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兩會重啟,這裡握手改作揖!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4月下旬開始,浙江、山西、四川、青海等省份的多個地市陸續重啟兩會。


會前開展健康排查、會場見面行作揖禮、就餐發放公筷、遠距離“雲參會”……從會前籌備、會議流程,再到會後活動,多地因時制宜地進行會議形式的安排調整,在降低疫情風險的同時,保障地方兩會的正常有序召開。


摸底排查、健康申報,會前打好安全“預防針”


多地兩會重啟,這裡握手改作揖!

廣西欽州,兩會前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梁生攝(圖片來源:健康欽州)


“正在參加兩會的人大代表賈某,因曾跟一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同車,被列入密切接觸者協查名單。”


4月17日,接到消息的廣西欽州市兩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責小組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展開對賈某的轉移、追蹤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流行病學調查、採樣核酸檢測等一系列疫情處置。


以上其實是欽州市的一場演練。為了保障兩會安全,欽州市舉行了兩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檢驗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市兩會順利召開。


為確保地方兩會全體參會人員身體健康、會議順利進行,不止欽州,多地都在會議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浙江寧波市專門建立了“兩會人員健康申報系統”,要求所有參會人員及工作人員在會前依法如實進行健康申報,健康申報正常並取得健康碼(或甬行碼)綠碼者方可參加會議和會議服務工作。


山西朔州市朔城區提前開展健康排查,在兩會召開前一週,為參會人員開展體溫檢測、肺部CT檢查等健康體檢活動,進行健康評估,確認無風險方可參會。


青海西寧則將兩會會議地點選擇在空間大、高達15米、空氣流通性好的青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減少人員聚集,“雲連線”成地方兩會參會新形式


多地兩會重啟,這裡握手改作揖!

山西省忻州市人代會主會場。新華社記者 王皓攝


4月21日,山西忻州政協會開幕。為減少人員聚集,忻州全市353名政協委員中,195人在市區的主會場參會,其餘人員在各縣區設立的15個分會場就近參加視頻會議。次日,在忻州市人代會的主會場內,40名到場代表認真聆聽代市長朱曉東宣讀政府工作報告,主席臺兩側懸掛著兩塊60英寸的電子屏幕,並以20秒的輪播速度切換15個分會場的實時畫面。


據瞭解,今年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山西多地市乃至全國多地,同忻州市一樣採用“主會場+分會場”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地方兩會。


此外,多地對兩會會議時間也進行了適當壓縮。4月24日,在杭州政協會開幕會上,大會發言環節原定的15位發言委員中,僅5位委員進行現場口頭髮言,其餘10位委員改為錄播發言,錄播視頻在相關智慧履職平臺發佈。浙江紹興將人代會、政協會會期壓縮為2天;山西忻州市人代會、政協會會期都由4天縮減到3天。


作揖問好不握手,“公筷公勺”裝進資料袋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會議順利進行,多地在以往入場安檢的基礎上,增加消毒、測量體溫等舉措;會議現場也採取分散就坐的形式,保持間隔。


如山西太原兩會期間,所有參會人員需如實填寫健康信息,每天進行體溫測量,全程佩戴口罩。參會入場後採取分散就座,座位保持間隔1米以上。


杭州市所有政協委員及工作人員,在進入會場前均需實行“測溫+亮碼”,體溫正常且持健康碼綠碼方可參會;進入會場後,實行隔位就坐。


多地兩會重啟,這裡握手改作揖!

衢州兩會上,與會人員行作揖禮。盧穎攝(圖片來源:衢州發佈)


浙江衢州明確兩會召開期間與會人員見面不得握手,改行作揖禮。在衢州市及各縣(市、區)兩會會場,時常能看到代表、委員們互行作揖禮,雙手合抱舉至胸前,低頭,上身前屈深深行揖,傳統作揖禮代替了往日的握手,既保持了安全距離又不失禮。


在浙江溫州,1000多份“公筷公勺”被裝進了今年兩會的資料袋。據瞭解,3月30日溫州市正式頒佈《溫州市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市兩會的新舉措也正是對該政策和“公筷行動”的積極踐行和推廣宣傳。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