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 看成都新經濟如何危中迎機

在疫情期間,一些與疫情相適應的新業態、新模式產生並得以發展,如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無接觸經濟”和“宅經濟”;一部分新經濟行業、企業在危機中獲得發展機會、逆勢增長,為傳統產業乃至全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動力,如生物醫藥、大數據應用、物聯網、智能製造、數字文娛、環境保護等服務、支撐疫情防控、生產生活行業領域。如從事基因檢測和試劑研發的瀚辰光翼,獲得北極光創投等機構聯合投資A+輪7000萬元投資;機器人制造商卡諾普獲長江國宏1億元B輪融資。

一季度,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新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新經濟委幫助新經濟企業紓危解困。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委聯合人民銀行成都營管部共同開展“成都市新經濟融資專員”活動,已覆蓋百餘家新經濟重點企業,3月6日,召開新經濟企業貸款融資線上對接會,推出《新經濟企業疫情防控信貸政策及產品服務包》,涵蓋33家銀行228項政策或產品。開闢新經濟天使基金項目直投綠色通道,對我市開展疫情防控創新產品研發和應用的新經濟企業給予優先快速直投,投資時長從3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已完成投資四川諾瀚康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超有範兒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海之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計450萬元。

此外,我市還發布了三批次城市能力清單。2月5日,發佈《成都新經濟企業疫情防控能力清單》,聚焦新經濟企業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服務能力,包括疫情防控、能力渠道、居家生活產品服務三大類111條供給信息,為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為企業特殊時期提供資源鏈接的平臺機會。2月12日,發佈《成都新經濟疫情防控城市機會清單》,聚焦新經濟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生產恢復、產能恢復等需求,共214條供需信息。2月26日,發佈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城市機會清單》,聚焦功能區建設、產業協作、智慧城市建設等同城化場景,聯合德陽、眉山、資陽共同發佈526條需求信息,加快形成四城聯動共建成都都市圈新格局。期間,市新經濟委、市財政局、市教育局開展成都市學校復學產品(服務)“雲對接”活動,促成採購金額近1200萬元。

日前,市新經濟委還發布了《供場景給機會加快新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並擬製實施細則。以“供場景、給機會”為主線,以市場化手段將城市的發展戰略、公共資源與企業的市場機遇有機鏈接、對接融合,從夯實場景突破基礎、創新場景供給方式、厚植場景培育土壤3個維度向企業推出精準政策、提供場景賦能,釋放發展機會,激發創新活力,向社會傳遞成都鞏固新經濟先發優勢、推動新經濟再升位、掌握新經濟話語權的定力和決心。

此外,成都還開展“場景營城產品賦能——新經濟創造美好生活”新場景新產品系列發佈會。通過策劃開展系列發佈會持續每月向社會公開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首場發佈會已於3月31日召開,採取“1個主會場+3個直播分會場”的多平臺網絡互動形式,聚焦智能生產、智能生活、智慧城市三大領域,發佈第一批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引起社會強烈關注。2個小時活動共吸引超536萬人在線觀看,點擊量超2000萬人次,現場達成1600餘單近9億元意向訂單。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程怡欣 編輯 代立寧 校對 李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