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當大環境是一個不確定的環境,我們不能假設自己的工作是穩如泰山的。

是想盡辦法去保飯碗呢?還是騎驢找馬?還是乾脆直接先辭職,先去熱點行業先佔個坑去?

這些決策的方向都是截然不同,而你只能選一條,你應該如何給自己打算?

這一切,先從判斷公司裁員的可能性大小開始: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如何判斷公司裁員的可能性大小?

如果一個行業整體形勢不好,公司很難獨善其身。我們每個職場人都要關心一下自己所在行業的形勢,可以去閱讀行業前景分析文章。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與相熟悉的同行和前輩交流一下大環境和行業情況。

第二步,我們需要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當然,有些公司是保密的。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公開信息和苗頭判斷出來,比如:銷售的大概情況是保密不了的。同時有一些細節,我們必須敏感:公司開始高度重視消減各種成本,當各種成本消減地差不多,還不能保證生存,必然會考慮裁員措施。

當然,公司文化和老闆為人也相當重要。有些老闆還是比較講義氣的,《大秦帝國》裡面的齊國士子田常,有一句名言:“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有些老闆也比較理性,因為大規模裁員有後遺症,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逆轉的永久傷害。

當我們從以上3點出發,大致對公司裁員的可能性有個預估。那麼,如果預估公司裁員可能比較大,那麼我們就要進入下一步很實際的思考:“我被裁員的可能性有多大?”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我被裁員的可能性有多大?

整體性裁員和個別性裁員區別很大,在整體性裁員中,很常見的情形是整個部門連鍋端這種情況下個人被裁因素先後順序分別:部門和崗位的盈利性、個人能力、情商關係。

1、所在部門的盈利性:被裁員的最大影響因素

如果你在一個給公司帶來現金的盈利部門,特殊時期現金為王,比較安全。我們主要分析如果你身處一個非盈利部門,怎麼辦?非盈利部門有2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本身是業務部門,卻盈利不佳,那麼大概率整個部門會被連鍋端。這個情況屬於不可抗力,需要理性接受,早做準備。

第二種情況,本身是非盈利管理部門,如:財務部、辦公室等。那麼需要考慮以下因素:如果你公司有非盈利的業務部門,那麼你所在的管理部門會安全一點。因為老闆一般會先裁掉非盈利的業務部門,等於非盈利業務部門幫管理部門打了掩護。

如果公司的業務部門有盈利能力,特別是現金流能力很強,那麼管理部門的人就需要提高被裁員警惕性,有一定的裁員可能性,這就需要摸清領導動態和動作。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2、個人能力:裁員潮中決定進退的關鍵因素

《倖存者》是美國很經典的一個真人秀電視節目,把一群人丟在荒島上,通過各種手段來淘汰人,最後剩下一個人可以拿走100萬美金。其中有一期,有一個人被大家同時表決留下來了,雖然大家都想趕走他,但是那個人唯一會捕魚技能的人,他是唯一能帶回食物的人,於是大家只能先選擇生存。

在現實職場中,我們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個人能力對於公司的價值程度。比如你是一個研發技術大咖,但你們公司以銷售為主,研發並不是至關重要的,那麼也有被裁員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下,早點去找一個能發揮你個人研發實力的公司為上策。

如果你的價值真的是公司特別需要的,那麼即使你人際關係一般,大家也會在危機期間對你很寬容。你就會有非常多的選擇,可以選擇與公司共度難關,但可以要求老闆給予一定未來承諾;也可以選擇騎驢找馬,甚至判斷公司前景不妙後,另謀高就也可以。具體看自己的權衡與選擇了。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3、情商與關係:有時候會有“保命”的作用

不可否認,我們的職場文化帶有很多的“人情”因素。網上曾經有這麼一句職場名言:“要麼有自己的心腹,如果沒有,那麼成為別人的心腹”。

在職場上,情商高很可能導致的一個結果是:你和領導綁在了一起,這也意味著,在關鍵時候,有人會保你,度過難關。同時,有一些資源是高情商帶來的資源,比如:客戶資源、合作伙伴資源、行業資源、人脈資源,如果這些高情商資源很豐富,那麼也不太會受裁員潮的影響。

經過以上的自我判斷,我們會得出自己被裁員高、中、低的3種可能性,那麼最後談一下,這3種情況下,我們的3種對策,以針對性地進行職場自救。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三、被裁員可能性高、中、低的三種對策思路

1、被裁員可能性很大的情況:“減少損失”策略

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採取理性態度,告訴自己,這是一種不可抗力。所以,我們採取的策略是:“減少損失”策略。

具體的行動可以是:熟悉勞動法、考慮被裁補償談判策略、開始製作簡歷尋找新工作、減少一切不必要的生活開支等。同時,你需要重新梳理下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否你所行業已經成為了夕陽產業,自己是否需要趁早轉行,以及如果不轉行的話自己是否能在這種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後,吃一塹長一智,如果轉行困難,那麼需要給自己買一份“職業保險”,最常見的就是:開始一份副業,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興趣,選擇一份網絡副業。網絡平臺是目前可預見的比較穩定、比較有未來的職業平臺。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2、被裁員可能性中等的情況:”突擊表現“策略

這種策略很好理解,當我們是個學生的時候,什麼時候突擊最有效果呢?就是知道自己努力一下,可以及格,而不努力,很可能不及格的時候。

在職場上,如果判斷出來自己被裁員可能性中等,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臨時抱佛腳”進行突擊表現:

和關鍵人物搞好關係,記住用語言和行動同時進行表態;工作表現一定要紮實,沒事都得找事幹;多協助他人,特別是關鍵部門關鍵人物等。

堆積自己的“苦勞” 和搞好上下級關係,以期沒有人能想起來裁掉你,但如果渡過危機後,我們需要認真學習、持續進步、端正態度,讓自己儘量變得在公司裡不可替代。

企業大規模裁員,如何進行職場自救?3個聰明策略,越早行動越好

3、被裁員可能性比較小的情況:“保守不出錯”策略

當我們判斷出自己被裁員可能性比較小,那麼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以往在公司的行為、表現是可靠的,是正確的。那麼,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必須採取保守策略,不要出錯!

不要強出頭,不主動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主動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如果必須要做,那麼需要上級的明確公開指令,要留痕。

同時不要放棄警惕,時刻關注公司和上級的動向。

當企業大規模裁員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不要慌!進行冷靜分析、採取正確策略,走一條適合自己的正確職場之路。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