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在很多人印象中,蘇聯/俄羅斯一直我們的“老大哥”,我國的工業基礎特別是軍事工業基礎基本是從仿製、改進俄羅斯相關產品一步步發展到了今天,即使如今我國早已實現絕大部分裝備的自主研發,但在這些裝備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俄製武器的身影。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蘇27戰機

不知從何時開始,曾經備受追捧的俄製武器在中國已經不吃香了,在90年代到本世紀初期,我們還是俄製武器最大進口國,現在人們耳熟能詳的蘇27、蘇30、伊爾76、S300、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基洛級潛艇都是那一時期從俄羅斯進口的,這些武器裝備的到來極大的提升我國實力的同時也讓我國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使用世界頂尖水平裝備(90年代F-22都還處於研發之中,蘇27的地位相當於今天的五代機)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現代級導彈驅逐艦

但聰明的中國人深知不“受制於人”的重要性,這一點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和印度,兩國都是發展中大國,也都是武器進口大國,但我國在採購完武器之後選擇的是對其進行深度研究學習,在其基礎上進行改進發展,而印度則相反,從沒有想著從買來的先進武器上面學些什麼,更不用說在其基礎上改進,往往經過印度維修過的武器其可靠性都會“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我們早已實現裝備自主化的時候印度直到今天還在依賴“買買買”!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印度和中國走了不同的路

進入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國很迅速的讓出了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位置,除了發動機和一些配件,我國很少再進口整件武器裝備,最大的兩筆進口分別是24架蘇35戰機和一批S400防空系統,規模十分小,其意義看起來並不是為了提高戰鬥力而更多的是買回來作為一種參考,畢竟這兩種武器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並非什麼“天頂星”科技,我們也早已沒有當初購買蘇27、S300時那股子“興奮勁”,但這兩款武器畢竟代表了俄羅斯最新的研究成果,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我們的長征9蓄勢待發

雖然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覺得俄羅斯再軍工領域比我國更加先進,但真實情況是如今俄羅斯除了再個別領域還有些許優勢(航天、核潛艇、核武器、轟炸機)在絕大多數領域我們都已經走在了俄羅斯前面,即使是在落後部分我們也在快速追趕(長征9、095、096、轟20)今天的俄羅斯實際上相較於30年前很多領域都處於退步狀態,比如在武器設計、船舶製造俄羅斯都不如30年前的蘇聯。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沒有技術沒有設備,庫艦命運堪憂

如今的俄羅斯在很多方面都在依賴進口零部件,比如像俄羅斯研發的雷達就很依賴來自於韓國、法國的電子零部件,俄羅斯也曾向法國採購過一批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都說明了如今的俄羅斯軍工業的倒退。但即便如此俄方似乎一直放不下“臉面”向曾經的學生中國購買武器。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俄羅斯建造的分段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俄羅斯為西北風級做好的模型

實際上如果俄羅斯能夠放下“所謂的臉面”採購中國武器裝備絕對是百利無一害的,我們以目前俄羅斯發展最為緩慢的造船工業為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造的最先進一級水面作戰艦艇為22350型護衛艦,這是俄羅斯海軍制造的第一型隱身盾艦,其配備了48單元垂直髮射系統和四面四面5P-20K陣列有源頭相控陣雷達系統,整體作戰能力相當出色。但該級艦首艦於2006年就已開工但知道2018年才正式服役,要知道這只是一艘排水量4500噸級的護衛艦。同等時間中國都已經完成二十多艘大型導彈驅逐艦、二十多艘同級別054A護衛艦的建造。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十年磨一艦的22350

如果俄羅斯能放得下所謂的“臉面”向我國購買052D/054A系列護衛艦也早就不用面對其水面作戰艦艇老化新型艦艇不足導致的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甚至都不用購買整艘戰艦,俄羅斯只需要向我們購買建造好的艦體在配備上自己的武器系統難道不香嗎?

放下那該死的臉面,大方採購中國裝備才能促進俄軍進步

075難道不比西北風香

說到這我們還得再扯回到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俄羅斯人也是第一次向外界求購大型水面戰艦,當時很多人說俄羅斯此舉實在其“驕傲的安德烈旗上打了個大大的補丁”,但更讓俄羅斯丟臉的是最終由於美國的阻礙,西北風級被轉賣。如果俄羅斯能放下臉面找我國完全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更先進的性能買下,看看如今滿載排水量超過40000噸的075兩棲攻擊艦是不是很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