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國文化“走向”的一點看法!

現在中國工業、農業、科學技術騰飛發展,沒有什麼必要再去寫作那些塑造型的,比長江、長城還要長的空洞文字,而去軟化人們。至於,中國歷史,應由中國文史編輯室編寫,用不著潛伏在社會流派的同仁們去操心操勞!寫作些短篇幅的、真實性的、反映問題的,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等等,還是很有必要的。第二點就是,少寫一些歌功領德在“大活人”面前拍馬屁的作品。第三,多寫些幫助人的、教育人的、搶救人的……這些作品!第四,沒有用的作品在報刊上、在雜誌刊物上少發一些,或不發為好,既然“不走秀”,自然不受“親睞”,有什麼必要。第五,那些帶”官腔”的架兒空的“兒童作品”,也應少發。你發了他的文章,沒人去看,沒人去品味,而他又反被人罵過數遍,那又是何必何苦呢?第六,多曝光一些貪髒枉法的人和事,好讓他人吸到教訓,更好做好自我工作。第七,報刊上的文字,是否筆墨再濃一些?!如比炒菜,不給一些鹽,太淡了,也沒什麼味道吧!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足為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