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

看了5遍,才領悟出要怎樣觀看《新喜劇之王》才是最合適的?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喜歡的並不是周星馳“無厘頭”風格。而是喜歡他電影背後的故事!

當初《新喜劇之王》播出後!被各種吐槽,最終給予該部電影的評價是“爛片”!

不過,我想說的是,無厘頭一直被定義為喜劇,而在《新喜劇之王》中,似乎並沒有多少笑點。

或許,這也是一些小年輕不喜歡該劇的一個側重點吧!

畢竟大家都是衝著喜劇去電影院觀看的!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那麼,相對來說,對於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似乎也很難認可週氏風格的電影。因為他們看不懂,也不屑去看!

那剩下的,也只有正處於為事業努力打拼,對生活深有感觸的一撥人。

或許,他們能夠從簡單的故事情節中,看到當年,以及現在的自己!

對於《新喜劇之王》筆者,也看了五遍,從中悟出一個真理。

那就是,該部電影,適合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去細品,才能從中看出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小年輕心中的《新喜劇之王》以及該電影都反射出一些什麼?

自打《新喜劇之王》播出後,周星馳揹負了“江郎才盡”“炒冷飯”以及“賣情懷”的標籤!

這些所謂的負面標籤,無疑是該部電影,沒有引起觀眾的共鳴!

那什麼是共鳴?是感動,還是笑點?還是人性的共鳴?

或許,這些都不是。

因為,你用怎樣的心態去欣賞,就會獲得怎樣的觀後感!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整部電影,從架構上來說,無疑是一部充滿悲劇色彩的作品。劇中女主的名字叫如夢,那為什麼叫如夢?

相信剛踏出社會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懷揣過夢想,無論這個夢想是否高大尚?

但至少心中有夢,內心就不會覺得空虛乏味!

當我們向夢想前進的初期,內心是怎樣的感覺?是不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感覺不久的將來,自己就能衣錦還鄉,君臨天下?

但在進入造夢中期的時候,那股激情和衝動還在嗎?自尊心是不是瞬間碎了一地?

生活的不堪負重,社會的現實,人情的冷暖,親朋好友的冷嘲熱諷,是否曾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當自己無法承受這些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可笑?

甚至去質疑,為什麼要去堅持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夢想?

但每當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士,再回首看自己的窘迫時,是不是覺得很不甘心,然後又無能為力?

其實,我們在造夢的時候,就好比劇中的女主,任何的結局,都要通過努力後才能看明白!

因為,人的一生,也就兩個字“如夢”!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新喜劇之王》從頭到尾告訴了我們怎樣的一個人生和故事?

整個劇組成員,透過新喜劇之王,將生活的不易,詮釋得淋漓盡致。

該部電影告訴我們,夢想要去努力創造,才會有可能實現。

在造夢的同時,需要用平常心去容納生活中任何的變故。

堅持不一定能夠成功,但不堅持,等待自己的將會是無情、殘酷的局面!

每個人在造夢的階段,有人給你糖吃,自然也會有人給你一巴掌!

所有的安逸生活,名譽、榮耀、地位,不代表永遠都不會跌落谷底。

同樣所有的苦難、煎熬、委屈,也永遠不會只為你一個人而停留!

人生起起伏伏,耳邊少不了冷嘲熱諷,謾罵,諂媚,奉承!

但,很多人就是很在乎別讓人的看法,從而陷入人生迷局,無法抽身!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新喜劇之王》中,無論是鄂博扮演的如夢,王寶強飾演的馬可,張全蛋飾演的查理,還是景如洋飾演的小米,從演技層面來說,都有失演員這個身份。

因為,相對演技來說,整部劇算是比較空洞!

不過,隨著劇情的演變,或許這就是周星馳想要的結果!

當打拼遭遇各種拒絕時,不僅僅是被別人拒絕,而自己拒絕自己,才是一件可悲的事!

越往後看,越發現劇中的女主,不就像當初那個狼狽不堪,忍辱負重的自己嗎?

以及當自己拼盡全力,掃平所有阻礙,在獲得成功以後,那份引以為傲的自豪,與劇中女主最後獲得成功的那份高攀不起,難道不是一樣的意氣風發嗎?

不得不說,周星馳的這部作品,導演得非常成功!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鄂博飾演的如夢,反射在我們身上的又是什麼?

從出場那一刻,就是我們踏出社會的真實寫照,無論多麼高大尚的理想,都並不可笑。

可笑的是,當我們遇見困難和被處處打壓時,有多少人,會像劇中的如夢一樣?從無數的失敗中,一次次爬起來?

又有多少人,能夠像劇中的如夢一樣,在冷嘲熱諷中去捍衛自己的理想?

相信每一個理想,都值得被尊重。但要是連承載這個理想的主人,都放棄了,又該讓別人,拿什麼去尊重你和你所謂的理想?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王寶強出場的那一份狂傲,到結尾時的那一份覺悟,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發?

前面說到,沒有人能夠永遠站在巔峰。當你小有成就時,如果選擇不可一世的生活態度。

那麼,相信總有一天,“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名言,一定會從你這得到驗證!

不過,劇中的馬可,在歷經大起大落之後,將自己的經驗和閱歷,以及感悟,去分享給他人,去成就他人,這裡面融入了很多哲學。

從我個人的角度上,是這樣詮釋的:有些人活到老,但不一定能活得明白。

一個不懂感恩的巔峰人生,是封閉的,也是孤獨的。

當成就了自己以後,也要是成就踏他人。因為,成就他人,不僅是一種認知的昇華,也是一種覺悟的最高境界。

同時也是在成就自己,將自己從原有的思維等級,淨化到另外一種境界!

就好比,很多圈內的演員,都說周星馳是一個看不清,猜不透的怪才!

這就是不同層次的思維,經過昇華後,所演變而成的另一種思維境界!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張琪和袁興哲在劇中飾演如夢的父母,又給到了我們什麼?

每個人進入社會,都會有一個歷練階段。不管是在愛情,還是事業中面臨挫折,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深夜買醉,獨自捲縮在床頭,傷心落淚的一面。

如夢的父母,在劇中的表現,堪稱一本家庭教育式教科書。

當如夢在追夢的過程中,即便她的理想,不是父母所期待的。但如夢的父母,卻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去給予如夢支持和鼓勵。

畢竟,父母的支持,才是我們作為兒女最強的精神支柱!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當父母回憶如夢這一路走來,所遭遇的種種磨難時,被溼潤的眼眶,不知道感動了多少臺下的觀眾!

所以,當我們覺得支撐不下去,面臨內心崩潰時。耳邊也總會響起一些鼓勵安慰的聲音。而這些聲音,都是來源於父母!無論我們遭遇了什麼?父母,也都是永遠的後盾!

父母有時或許會很囉嗦,但當你面臨狂風暴雨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默默站在你的身後,為你打傘,打氣,賦予你前進的動力!

所以,不管自己當下處於怎樣的現狀?都要讓自己強大起來。當父母年邁時,才可以給予父母同樣的依靠!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張全蛋在劇中飾演如夢的男友,從查理身上,又能讓我們領悟到什麼?

都說慧眼識珠,要謹慎交友。但人的一生那麼長,誰又能避免遇上幾個渣呢?

最可怕的,並不是遇見渣。而是在歷經這段悲催的感情經歷後,你會選擇怎樣的重生方式?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是選擇抱怨,還是就此墮落?是選擇漂亮的反擊,還是用該誰誰的心態,去重新架構自己的生活?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請一定要像劇中的如夢一樣。

即便再難過,再心痛,找一個適合自己發洩的方式,痛痛快快的放空下自己。

然後,直面自己的未來!

《新喜劇之王》觀後感悟:小人物追夢歷程,看懂是人生不懂是幸福

總結:對於《新喜劇之王》只有一句話的評價,那就是:‘看懂了是人生,看不懂是幸福’。

這部電影是表達周星馳個人經歷的電影,有周星星和王寶牆的影子。

每個人看的觀感都不一樣。雖然有的笑點有些牽強,但還是有感動的點存在。

這就是周星馳的電影,追逐夢想,每個草根背後都有渴望被關注、被尊重、被認可的心。

這部電影如果放到5年後,其實是難得的,反應底層很普通的小人物逐夢的心。周導演這次是真的走心了!

那麼,問題來了:該劇為什麼鋪墊了女主鄂博成名之前的生活?

周星馳在該部電影中,究竟想詮釋些什麼?

王寶強到底在劇中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

是為了告誡女主,不要畏懼失敗?還是其它因素?

理解不了這幾個點,說明沒看懂《新喜劇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