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雨 水 與 谷 雨


穀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

——《月令 · 七十二候集解》

春天有兩個和“雨”有關的節氣,即“雨水”和“穀雨”。

雨水,“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水”。雨水之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降雪率高於降雨率,雨水之後則以降雨為主。

隨著陽氣上升,不再潛藏地下,地上的冰雪此時已消融化水,河水流淌,土壤解凍,農人開始準備春耕。

因為冰雪消融需要吸收熱量,將日照增幅帶來的熱量抵消了不少,所以雨水節氣的氣溫還是比較低的。

天由雪到雨,地由凍到融,便是雨水節氣的概括。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真正催生百穀的雨,是穀雨。俗話說“清明宜晴,穀雨宜雨”,穀雨期間,穀物的需水量大。比如,冬小麥此時正是抽穗灌漿期,特別需要水的滋養。春雨充足,水田方能插秧,故有“清明下種,穀雨下秧”的農諺。


谷 雨 三 候 解


初候 · 萍始生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萍,水草也,與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隨風,故又曰漂。《歷解》曰,萍,陽物,靜以承陽也。

——《月令 · 七十二候集解》

萍與水面相平,故名萍。浮萍生於季春,它比植根於土壤的植物要晚。這是因為浮萍根鬚垂於水中,陽氣升於在土壤之上的水面要比土壤晚些。或者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水的比熱容高於土壤,所以在氣溫回升的過程中,水溫升溫緩於地溫,所以浮萍生得晚些。

浮萍等無根水生植物只生於澤水,不生於江河等流動性特別大的水中,所謂“靜以承陽”也。浮萍生長得也很快,一葉在一夜間就能生數葉。浮萍隨風而漂泊,所以成語“萍水相逢”形容聚散無定,素不相識之人偶然相遇。

從中醫取象比類的角度看,浮於水錶的萍,作為藥材,它的作用也是走表的。又因為它出於水而著水不溼,故能治水溼之病,具有發汗利水的功效。


二候 · 鳴鳩拂其羽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有鳥名獲谷,其名自呼。農人候此鳥,則犁杷上岸。

——《荊楚歲時記》

鳩,即布穀鳥,學名大杜鵑。“布穀”一名,正是源自它的叫聲。鳥鳴“布穀”,似乎在催人播谷。陸游有詩云:“布穀布穀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耕。”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只有雄性的布穀鳥的叫聲才是“布穀”,其本義是求偶和宣示領地,與催耕無關。

不過,布穀還有另一幅面孔。布穀不擅長築巢,多居住在樹洞或喜鵲的巢裡,因為喜鵲體型比較大,巢穴也足夠寬敞,喜鵲媽媽對於寄居布穀鳥也會一同撫養。但是,布穀幼鳥破殼的時間要比其他大多數鳥都要早,而當布穀幼鳥出生時,會本能的將其他本來是鳥媽媽自己親生的蛋推出巢穴。成語“鳩佔鵲巢”講的就是這個。


三候 · 戴勝降於桑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戴勝,一名戴鵀。《爾雅》注曰,頭上有勝毛,此時恆在於桑,蓋蠶將生之候矣。

——《月令 · 七十二候集解》

戴勝鳥的頭上生有冠狀的羽毛,就像古代女子的頭飾華勝一樣,故名戴勝。戴勝雖美,但它不愛乾淨、不愛打掃,戴勝的排洩物等通通堆在巢裡,所以戴勝的巢充斥著臭不可聞的氣味,故戴勝又有“臭姑鴣”之名。

“蠶月桑葉青”,穀雨所在的陽春三月也稱“蠶月”。此時戴勝出沒於桑林,說明桑樹開始枝繁葉茂了。蠶以桑葉為食,所以在穀雨節氣,人們開始養蠶了。

穀雨的二候和三候,其實講的是人類的基本生活資料——食與衣。布穀勸農,戴勝勸桑。勸農為食,勸桑為衣。雖然鳥兒沒有"勸課農桑"的本意,但這不妨礙人們溫情的解讀。


春 眠 不 覺 曉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啼鳥、風雨、落花,從這些意象中,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春曉》寫的是季春。

初春尚寒,仲春猶涼,春困主要發生在暖意已至的陽春三月。西醫看來,春困的原因是隨著氣溫的升高,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也不斷增大,加上人體的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逐漸旺盛起來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所以人就感覺困。然後等身體自己調整過來了,適應氣溫的升高了,就好了。

所以,中醫會建議“春捂”,這個春捂的時間主要在乍寒乍暖的仲春。春捂,一方面是乍寒時,確實需要防風防寒;另一方面是乍暖時幫助開腠理,讓人體對氣溫升高的過渡有個適應。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中醫認為,春困是因為陽氣升發不足。導致春困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舉五點——

第一,冬藏不足。冬天沒有休息好,或者消耗太多,藏精不足,以至於春天需要陽氣生髮出來的時候,精氣就不夠用了。

第二,晚睡晚起。晚上睡得太晚,陰未得靜養,陽又化火耗氣;早上起得太晚,陽氣不能合於天時地升發,一整天都會精力不足。

第三,溼氣困陽。暮春多雨,溼氣較重,另如飲食偏滋膩肥甘,亦會助溼,鬱滯氣機,不利於陽氣的升發。

第四,情志鬱結。春季肝旺,只有保持肝氣的舒暢條達,才能使陽氣自然升發,若肝鬱不暢就會影響陽氣的正常升發,從而引發春困。

第五,缺乏運動。脾主四肢,四肢的運動能夠幫助脾陽的升發,祛溼邪,散鬱熱。反之,越是懶動,就越是困。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巳時),脾經最旺的時候,是一天中最適合運動的時段。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根據上述原因,改變這樣的作息就是消春困的方案了。如早睡早起、適當運動、調整心態,飲食上忌多食滋膩、肥甘、生冷之物,宜疏肝、祛溼、健脾的食膳,如花茶、八珍糕來調養。


谷 雨 祭 倉 頡


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龍亦潛藏。

——《淮南子》

相傳倉頡造文字而成的那天,可謂驚天動地,天下起了穀子雨。後世人們將“天雨粟”和穀雨聯繫在一起,目前陝西白水縣的人們還保持著穀雨日祭祀倉頡的傳統。位於白水縣的倉頡廟東西門分別有聯“畫卦再開文字祖,結繩新創鳥蟲書”,“雨慄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我們現在看到的倉頡像,都是四目的形象。當然,並不是說倉頡本人真的是四隻眼睛,而是一種象徵。古代聖人畫像的容貌,乃至衣飾都是其德行功績的象徵。

倉頡的四目之象,正是人們對其仰觀天象,下察鳥獸之跡而造文的智慧和功績的象徵表達。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

——《說文解字》

中國的文字是聖人觀察天文、地理、人事的現象,並解其奧義而定製出來的。文字是歷史文化傳承的基礎,用以記事,是後世當政者學習古聖人治世的“眼睛”。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我們現在說不識文字的為文盲,目雖能見而不知其義也(包括我們大多數人識字,但不識文字背後的文化含義的,算是“高度近視”吧)。甲文和金文的“民”,即以目盲象徵文盲。因為文字起初只在社會上層傳播,普通百姓是不識字的。

倉頡通過觀察天文、地理、人事的現象,了知其規律和奧義,並將其內涵於他所創造的文字中,傳承下去。倉頡不僅能識文,還能造文,故得四目之象。


闢 邪 驅 五 毒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青齊風俗,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虺蛇、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之,刊佈家戶,帖之以攘蟲毒。

——《月令粹編》

穀雨以後氣溫升高,毒蟲開始繁衍,為了減輕毒蟲為農作物及人的危害,人們在穀雨前後會進行一場除害運動。或貼五毒符並畫針刺之,或貼穀雨帖,等等。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穀雨帖,屬於年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遲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說明。

季春之月……命國儺,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禮記·月令》

我們看穀雨的所謂的驅五毒、辟邪穢,完全不用石灰、雄黃、艾蒲等實實在在的驅毒辟邪之法,而是用符帖這樣儀式性的方法,這也體現了人們對天道規律的遵從,秉春生之仁道。

從源流的角度來看,符帖這種後世民間的形式,是有上層官方印記的。

廿四節氣 | 穀雨:雨生百穀夏將至

在周朝,季春之月,天子會命令全國舉行旨在驅除邪氣疫鬼的儺祭(一種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禮,戴柳木面具的演員扮演傳說中驅除瘟疫的儺神),在各個城門以犧牲祭門神,以求攘除兇邪,以此作為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的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