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漈頭際下,一衣帶水的耕讀文化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屏南的旅遊之名在大名鼎鼎的福建省內似乎不算響亮,其下轄的 頭村似乎也是如此命運,雖然有著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村”以及“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的稱號,卻尚未在任何國內的旅行排行榜上掀起引人眼球的波瀾。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對於屏南今後的旅遊前景卻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原因,只是因為一位退休老人一時的靈光與恆久的熱忱。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如果說,雙溪鎮中俯拾皆是的古宅和宗祠,仍保留著帶有江南靈秀的耕讀文化之餘味;那麼在 頭村內同樣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宅中,你卻可以看到這種文化被充滿敬意地落在了實處,紮根於哺育、栽培了古村的泥土之上。打開某搜索引擎,輸入“屏南,耕讀文化”,它指向最多的信息正是我們如今要去的地方:耕讀文化大觀園。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一萬多件展品對於一個省級或市級博物館可能尚屬平常,但對於由個人一手籌辦、蒐集並建立起來的一傢俬人收藏館,卻有著浩瀚到難以想象的工作量,更何況,這是在一個物質和交通都不甚發達的山野間,“借、贈、租、購”等收藏方式也都屬原始。這也是張書巖最初始料未及的,但對故鄉和傳統念念不忘的執著,一直促使他堅持下來,“之前發現很多農耕物件被村民廢棄、或閒置於家中逐漸腐爛,我感到非常可惜,便萌生收集的想法,把這些古物保存下來。”而經過數年的努力,如今張老已有“歷史文物展館”、“木雕精品展館”、 “農耕文化體驗館”等9個展館,分佈在12座古民宅內。他驕傲地將我們迎進其中的一間,指著滿牆滿屋的展品說,“每次看到這些老物件在這裡有個安放,還有人來參觀,便覺得辛苦也值了。”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不同於那些堂而皇之、氣宇軒昂的博物館,老宅的氣場是沉鬱和低徊的,而又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適合存放、展示這些重達數噸的古法榨油器件、老舊的木製腳踏織布機以及手工炒制米果的炊具呢?至於那些宛如從江南水鄉走出的木雕、泥塑與竹、石等諸般玩器,既有著備求工巧的細膩,亦帶著些許質樸憨拙的民間氣息,既是彼時文人與工藝結盟的斯文載體,更象徵了書文禮樂的精神追求與寄情田園的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

誠然,這些珍玩器物乃至傢俱、錢幣、字畫、票據等古董的大多數,已不可能再回溯歷史中尋找主人,但我們仍能從中提煉出文化隨著改朝換代而演變的脈絡:文人對於山水的情懷在魏晉時期就已逐漸形成,經過唐代的鼎盛與宋朝的飄搖,終於在明、清時因為朝廷對江南的提防和敵意而被點燃,並形成時代的趨勢——無數胸懷大志或心灰意冷的士大夫們放下入仕的夢想,來到比江南更南的土地上低調隱居,在彎下身子躬耕的同時,仍不忘記讀書人的本色。這個地方竟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為何不火?如同個迷,中2篇久而久之,“耕讀傳家”的理念在士大夫們精英身份的帶動下,於原本是荒蠻之地的“八閩”土地上廣為流傳。想來, 頭村在歷代科舉考試中榜上題名的那200餘人,也應是耕讀文化的擁躉和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