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顱骨成形術後損傷皮質網狀脊髓束的恢復

皮質網狀通路(CRP)是步態和姿勢穩定性的重要神經束,而皮質脊髓束主要參與遠端肌肉的控制。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DTT)研究已證明腦卒中患者顱骨成形術後神經束受到損傷。

韓國嶺南大學醫學院物理醫學與康復系的Sung Ho Jang等在發表於《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0年第7期的文章中,報道了1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接受減壓顱骨切除術後皮質網狀通路恢復的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證據。

該病例為48歲的男性左大腦中動脈梗死患者,在發病後2天接受了減壓顱骨切除術。3周後,該患者表現出右側偏癱,5周的康復干預未能使右側偏癱得到恢復。在發病後8周進行顱骨成形術,術後2周右腿運動無力情況有所改善,但右臂運動功能無恢復。經全面康復管理後,即發病後6個月(顱骨成形術後4個月),右腿運動恢復,能夠在輕微的協助下行走,而右臂功能未恢復。

患者在顱骨成形術前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中觀察到右腦幹水平和左皮層下白質水平的皮質網狀脊髓束中斷。隨訪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顯示,右皮質網狀脊髓束延伸至大腦皮質,同時左皮質網狀脊髓束的經胼胝體纖維增厚,同時右腿的運動功能有所恢復,因此前述兩種皮質網狀脊髓束的變化有助於患者右腿的運動恢復。

Jang等認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顱骨成形術後,受傷的皮質網狀脊髓束的恢復利於偏癱腿的運動功能恢復。該研究首次證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顱骨成形術後損傷皮質網狀脊髓束的恢復。

文章來源:Sung Ho Jang1, Han Do Lee (2020) Recovery of injured corticoreticulospinal tract following cranioplasty in a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 a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study. Neural Regen Res 15(7):13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