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引言:公元1528年,已經病入膏肓的王陽明,從廣州出發,幾經輾轉到達江西南安附近的青龍鋪。在南安任職的弟子周積前來探望,見王陽明病危趕緊找大夫搶救,但遺憾的是沒能挽救王陽明的生命。王陽明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點左右去世,臨終之際王陽明留給周積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許多人都覺得,這是王陽明說自己修心功夫已經到了高級境界,沒什麼可說的了。然而仔細分析,實際上

王陽明這裡表達的是一種希望的狀態,而不是說自己的修行境界。

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王陽明去世地點

這句遺言詮釋了陽明心學的精髓

王陽明晚年曾吟誦過一首詩《中秋》: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其中"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這句正是"此心光明"的出處,這裡的光明指的是良知的光輝,就是是"無善無惡"的心之本體。

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陽明心學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功夫論上強調的就是良知和致良知,王陽明這裡用明月做比,非常生動形象。

王陽明把良知比作明月,他倡導的致良知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良知的光輝呈現出來,也就是"此心光明",這是王陽明經過千難萬險,畢生孜孜以求的目標,也許陽明心學的精髓。

王陽明從未認為自己的學問達到了最高境界

在學問上,王陽明身體力行,踐行良知學說,一向謙虛低調,從來不會炫耀自己水平高。

根據王陽明的弟子黃綰《王陽明先生行狀》的記載:

"廿九日至南康縣,將屬纊,家童問何所囑。公曰:'他無所念,平生學問方才見得數分,未能與吾黨共成之,為可恨耳!'"


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黃綰像


這是臨終當日,家童和王陽明的對話,可以看出王陽明對自己學問的評價是"方才見得數分",根本沒有達到最高的水平,而且還為不能和門人弟子完成本門學問而痛心。

另一個弟子錢德洪在他編撰的《年譜》的記載,大致也是這樣的意思。所以說,王陽明臨終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並不是在說他自己的學問境界,因為王陽明從未認為自己達到了最高境界。

鴻儒去世時往往能體現出他的治學態度

朱熹在七十一歲時去世,直到去世的前三天,他還在修正《大學章句·誠意章》,自己修正之後,還讓弟子抄下來。因為朱熹的治學態度就是"下艱苦功夫",這就是他臨終的遺言。

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朱熹像


東林黨大儒高忠憲,治學嚴謹,情真意切,儒學涵養極高,而且操守為世人稱道,被公認為是東林黨的領軍人物。但是因為遭受迫害,在寒冷的時節投入資金水池自殺身亡。

死時在水中傲然直立,一手扶岸,另一隻手捂著胸前,帽子不溼,嘴裡沒進一滴池水,死得從容壯烈,令人動容。沒有極高的學問修為,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所以說,一個大儒臨終時的言行舉止,是他一生治學思想的極致體現,這一點對於立志學習儒學的人有及其深刻的教育意義。

從王陽明的治學理念和治學態度來說,怎麼會在臨終炫耀一下自己的學問呢?如果不是炫耀,那一定是希望,希望自己和本門弟子能達到"此心光明"的境界。

王陽明臨終體現的是一種灑脫的人生境界

雖然客死他鄉,令人悲傷痛心,但是王陽明臨終還是展現了他作為心學大師的灑脫。

在王陽明十五歲的時候,他夢見自己拜謁伏波將軍(馬援,東漢名將)廟。馬援曾說:"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冥冥之中似乎註定了和王陽明,此生經歷三次征戰,最終病逝在南安一條船上吧。

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雖然命中註定是筆者的說法,但是王陽明對此始終保持一種灑脫的態度。正像他自己在詩中所說"人生達命自灑脫"。

龍場悟道之後,尤其是經歷了平定寧王之亂,王陽明似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天命",行事更加灑脫自如。所以在臨終時,自然會流露出來。

去世多年後得到追封和敬仰

公元1567年五月,明穆宗下詔追封王陽明為新建候,諡號文成。同時允許王陽明的兒子王正億繼承王陽明曾經的新建伯爵位,並且可以世襲。

王陽明在臨終遺言中表達的,不是自己的修養境界,而是一種希望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到了公元1584年,王陽明的像進入孔廟,被人敬仰拜祭。在整個明朝大約300年曆史中,能享受這種禮遇的只有4個人:薛敬軒、胡靜齋、陳白沙和王陽明。這也說明,王陽明是繼朱熹之後最受推崇的儒學大家。

結語:王陽明臨終一句遺言,作為陽明心學的精髓,被所有喜歡陽明心學的人所熟知,但其中內涵卻不一定人人領會。認為王陽明在描述境界實為一種曲解。其實王陽明真正想表達的,既有學問未成的遺憾,也有寄希望於門人弟子的囑託,同時也體現他灑脫自在的人生態度。

我們學習陽明心學,切記不要望文生義,尤其對於重要問題的理解,一定要從時代背景,王陽明的學術脈絡,以及生平中尋找答案,這才是正確的治學之道。

參考文獻:

《王陽明大傳》

《年譜》

《王陽明全集》

《大學問》

作者:向金-kimi 曾經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鬧市修行,和你一起修心,連通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