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鴨、鵝壞死性腸炎的高效方法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養殖80後】,私信我,回覆“在”。獲取養殖技術指導,聊管理,談行情。一起成為養殖路上的好夥伴。

鴨、鵝壞死性腸炎又叫爛腸瘟,是由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消化道疾病。臨床上以發病急、死亡快、小腸黏膜壞死為特徵。本病在種鴨場、種鵝場較為常見。鴨被感染後表現為腸道粘膜壞死,排黑色稀糞, 鵝主要表現精神不振,背部羽毛脫落,腹瀉和食慾廢絕。


防治鴨、鵝壞死性腸炎的高效方法

本病病原為A型或C型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革蘭氏陽性、兩端鈍圓的粗短桿菌,單獨或成對排列,在自然界中形成芽孢較慢,芽孢呈卵圓形,位於菌體中央或近端,在機體內形成莢膜是本病的主要特點,但該病原沒有鞭毛,不能運動,人工培養基上常不形成芽孢。在血液瓊脂上形成圓形、光滑的菌落,直徑為2-4毫米,周圍有2條溶血環,內環呈完全溶血,外環呈不完全溶血。該病原的直接致病因素則是A型和C型毒株產生的a毒素及C型毒株產生的β毒素,這兩種毒素均可在感染鴨或鵝的糞便中發現。


防治鴨、鵝壞死性腸炎的高效方法

鴨鵝壞死性腸炎的流行特點:

1易感動物: 以產蛋鴨、產蛋鵝多發,發病率不高,病死率-般為1%左右,但也可能高達40%。

2傳染源:該菌主要存在於糞便、土壤、灰塵及汙染的飼料、墊草和腸內容物中。病鴨(鵝)、帶菌鴨(鵝)及發病耐過的鴨(鵝)為主要傳染源。

3傳播途徑:該菌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被該菌汙染的飼料、墊草及器具等是主要的傳播媒介。

4發病季節:本病多發於潮溼溫暖的季節。

5誘發因素:突然更換飼料或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增加,鴨舍或鵝舍的環境衛生差,以及長時間使用抗生素等可促使本病的發生。有報道指出流感病毒、坦布蘇病毒或球蟲感染是引發本病的一個主要因素。


防治鴨、鵝壞死性腸炎的高效方法

臨床表現:

鴨、鵝患病後表現為虛弱, 精神沉鬱,不能站立,在大群中常被孤立或踩踏,造成病鴨或病鵝的頭部、背部與翅羽毛脫落。食慾減退、甚至廢絕;腹瀉,往往急性死亡。有的病例出現肢體痙攣,頭頸彎斜,兩腿外撇,並伴有呼吸困難。重症病例常見不到臨床症狀即已經死亡,一般不表現慢性經過。打開患病或病死的鴨或鵝的腹腔時即聞到一種特殊的腐臭味。主要病變在小腸後段,尤其是空腸和迴腸段,腸壁脆弱、腫脹。有的病例的小腸表面汙黑,腸道擴張,臌氣,氣味惡臭;有的病例可見整個空腸和迴腸充滿混濁絮狀液體;有的病例可見整個空腸和迴腸充滿乾酪樣栓子;空腸和迴腸黏膜增厚,其表面附著一層疏鬆或緊密的黃色或褐色偽膜(纖維素性滲出物和壞死的腸黏膜),潰瘍深達肌層, 有時可見腸壁出血,十二指腸黏膜出血。肝臟腫大呈淺土黃色,肝臟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黃白色壞死斑點。脾臟腫大呈紫黑色。

如何 確診?

1臨床診斷,根據病史、 臨床症狀和典型的劑檢病變可做出初步診斷,也可以通過檢測糞便來進行初步診斷。讓種鴨在報紙上排糞,然後觀察報紙上糞周圍的潮溼區,正常類的周圍沒有潮溼區,壞死性腸炎類的周圍會有一明顯而有限的潮溼區。

2 實驗室診斷,因為鴨腸道中常有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存在,並且非該菌致死的動物也很容易於死後感染此菌,所以從病料中檢出該菌,並不能說明它就是病原。當分離到毒力較強的菌株或病鴨每克腸內容物產氣莢膜梭菌有一千萬-一億個菌落形成單位(正常鴨只有一百-一萬個菌落形成單位)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另一有參考價值的診斷方法為腸內容物毒素檢查。


防治鴨、鵝壞死性腸炎的高效方法

3類症鑑別診斷

(1)與鴨球蟲病的區別。鴨球蟲感染引起的腸道病變與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病變相似,通過採取腸道糞便塗片檢查有無球蟲卵囊進行區別,並且各年齡的鴨均對球蟲有易感性,雛鴨發病嚴重,成年鴨的感染率較低,而壞死性腸炎則主要發生於種鴨,可以此鑑別。

(2)與鴨瘟的鑑別診斷。鴨瘟病理變化中的腸黏膜充血、出血與鴨壞死性腸炎有相似之處,但鴨瘟的腸道病變多在十二指腸和直腸,而種鴨壞死性腸炎的腸道病變則多集中於空腸和迴腸,可作為鑑別之一。 患鴨瘟的鴨的食道黏膜有黃褐色壞死偽膜或潰瘍,患種鴨壞死性腸炎的鴨沒有這一變化,可作為鑑別之二。

(3)與鴨出血症的鑑別診斷。鴨出血症病理變化中的小腸和直腸明顯出血與鴨壞死性腸炎有相似之處,但壞死性腸炎還伴有腸黏膜增厚,附著一層黃綠色偽膜,腸內容物混有血液。而鴨出血症沒有這一變化, 可作為鑑別之一。鴨出血症除腸道出血外,肝臟、脾臟、胰腺和腎臟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壞死性腸炎無這一變化, 可作為鑑別之二。流行病學方面,壞死性腸炎發生於種鴨,而出血症可侵害不同日齡的鴨,可作為鑑別之三。


防治鴨、鵝壞死性腸炎的高效方法


如何預防和治療?

1疫苗免疫接種,適時進行菌苗接種,鑑於本病易發生在夏秋兩季,應在春季進行免疫。

2其他預防措施平時加強飼養管理, 改善環境衛生,定期清除糞便,同時用兩種以上的消毒藥經常交替消毒,夏秋兩季適當增加消毒劑量和消毒次數。圈養蛋鴨儘可能採取高架隔式飼養方法,並保持恆定的溫度與溼度,切忌溼度過大,應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老鴨舍或低窪的鴨舍應及時調整舍場位置。發現病鴨及時隔離治療。適當調節日糧中蛋白質的水平,從日糧中去掉魚粉可預防本病的感染,以玉米為基礎的日糧也可預防壞死性腸炎的發生。此外,酶製劑、益生素等也都可以對本病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3加強隔離和消毒隔離病鴨, 及時治療。治療期間,鴨舍帶鴨消毒,每天1次。

4藥物治療建議通過藥敏試驗,來選擇敏感的藥物治療。

a、克林黴素注射液:按每千克體重10 ~25毫克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用3天;或按每千克體重7.5~10毫克口服,每天1次,連用3天;或按每升水加人8.5毫克飲水,連用3~5天。對厭氧菌有特效。

b、TMP加0.2%氟苯尼考:全群鴨飲水,每天3次,連飲5-7天。

c、硫酸新黴素或紅黴素:按0.02%均勻拌料,連喂2-3周:或者按每升水加入40~70毫克,連飲2-3天,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d、慶大黴素或卡那黴素:按每隻5萬單位,一次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用4天。4天后為鞏固療效,改用諾氟沙星(氟哌酸)、甲硝唑連續飲水5天。

e、青黴素、鏈黴素:對嚴重病鴨,按每隻各10萬~20萬單位肌內注射,每天1次,2~3天為一療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