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成功说服文案:兵不血刃,一封信,降了8000人

中国史上最成功说服文案:兵不血刃,一封信,降了8000人

从没有哪年的春节,像今年一样,让人盼望春天快点到来。

SARI疫情快点过去,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春天。

整个春节,我闷在家里,哪也不能去,突然特别向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春天。

这样的春天,多美啊,只要想想,都觉得心动。

可是你知道这么美的描绘,是谁写的吗?

是一个叫丘迟的人。当初他的这一番江南描写,可是成功让一个人动了心。

中国史上最成功说服文案:兵不血刃,一封信,降了8000人

丘迟这个人,是南朝的文学家,特别擅长写诗写文,打小就是神童,八岁能文。

在南齐时,他投入到萧衍幕中,很受重要,为建立南梁写下很多文书。

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文书,就是招降投奔北魏的原南齐将领陈伯之的《与陈伯之书》。

丘迟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只用了四两拔千金的力道,就让陈伯之甘心受降,仅仅靠一篇文章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史上最成功说服文案:兵不血刃,一封信,降了8000人

说服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更别说让敌人投降了。如果能掌握这样的说服术,我们就能用来说服父母长辈、伴侣、孩子、领导、同事、朋友。

假设,如果是你去劝说别人,你会怎么说?可能是以各种利弊引诱之吧。

那我们看看丘迟是怎么写的。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一上来,丘迟并没有摆出敌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充分尊敬。“顿首”就是叩拜的意思,在陈将军脚下叩拜。这样的恭敬,对方一看,心理很受用,就愿意往下读了。

听说你身体安康,真是太好了!看似是假模假式的好心,可是,就是要故意这样说,将距离拉近为朋友间的关心。

接下来,开始一段猛夸: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你的勇武,那可是三军之最,你的才能,在当代出类拔萃。你看不上燕雀的苟安小志,你仰慕的是鸿鹄的高远大志。

谁能拒绝赞美?尤其是敌人的赞美,听着就是心里舒服。上来就夸,一是让人消除敌意,二是做锚定,先给你定下人设:你就是个不甘苟且,有大志的英雄。这样,你后面就会无意中用这样的人设去做出行动。

夸完,就开始攻心了:

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想当年,你懂得当机立断,投奔梁武帝那样的英明君主,建功立业,以开国之功封爵称孤,乘坐华丽的车子,手执朝廷发的旄节,号令一方,多壮观啊!

可是你现在怎么眨眼就成了逃亡北魏的降将呢?听到胡人响箭两脚发颤,看到胡人毡账就下跪行礼,这是多么卑下啊!

用昔日的威,衬托今日的卑,这种强烈的前后对比,直戳陈伯之的内心痛处,特别扎心。

扎完心呢?那就要共情了。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不过我猜想你当年离梁投魏,并非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反复审视内心,又听信了外面的流言,才一时昏乱,落到这个地步。

这里没有指责,而是表示理解,与陈伯之产生共鸣。一个降将,最需要的是什么?一定是理解。因为人人都会把他当成苟安的降将,没有人愿意去理解他的投降里有多少的不得已。

所以一旦有人表示理解,那得多让人感动啊?这样的人接下来要说点什么事,还会抵触吗?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梁朝宽赦有罪之人,不计得失,任用有功之人,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安定动摇怀疑的人。这是开始给陈伯之吃定心丸,告诉他梁朝一切从宽的政策。

这些情况你也都知道,也就不用我一一赘述了。

刚才说的是政策,接下来,我就说点别的:

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

汉朝时朱鲔杀了汉光武帝的哥哥,魏晋时张乡杀了曹操的爱子,但是这两人归降后,光武帝并没有怀疑朱鲔,曹操还像过去那样对待张绣。

更何况你并没有他们这些罪过,功勋却显赫于当世。

有了这样的对比,就会让陈伯之觉得自己投降之罪没有那么重,可以放下心理负担。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古代圣哲都称赞迷途知返,古代典籍都嘉许走错路不远就能回头。用古代圣哲典籍肯定归降,继续打消陈伯之的顾虑。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当今的梁武帝轻刑法,重恩惠,法网宽松到可以漏掉吞船的大鱼。你的祖坟松柏无损,亲族安家乐业,高台楼阁宅院没毁,爱妾还在。你心里可要好好想想,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丘迟用梁帝、祖坟、亲族、宅院、爱妾来增加陈伯之归降的心理砝码。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如今梁朝的功臣名将,如雁成行,井然有序。文臣佩紫绶丝带,手握金印,参与策划军国大计。武将乘轻车,竖旄节,担负保卫边疆的重任。梁帝与功臣们杀马饮血立誓,受封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

现在只有你羞愧苟活,被异族首领驱遣,不觉得很可悲吗?

这里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用受重用的梁朝功臣的待遇,衬托出陈伯之在北魏帝下的境地。要知道,人性总是有对比之心的,一个才能卓越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不如其他人。

说完正面的例子,就要说反面的例子了。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南燕慕容超(鲜卑族)那么强大,最后也在健康被斩首。后秦姚泓(羌族)那么强盛,最后也在长安被捉。所以,你该知道,中原地区霜露分布均匀,但是不养异族。周朝汉代故国之邦,容不得杂种。

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

北魏占据中原多年,恶贯满盈,理应灭亡。更何况北魏伪朝昏聩狡诈,自相残杀,部落分崩离析,头目间猜忌不和。不久他们就会被抓到京城,当街斩首示众。

把异族在中原的命运,从远到今的捋一遍,再联系到陈伯之本人身上:

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你依附北魏,就像鱼儿在煮开了水的锅中游,像燕子在飞动摇摆的帐幕上筑巢,这不是很糊涂吗?

一个好的比喻,比一百句都真切好用。

中国史上最成功说服文案:兵不血刃,一封信,降了8000人

打完恐惧牌,就要打渴望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暮春三月,江南青草茂盛,树上开满各种颜色的花朵,成群的黄莺自由飞翔。你遥望故国军队的旗鼓,感慨往日的生活,持弓登上城楼,难道不会悲伤怅惘吗?

思乡,一定是远离家乡的叛将的痛处。陈伯之是江苏人,从小生活在江南,降北魏后呆在北方荒漠,肯定会非常思念葱郁的南方风景。

前面的景物描绘,是让陈伯之看到画面;后面假设陈伯之看到风景的感慨,让他产生代入感。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所以廉颇老迈,仍然想做赵国将领,吴起被解职,仍然为西河的未来哭泣。这是人之常情,难道你就没有这种感情吗?希望你早点做好安排,给自己争取长久的幸福。

廉颇、吴起都是名将,用他们来举例,等于是抬高陈伯之,让他不自觉地向廉颇、吴起看齐,也让他产生和他们一样的感情。

接下来,就要给人指明一条阳关大道: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当今皇上圣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西方献上白玉环,东方进贡楛矢;夜郎、滇池这些偏远的国家,解开发辫,请求封臣;朝鲜、昌海这些国家,叩头触地,接受教化。只有北魏狼子野心,在沙漠边塞倔强不驯,企图苟延残喘拖延时间。

用众方归顺营造从众心理,与北魏的孤立形成对比。

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

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殿下,德行昭明,又是皇帝至亲,总揽军事大权,亲赴洛阳带,慰问百姓,讨伐秦中地区的逆贼。

其实这才是这封信的真正目的,丘迟跟随萧宏北伐,与北魏军对峙于寿阳。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你如果不知悔改,等被捉时才想起我的这番话,那就太晚了。此信姑且用来表达我的往日情谊,希望你能详察思。丘迟叩拜。

这完全就是朋友的立场,让人觉得是为对方好。

中国史上最成功说服文案:兵不血刃,一封信,降了8000人

陈伯之读了这封信后怎么样了呢?

他带着八千军队投降南梁,梁武帝封他为骁骑将军、太中大夫,永新县侯,食邑千户。但是他留在北魏的儿子陈虎牙被北魏所杀。

你有没有发现?丘迟的信,完全是站在陈伯之的角度,为他发声的,表现出对他的敬佩、理解,说中了他的不甘、恐惧、渴望。陈伯之会觉得丘迟太懂自己了。

一个生活在异族的降将,内心一定是有很多不为周遭人理解的心情,又不能诉说,有人能这样懂他,懂他的爱与恨,又如何不会被打动呢?

我们要去说服别人,同样道理,也需要去站在对方的立场,与他共情,理解他的处境,了解他的关心与害怕,这样才能说到他心里去。


我是@可闻桃杏香,文学硕士,文案教练,欢迎关注。好文字都是懂人心的,与你一起解读文学中的人性心理,让你的文案更有说服力。原创不易,盗版必究。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