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赴京趕考,考完占卜,一人得首詞,一人得一字,問誰能高中?

清朝康熙年間,有兩個赴京趕考的考生,考完後一直沒有消息,心裡非常不踏實。思來想去,就想通過扶乩(民間的一種占卜方法),問問功名,卜卜吉凶。

他們備好香表燒紙,抬了沙盤,請了乩架,在架棍下懸著一支木筆。這時,其中的一位考生開始焚香禱告,只見那支木筆飛也似地動起來,連著在沙盤上畫了幾個圓圈,又橫著拉了一道。之後,批出字來,卻是一首《憶秦娥》。詞的內容為:關山月,直道難行闕如鐵。闕如鐵,步步行來,步步蹉跌。玉樓詔飲夢何傑,拱手古道難相別。難相別,兒女情長,皎性自潔!

兩人赴京趕考,考完占卜,一人得首詞,一人得一字,問誰能高中?

這位考生看後大笑說:“不管是吉是兇,這首詞倒是挺符合我的興味的!”接著另一位考生,也按照相同的方法禱告,卻只出了一個“捉”字,不知是福是禍。於是,兩人相約去請高人指點迷津。

高人聽了兩人的訴求後,說:這首《憶秦娥》,前半闕‘步步行來,步步蹉跌’就定了基調,既然‘闕如鐵’,當然是推不開了。後半闕玉樓詔飲套用唐代大詩人,被稱為‘詩鬼’的李賀臨終‘玉樓赴召’(代指有才華的文人之死)的典故,最不吉利。皎性自潔卻好似‘袖裡清風’符合你的儒生身份,所以,你這次不僅很難高中,而且恐怕還有性命之憂。而這個‘捉’字,可拆為‘手舞足蹈’或‘手足並用’,預兆有吉慶之事,定能高中。”

兩人赴京趕考,考完占卜,一人得首詞,一人得一字,問誰能高中?

兩人半信半疑,回家後不久,就聽大門外報喜鑼一片聲響,幾個人手裡拿著喜帖闖入進來喊道:“恭喜老爺高中。”高中的老爺正是那個抓到“捉”的考生,而另一位考生卻沒有等到任何消息。

不是第二位考生寫的文章不夠好,而是他的文章涉及到對朝中權臣及所實施政策的強烈批判。所幸的是,他的試卷並沒有落入權臣手中,而是由皇帝的親身侍衛直接送到皇帝跟前,由皇帝親自審閱。皇帝審閱完後,非常高興,說:“句句都是金石良言,朝中有人說要給朕物色師傅,這不就是最好的師傅嗎?”隨後叮囑侍衛,一定要好生照料好自己的這位師傅,他要當面前去請教。

兩人赴京趕考,考完占卜,一人得首詞,一人得一字,問誰能高中?

我很欣賞這位後來當過帝師的考生的一句話,他說:“功名之於君子,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耳。”功名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君子要持心公正,處事正直,為民請命來求得功名,不可阿諛奉承,曲意逢迎,收受賄賂來求取。這個道理,應該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