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千呼萬喚始出來。


終於等到了這部備受矚目的“正午古裝鉅製”——《清平樂》: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這部劇根據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改編。


和原著以宦官梁懷吉的視角講述徽柔公主婚姻悲劇的故事不同,


《清平樂》以宋仁宗的視角,講述了他身為帝王卻身不由己的一生。


張開宙導演,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


這並不是張開宙、朱朱、王凱第一次合作。


早在2016年的《如果蝸牛有愛情》中,三人已有過合作。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要實力有實力,要默契有默契。


還有偶像加持。


偏偏,《清平樂》的口碑和播放量不太盡如人意。


口碑上,《清平樂》一路跌到豆瓣7.5分,#徽柔親李瑋#的魔改劇情一出,評分可能會繼續下跌。


今天,#清平樂編劇#、#清平樂女性角色#紛紛上了熱搜,編劇對角色的塑造遭到了觀眾質疑和不滿。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播放量上,日播的《清平樂》(10億次)略遜於周播的《龍嶺迷窟》(13.4億次)。


收視率上,在《冰糖燉雪梨》大結局前,《清平樂》的收視率一直不敵前者。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是觀眾對宋仁宗和他的朝代太陌生?


是劇拍得太散亂、節奏太慢、人物太假?


還是它曲高和寡,浮躁的時代配不上它?


01


如果可以穿越到古代,


你會選擇穿越到哪一個時期?


唐玄宗時期、春秋戰國、民國都是張口就來的答案。


事實上,宋仁宗(趙禎)時期,也可以成為最佳選項之一。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首先,從身家性命和薪資待遇來說。


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很高,完全不用擔心因言獲罪,被抄家滅族。


宋朝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很高,不僅俸祿高,福利也沒得說,公家發糧食、發衣服、送田地,還管高職位官員的家屬就業。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再次,從歷史名人來說。


歐陽修、張先、劉永、晏殊、梅堯臣、蘇舜欽、蘇洵、蘇轍、蘇軾、黃庭堅、王安石、司馬光、包拯、韓琦、狄青、文彥博、富弼、周敦頤、程頤、程顥、沈括……


沒錯,他們都是仁宗時期的人。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最後,別看宋仁宗名氣不大,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角是他。


生死兩皇后”,曹皇后沒被廢沒去世時追封死去的張貴妃為皇后的,是他。


在位40餘年,愣是一個兒子都沒活下來的,也是他。


最愛的女兒福康公主不愛駙馬愛內侍,甚至為此夜闖宮門,這樁“醜聞”裡當爹的還是他。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知道了這些後,


是不是就對宋仁宗和他的朝代刮目相看,


對《清平樂》來了興趣?


02


毋庸置疑,《清平樂》是一部良心劇。


面子上。


服道化精緻,就連戲份沒幾分鐘的龍套的服飾也沒一點糊弄。


攝影審美在線,甭管是不是空鏡,隨手一截,就是壁紙。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構圖極具巧思,大量的對稱構圖顯出朝堂的威嚴,又帶著古色古香的中國風。


整體色調和朝代風韻相符,清雅得沁人心脾。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裡子上。


《清平樂》有巧思,有野心。


劇中情節多有典故,人物生平多有史實基礎。


典故並非硬加,而是有或推動劇情發展或豐滿人物或為後事埋下伏筆的作用。


比如晏殊故意打下人,以求被太后貶罰一幕,出自《宋史》。


“上疏論張耆不可為樞密使,忤太后旨。坐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齒,御史彈奏,罷知宣州。”


小小一件事,表現出的是晏殊心有決斷,行事機敏。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比如名為鐐子的內侍對皇后的侍女講的宋仁宗之仁的故事,出自魏泰的《東軒筆錄》。


“仁宗春日步苑內,屢回顧,皆莫測聖意。及還宮,顧嬪御曰:‘渴甚,可速進熱水。’嬪御曰:‘官家何不外面取水,而致久渴耶?’仁宗曰:‘吾屢顧,不見鐐子(掌管茶水的宮人),苟問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歸。’”


小小一件事,既表現了宋仁宗之仁,又為鐐子繯兒日後偷情埋下了伏筆。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劇中的情節互相勾連,事件互相影響,稱得上匠心獨運。


比如宋仁宗和曹皇后大婚之夜,偶遇一個8歲的小宮女。


小宮女因老鼠咬死了自己的小白兔而哭泣,宋仁宗安慰了她一宿。


這個小宮女,也就是後來宋仁宗最為寵愛的張貴妃。


短短几分鐘的戲,卻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其一,小宮女打死了咬死自己兔子的老鼠,仁宗安慰小宮女小白兔去找嫦娥時,小宮女卻說,


“我的小白兔,做什麼去找別的女人?”


一個動作,一句話,足見她佔有慾強,性格火辣。


這為她日後的飛揚跋扈、恃寵而驕做好了鋪墊。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其二,小宮女的家人都已離世,宋仁宗是孤苦無依的她唯一的依仗,這為宋仁宗日後寵愛她打下了基礎。


其三,這樁小事看似不起眼,卻在日後成了影響帝后感情的最強因素——


宋仁宗有了新寵,曹皇后關了心門,張貴妃多次挑釁皇后的權威。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再比如,宋仁宗一家和梁家的羈絆。


至死沒有見生母一面,叫她一聲“母親”,是宋仁宗一生最大的遺憾。


因為喜歡吃母親做的果脯,又為了借果脯向太后表達不滿。


所以他買了很多梁家婆婆做的果脯,誰知卻害得梁家家破人亡。


為此,宋仁宗愈發謹小慎微,不敢再任性做自己。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為了補償生母,宋仁宗把最寵愛的女兒徽柔許配給了舅舅的兒子李瑋。


好巧不巧,徽柔不愛平庸的駙馬,卻愛陪伴她長大的梁懷吉。


而梁懷吉,正是當時宋仁宗因無心之失害他家破人亡的梁家小兒子。


因為群臣進諫,而宋仁宗又謹小慎微,故而徽柔沒有離婚,和梁懷吉也不復相見,最終鬱鬱而終。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徽柔和懷吉的愛情悲劇,在第一集,


在宋仁宗剛知道自己身世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這種草蛇灰線、伏筆千里的劇情,著實巧妙。


03


《清平樂》的野心很大。


它試圖描繪出宋仁宗時期前朝後宮的群像。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前12集看下來,


宋仁宗的仁、曹皇后的賢、范仲淹的直、晏殊的明、歐陽修的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12集往後,


隨著徽柔的出生,懷吉的進宮,張貴妃的得寵。


出場的人物更多,彼此之間暗湧的情緒也越發激烈。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劇中,前朝和後宮相互影響,相互對照。


前朝給人的感覺是敢,是達,是開明。


後宮給人的感覺是忍,是困,是無奈。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范仲淹的曠達直爽。


因為不在乎權勢,因為只在乎本心,范仲淹一直敢於直言。


進言被貶,好在被貶的地方景色優美,高興地洗洗腳洗把臉。


進言又被貶,朋友送來一車美酒,一起共飲,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這是讓人羨慕的豪放的大宋風骨。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宋仁宗的隱忍剋制。


想去皇陵見生母被諫官阻止,想娶陳熙春為皇后被諫官阻止,


想給寵妃的父親升官被諫官彈劾,想讓最愛的女兒幸福都做不到。


他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卻也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用徽柔的話說,


“懷吉,我們都被困在這裡了。”


這是大宋風骨下個人的犧牲。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如此巧思和野心,足見《清平樂》的良心。


04


作為一部良心劇,


《清平樂》為什麼要熱度熱度不高,要口碑口碑一路下滑?


節奏慢、衝突少、集數多,都不是一部劇的原罪。


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沒有生動鮮活的角色,是它最大的問題。


怎麼講?


它有大量的朝堂戲,卻無法鞭辟入裡,切中要害。


它有大量的感情戲,卻陷入了古偶劇的媚俗狹隘。


它有69集之長,雖有伏筆千里的巧思,卻沒有主次分明的清醒。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原著以小見大,以徽柔和懷吉的愛情為主線。


電視劇以大見小,以宋仁宗的生平作為主線。


這種改編看似更宏大,但這種宏大的格局勢必需要相稱的內容來支撐。


偏偏,《清平樂》匠心雖獨到,但到底太過匠氣。


既沒靈氣又不大氣,還丟了原著裡對所有角色的“悲憫”。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前朝的戲,有大段大段的文言文,現代人看,著實有點費腦筋。


不是說不能用文言文,而是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更何況,朝堂上的很多場進諫爭辯戲,


表達的內涵是重複的,對塑造人物和推進劇情無益。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後宮的戲,冗長雜亂又憋屈。


編劇一邊讓帝后互傷互虐,一再誤會一再疏遠,大婚五年還沒同過房。


一邊把張貴妃寫成了一個只會作妖還能不斷上位的戀愛腦。


於是,劇中的仁宗被罵渣,曹皇后被罵假,張貴妃被罵作。


連張貴妃的扮演者王楚然都不得不親自下場吐槽張貴妃。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如果一部劇的所有主角都招人罵,那這部劇的人物塑造一定是有問題的。


好的角色什麼樣?


以編劇王倦的劇為例。


《舞樂傳奇》裡,大將軍伽羅那身為反派有立場有底線,大BOSS蘇決有智謀有無奈,他們都不是完全的壞人。


《慶餘年》裡,林婉兒壞得讓人憐惜,二皇子壞得有些可愛,沈重再反派他死的時候也讓觀眾淚奔。


反派角色尚且如此,何況是主角呢?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反觀《清平樂》,


按理說沒有一個角色是“反派”,


所有人都是被時代誤傷,被四方城圍困的可憐人。


但是拍出來,沒有一個主角邏輯自洽,有的配角更是為了惡毒而惡毒。


開年良心鉅製被罵慘?不冤。


一部講述帝王生平的劇,


如果為了炫耀自己的歷史知識而照搬文言文,難免顯得書呆子氣。


如果在感情戲上為了虐而虐,為了製造戲劇衝突而把角色變成工具人,難免顯得小家子氣。


前朝的戲看得人昏昏欲睡,後宮的戲看得人身心俱疲。


這一疲還要疲上一個多月。


對社畜們來說,這般磨人的良心劇,實在讓人消受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