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葡萄的旅程

一顆葡萄,從果實變成美酒的旅程是漫長的,是天地人的完美融合之作,當汲取日月精華的葡萄顆粒透過測量儀器上的糖度、酸度等的讀數向日以繼夜照顧自己的釀酒師們宣告它們真正的“成熟”之時,葡萄酒便也開始了它從果實變葡萄酒的旅程。


一顆葡萄的旅程


而依據葡萄品種的特性、對成品風格的定位、釀造工藝、發酵容器等的不同,小葡萄的每段旅程並不固定也不盡相同。一般地,我們會按照“紅葡萄酒釀造工藝流程”和“白葡萄酒釀造工藝流程”來進行分類:

紅葡萄酒釀造工藝流程:


一顆葡萄的旅程


白葡萄酒釀造工藝流程:


一顆葡萄的旅程


我們一起來細細的走一遍一顆葡萄的旅程!


採摘 Harvest


葡萄進入成熟期,這個時候葡萄顆粒的糖度會迅速增加,同時酸度迅速減少。釀酒師會根據葡萄品種的特性、對成品風格的定位來安排葡萄的採摘計劃,例如全部/部分提早採摘,全部/部分在葡萄的酸度和糖度最為均衡的時候進行,全部/部分延遲採摘。因為在部分葡萄種植區域,它們的氣候較為炎熱,成熟的葡萄往往具有較高的糖度和較低的酸度,而在一些較為涼爽的氣候,收穫的葡萄可能酸度極高而糖度不足。


因此,可以通過調整採摘的時間或者在後續的釀造流程中進行葡萄汁的糖度和酸度校正來獲取理想的葡萄汁。


採摘又分為機械採摘和人工採摘兩種。人工採摘成本很高,特點是可以整串採收(特殊類型的葡萄酒除外),在極為陡峭的山坡上人工也可以作業。在採摘的過程中人工便可以對果串進行篩選,剔除不好的顆粒或整串葡萄。


機械採摘僅適合地勢較為平坦的產區,其特點是採摘速度快,可機器無法分辨葡萄顆粒的成熟度與好壞,採摘下來的是一顆顆的葡萄粒兒,有時也會將一些枝葉一起搖下來,但是,可以通過後續的人工篩選環節進行葡萄的分揀來規避機械操作上的不足。


一顆葡萄的旅程


運輸 Transport


看到這個題目,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詞:打起鼓來敲起鑼,開(推)著小車來送貨。運輸——把釀酒葡萄從葡萄園中運回酒廠,看似簡單的裝卸行車,但對於釀酒葡萄而言,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大意。操作不當的葡萄會被肆意滋長的不良微生物所侵犯從而導致氧化褐變。

經人工採摘的葡萄往往分裝在較淺的容器中以避免葡萄自身的重量將其果實壓破從而使葡萄汁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之下。葡萄果實應儘量保持低溫並儘快運回酒廠。然而,葡萄具有高熱容量,葡萄採摘時的果實溫度與採摘時的環境溫度相當,如果果串是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而沒有葉子的遮擋的話,這個溫度還會更高。此時採摘的葡萄還要經過冷卻降溫,這無疑增加了酒廠的釀酒成本。因此,現時的酒廠大都在夜間、凌晨溫度相對涼爽,葡萄果實自身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採摘。


一顆葡萄的旅程


當葡萄採用機械採摘時,同樣的,應避免果實破碎從而加大與氧氣的接觸,使之暴露在不良微生物滋生的環境之下,此時,二氧化硫便充當起了“葡萄&葡萄酒的保護神”,通過添加適量的二氧化硫可以阻止微生物侵染葡萄汁。某些不需要浸漬(浸皮)的葡萄酒可能會在園中被直接去梗、破碎和壓榨,僅將低溫且密封良好的葡萄汁運回酒廠。


一顆葡萄的旅程


去梗Destemming


去梗,顧名思義,便是將葡萄顆粒與葡萄梗分開的過程。為了保證去梗過程的精益求精,某些酒廠在去梗前會在操作檯上對葡萄進行人工或機器的分揀和篩選,將不好的葡萄顆粒、枝椏、葉子等剔除。


破碎Crushing


破碎是將葡萄顆粒弄破,以便讓葡萄的汁液得以流出。現時,大型的酒廠多采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來操控葡萄的去梗和破碎的過程。這其中最保質且高效的首推Destemmer-Crusher去梗-破碎一體機了。去梗-破碎一體機首先將葡萄顆粒趕進高速旋轉的筐籠當中;然後通過筐籠的轉動與筐籠內部擋板間形成的作用力使果梗與果實分離,果梗則被推送至機器一端被收集起來,而推力將葡萄果實運送到機器另一個部位——破碎機,此時,破碎機再輕柔的將漿果顆粒弄破並將之泵送到下一個照看葡萄的皮汁混合物的容器中。透過調節機器外部的旋鈕來控制去梗-破碎一體機的去梗及破碎的程度。


此時,原本一家親的葡萄及葡萄梗便被分離開來,小葡萄有了好歸屬,裝扮妥當等待著幻化成酒的時刻的到來,而果梗部分也不是完全被人類所丟棄,剔除下來的葡萄梗經晾曬數月後便成為了極好的天然肥料——落葉歸根啦。


一顆葡萄的旅程


此時,耳畔不禁傳來歌聲——命運的安排,遵守自然的邏輯,誰都無法揭謎底,遠離家鄉不甚唏噓幻化成秋夜,而我卻像落葉歸根墜在你心間,幾分憂鬱幾分孤單都心甘情願,我的愛像落葉歸根,家,唯獨在你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