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張樓鎮:著力化解扶貧領域信訪風險

本網訊(通訊員 門慶慶

為切實做好扶貧領域信訪處置工作,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汝南縣張樓鎮緊盯風險防控,七項舉措化解扶貧領域信訪風險。

一是高度重視,壓實工作責任。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將扶貧領域信訪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及時研判輿情,妥善解決信訪問題。主要領導帶頭抓,主動接訪、下訪,及時瞭解社情民意,協調解決矛盾糾紛;分管領導主動做好扶貧領域的初信、初訪,嚴防矛盾由小拖大,問題久拖不辦;在黨委書記和支部書記遍訪、幫扶責任人“週五扶貧日”走訪的同時,全面推行“四級網格”管理模式,主動排查、分類施策,做到矛盾早發現、早預防、早化解。

二是健全機制,規範工作流程。健全完善扶貧領域信訪聯席會機制和扶貧領域信訪臺帳管理等制度,加強信訪問題分類管理,明確責任所站、分管領導、工作要求和辦理時限,安排專人負責,建立扶貧領域信訪工作臺賬,定期彙總,分類辦理,同時制定了重點人員“四包一”穩控責任表,對各自包保的重點信訪人要嚴看死守,並對信訪件的辦理核查情況跟蹤督辦、記錄、歸檔,對信訪人定期回訪,及時化解問題矛盾。

三是強化隊伍建設,根據信訪工作需要,選調精幹人員,充實到扶貧信訪工作中,建立專職穩定的鎮村兩級扶貧信訪工作隊伍,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有人管、能管好,對鎮村兩級扶貧信訪專職人員的聯繫方式進行全鎮公示,同時實行首問負責制,要求誰接訪、誰負責,直至群眾上訪問題圓滿解決,並定期開展扶貧信訪業務培訓,加強人員教育管理,強化信訪工作流程,不斷提高做好扶貧信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優化工作舉措,實行逐級調解。堅持把“五老三長”協會(“老教師、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模範;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婦女小組長等”)建設和作用發揮作為矛盾調解的主抓手,對於排查出的矛盾第一時間交由“五老三長”協會進行調解,無法調解的上報村委,召開村級評議大會,由群主評判,對於村級無法解決的,上報鎮責任部門進行解決,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五是加大宣傳,注重教育引導。通過印發資料、會議宣講、上門解答、記錄政策落實明細等方式,加大扶貧政策宣傳力度,為群眾解疑答惑,提高群眾政策知曉度和滿意度。加強教育引導,對信訪人訴求合理、能迅速解決的,現場解決;對信訪人訴求合理、短時間無法解決、需要協調解決的,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加快解決;對信訪人訴求不合理的,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對信訪人訴求雖不合理、但確實有困難的,積極採取救助和扶助措施。

六是聚焦提升本鎮產業發,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張樓鎮政府一直樹立扶貧先扶志,志智雙扶的理念;在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在黨的政策關懷下;勤勞樸實的張樓人民自力更生、努力奮鬥;致力於用雙手改變現狀,提升生活質量,加之本地產業項目豐富,實現了不出家門便可增收致富的美好願景;沒了等靠要的思想,只剩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拼闖。

七是弘揚道德模範精神,營造德字為先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張樓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張樓鎮及各村居召開了道德模範表彰大會;樹立了“道德模範”、“好媳婦”、“好婆婆”、“平安家庭”、“陽光少年”、“優秀村組幹部”等優秀典型。大張旗鼓宣傳先進事蹟,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以評選表彰“道德模範”為契機,廣泛開展學習和宣傳道德模範活動,讓道德模範事蹟走進千家萬戶、走到群眾身邊、走入百姓心裡,在全鎮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德行天下的美好風尚。從而使人民群眾身體力行參與道德實踐,形成見賢思齊的生動局面;使大家主動維護文明風尚的榜樣,同時,受表彰的同志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領域繼續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繼續弘揚優秀品格,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帶動了周邊群眾;營造了德字為先的良好社會氛圍。

1、凡本網來源註明“新報融媒網”的所有稿件和圖片作品,版權均屬於新報融媒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新報融媒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