國的直腸癌患者中,70%-75%通過直腸指檢就能發現。直腸癌誤診病例中,85%左右未進行指檢。被戲稱為“一指禪”的直腸指檢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人的直腸大概10-12釐米,手指可觸及7-8釐米甚至更長的部位。通過直腸指檢,可以發現三分之二甚至更高比例的直腸病變。

●喬友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

適齡孩子儘早接種宮頸癌疫苗

宮頸癌是為數不多、有疫苗可預防的癌種,HPV-16和HPV-18是全球最常見的HPV基因型,約佔所有侵襲性宮頸癌病例的70%以上。我國已上市的三種宮頸癌(二價、四價、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可預防大多數宮頸癌。預防宮頸癌,家長應改變認知,儘早為適齡孩子接種宮頸癌疫苗,儘早受益。

●李潔,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45歲以上最好做次結腸鏡檢查

要及時發現結直腸癌,篩查很重要,無論是否有腫瘤家族史,只要年齡在45歲以上,即使沒有相關症狀,也要進行結腸鏡檢查。在還沒有感覺到症狀時,如果能夠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息肉,及早進行處理,可以降低癌變風險。如果已經患有腫瘤,應避免過度恐慌,及時尋求正確的治療。

●張彬,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

甲狀腺結節超1釐米要做穿刺

超過1釐米的甲狀腺結節或者非乳頭狀癌,最好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超聲檢查並不能作為診斷甲狀腺相關情況的標準診斷,其準確性在60%-70%,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準確率能夠達到90%。因此,已經發現甲狀腺結節並超過1釐米的,如果懷疑是癌症,建議進行穿刺檢查。

●支修益,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

胸部CT代替胸片提早發現肺癌

肺癌早期篩查不到位是目前肺癌診療現狀的重要因素,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胸部CT對於及早發現早期肺癌的重要性,很多中老年人一直都沒做過胸部CT,導致未能及時發現肺癌。尤其是在肺癌高發地區和高齡人群,建議在體檢中用胸部CT檢查代替胸片,早發現早期肺癌。

●路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醫師

早診早治,多發性骨髓瘤可控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由於早期症狀的“隱匿”,很多患者容易錯過診療的最佳時期。如果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可以對相關併發症進行有效控制。中老年人出現原因不明骨痛、腎功能不全和長期反覆不易控制的感染等症狀時,應儘早到血液科就診。

●方誌偉,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主任醫師

隱瞞病情不利於患者治療效果

骨與軟組織腫瘤科的一種惡性腫瘤名叫肉瘤,在腫瘤中較為小眾,但種類繁多,其亞型有幾十種。隨著技術的進步,部分肉瘤已經可以治癒。向患者隱瞞病情,可能會導致患者對治療產生牴觸情緒,拒絕複查、忽視隨診等,反而對患者不利,影響治療效果,容易導致病情復發。

●許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

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主要病因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癌的主要病因,約85%的肝細胞癌患者攜帶乙肝病毒感染標誌,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儘管我國在新生兒及兒童乙肝免疫接種方面取得成就,低齡幼兒發病率很低,但中青年乙肝發病率相對較高。因此,提升成人免疫的正確認知十分必要。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付春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