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砸手機外,學校和家長還有其他怎樣的有效管理手機的方法?

藍寶精靈



謝謝。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砸手機肯定不是上策。

家長應該弄清楚現在喜歡玩手機的原因。目前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孩子的娛樂方式單一;孩子缺乏足夠的陪伴;孩子模仿父母玩手機;孩子的人際交流需要依託手機。不管哪種原因,孩子的心理動機是最重要,都是想以手機來獲得滿足感。


學校和家長應該配合管理,雙管齊下對學生手機進行管理。

一,從家長層面

一是主動配合學校管理。

目前很多學校都出臺了禁止手機進校園的規定。家長必須義無反顧地支持學校的做法,而且態度堅決果斷。

二是與孩子簽訂承諾書。

尋找適當的時機,坐下來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意識到”手機控“的危害,並簽訂承諾書。

三是家長做好榜樣。

家長做好榜樣,在孩子面前一定不玩手機。

四是家長多陪伴。

家長儘量抽時間陪孩子游玩,讓遊玩替代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五是培養孩子的興趣。

平時家長注意觀察和發現孩子的興趣,及時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興趣替代孩子玩手機。


二、從學校層面

第一,制定出臺校園禁止使用手機的規定。

第二,學校與家長鑑定承諾書,學生與班主任簽訂承諾書。

第三,學校配置專門存放手機的櫃子。

最好是每個班一個專櫃,用來存放每週日到週五學生的手機。

第四,開展關於手機危害的辯論活動。

讓學生從活動中知道成為手機控的危害。

第五,最有效是從國家或政府的層面立法。

借鑑西方國家像芬蘭等國,不允許商家買智能手機給未滿十八週歲的學生。

總之,手機這個東西是柄雙刃劍。家長和學校應該緊密配合,雙管齊下,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學生的手機使用問題。


•我是”@教育人王福明“,專注學校教育和家庭孩子教育。歡迎您關注和交流!




烏江說教育


您好!這幾天江蘇老師因為砸手機被停職,刷爆了頭條。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1,手機該不該進入學校是個探討的問題。我記得我上學那會兒誰有個什麼牌子的智能手機成了炫耀資本。久而久之,成了一個玩具,耽誤了學習。如果是住宿的學生,為了與家人聯繫方便,有個手機也未嘗不可。但是應由老師保管或者學校設立手機保管處,統一安排與家人聯繫的時間,這樣可以避免課餘時間玩手機現象。

2,關於因為手機懲戒的問題,像這位高三的學生已經是成年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我想老師摔其手機也是“怒其不爭”!加上高三年級老師壓力也大,責任心又強,做出了出格的事。但是方法確實有些過激。

3,這個牽扯到老師的懲戒權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教師是不能體罰懲戒學生的,這是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那老師為什麼要冒著這樣的危險去教育一個孩子呢?我想教育部門應該給與學校一些懲戒權。孩子犯錯,由班主任老師上報學校。學校領導班子研究,給與一個可行的懲戒尺度,由老師進行實施。這樣老師在行使懲戒時有條文依據,讓有些學生也能產生敬畏之心!!這樣何樂而不為?








汾陽數學


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

相信大家最近都關注了老師摔學生手機事件。首先,這位老師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當然,他也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了代價。下面我們從學生自身、學校、家長三個方面來談談怎樣管理手機。

學生。

1.高三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手機。孩子都上高三了,都已經18歲了,是成年人了,放在古代都有孩子了,所以我們不能把他們當做孩子對待。一個成年人有自己的手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他們可以用手機看時間,用手機計算器,搜題自學,偶爾可以解壓。

2.應該相信他們。高三的孩子肯定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考大學,不考大學上高中幹什麼。在如此緊張的複習中,他們不會去玩遊戲的。所以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信任。要知道對他們人格的尊重比傳授給他們知識更重要。

學校。

1.防患於未然,不給他們“作案”的機會。現在很多學校,都將學生的手機統一收起來,等週末學生回家的時候再發還。這就是很好的管理方法,收起來統一管理防止學生手癢、管不住自己。

2.約法三章,觸碰紅線自願接受懲罰。在手機管理規定上簽字,假如違反規定,接受相應的懲罰,比如做值日,擦黑板等,但不能是傷害學生自尊的懲罰。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自律的習慣。

家長。

以身作則。家長要管住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做錯誤的示範。否則,你的勸說將毫無說服力。家長要求孩子不玩手機,自己要首先做到。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家長,老師通過科學的方法教書育人。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優秀的他們自己。

我是陳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一起來聊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