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二孃遇上李莫愁:你傷害了我,我就要報復社會


葉二孃遇上李莫愁:你傷害了我,我就要報復社會

一、

葉二孃的孩子丟了,她很傷心。

事情是這樣的,她和情人偷偷生了個孩子,可是她的情人是個和尚,而且是少林寺裡很有前途的和尚,為了不影響情人的前途,她就只能自己來撫養這個愛情的結晶。

可是啊,她的情人之前犯了錯,冤殺了蕭遠山的妻子。於是,蕭遠山潛回少林寺,並知曉了他們之間的"醜事"。

蕭遠山就策劃了一場報復:將葉二孃的孩子偷走。

於是,這個葉二孃,就突然間失去了孩子。

我猜,她肯定是悲痛欲狂的。可是,她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帶著這種精神上的創傷,她從此走向了人生的另一個方向。

從此,她見到別人家的孩子,就忍不住搶過來,把玩一番,然後弄死扔掉。並以這樣的惡劣行徑,順利坐上了四大惡人中的第二把交椅。人稱"無惡不作"葉二孃。

二、

葉二孃是悲情的。

她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卻受了少林高僧的誘惑。明知道這段感情沒有結果,依然是飛蛾撲火,愛得無怨無悔。

她也本無過錯,即便是愛錯了人,那也是她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即便生下了孩子,只要她自己願意,她自己開心,又不妨礙社會。可是,情人的錯,卻落到她身上償還,命運於她,實在不公。

然而,即便有所有的不幸,都不是她走向惡人的理由。本來是一個讓人同情的苦命女子,轉眼成了專殺嬰兒的惡魔。

有人就很同情葉二孃,只要別人一譴責她,這些人就會跳出來說:唉呀,你知道她有多苦嗎?她的兒子都被偷走了,所以才這樣的。我們要理解她,不能往她身上潑髒水。或者說,她一個苦命女子,你們為什麼要揪住她不放?你不見那誰誰,也犯錯了呀,為什麼不去說他去?

總之,在這些人眼裡,葉二孃雖然殺別人孩子不對,但她是個苦女子,也是個受害者,所以,即使她不對,你也不能譴責。你若譴責了,就是你不對。

你有沒有想到現在那個某明星?以及那些粉絲們和水軍們?

《俠客行》裡,石清閔柔夫婦也失去了一個孩子,同樣的痛苦一生。可是,也沒見他們夫婦到處去報復社會,弄死別人家的孩子。

說到底,有再多的痛苦,我們能理解一個人在伸冤無門的時候,去找仇人報仇雪恨,可是,我們不能容忍一個人藉此理由去禍害其他無辜的百姓。

你有千條理由,也不能殺害別人家的孩子。


葉二孃遇上李莫愁:你傷害了我,我就要報復社會

三、

和葉二孃一樣,李莫愁也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女子。

年輕的李莫愁愛上了陸展元,從此她中了愛情的蠱。

可是陸展元后來不愛她了,愛上了另一個姑娘。

愛情講究你情我願,感情的事,難以勉強,而且,也沒有是非對錯。

不愛就不愛唄,咱要麼再找一個,要麼就默默地愛他一輩子也行。

可是李莫愁不是一般人,她在愛情裡受了傷,就要在社會上發洩自己的仇恨,要強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凡是她遇見看著不順眼的男人,管他是非對錯,統統殺掉!動不動就滅人滿門。

所以她有了一個極響亮的外號:赤練仙子。赤練者,毒蛇也!意思是說她是毒蛇一般的漂亮女子。

她和葉二孃有個相同的地方,就是受了傷害,就把這傷害加到一些無辜的人身上。

死在她五毒神掌下的人不計其數,每次殺人,她都唱著悽美的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彷彿她殺了人,還是個需要被同情的那個。

有人就為她鳴不平:她之所以殺人,是因為她是個受害者,要不是她被情人拋棄,怎麼會這樣?所以歸根結底,應該怪陸展元。你們男人都是負心漢!

看看,粉絲們成功地把矛頭轉向了男人們,原來,她殺了人,是普天下男人們的錯。

你有沒有對這個邏輯似曾相識?

可是,華箏公主也被郭靖拋棄了,她有沒有去亂殺人?程靈素也是空害相思,她有沒有禍害人間?


葉二孃遇上李莫愁:你傷害了我,我就要報復社會

四、

葉二孃和李莫愁都是有技術專長的人,都是社會上的明星,江湖中的佼佼者。

她們頂著明星光環,走到名動武林這一步,當然也需要長期的奮鬥和努力,哪怕做個惡人,做個有名的惡人,不努力也做不出業績來的。

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她們在走向惡名昭著的路上所受的苦,所遇到的困難。甚至,她們在成為惡人之前,也本是與人無害乾淨純樸的良家女子。這一點,更是讓人嘆息。

但無論如何,朝著一個壞的方向前進,你付出越多,作惡也就越多,留下的債務也就越多。

葉二孃在夜夜思念兒子的時候去弄死別人家的孩子,李莫愁在思念自己情人的時候,去殺害別人家的情人。別人家的孩子和情人又犯了什麼錯呢?也許他們的錯,就在於沒有武功,無法抵抗吧。

誰讓葉二孃和李莫愁們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呢?她們有更專業的技能,有更廣泛的人脈,有更多的機會,有一群為之歡呼的粉絲,可以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

而且,她們兩個,還都是自殺。她們並沒有受到正義之士的懲戒,只是當自己的路突然進了死衚衕,才甘願一死。其實,連被迫而死都算不上的。她們是主動死的。

而且,她們的死,還能引起無數人的同情與嘆息。這些人認為,如此美貌的女子,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被偷、愛情受挫等,她們本不會如此的。總結下來,她們很可憐,她們不該死,她們的命很苦,她們也是受害者。

就像你經常見到的網絡明星一樣,即使犯了錯,哪怕吸毒出軌,也會站出來一堆粉絲為之漂白:吸毒是因為壓力大,出軌是娛樂圈人之常情,為什麼只盯著他呢?他那麼努力那麼優秀,咋不去盯著某某某呢?

這種邏輯的特點就是一句話:如果她犯了錯,也是因為某某某而犯的錯,錯其實不在她,而在於別人。所以,她還是沒有錯。

可是,錯就是錯。葉二孃的孩子被偷當然很痛苦,可她偷別人的孩子,別人也痛苦。何況,葉二孃的孩子並沒有死,而她卻弄死了不知多少孩子。那些孩子的父母,會覺得葉二孃的身世可憐麼?就像,那些被李莫愁殺害滿門的死難者,會覺得李莫愁的愛情悽苦麼?不,他們更願意這兩人死。

這才是世界的真相,我們對她們抱以同情,是因為我們不是受害者,可以用吃瓜的心態來看待。如果我們是她們行為中的受害者,恐怕你心裡不會再有半點同情的念頭,你只想說:弄死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