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這些日常不經意的行為毀掉寶寶的腿型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腿不直,就認為是紙尿褲害的,或覺得是出生後沒有綁腿的緣故,還有家長認為寶寶O型腿就是缺鈣了,然後就狂喂鈣片力求拯救寶寶的腿型,缺鈣確實會導致寶寶出現O型腿的現象,但是,盲目的補鈣和綁腿只會傷害寶寶的身體。因為導致O型腿和X型腿的原因並非就是發育異常,而是每個寶寶都必須經歷的階段…

O型腿、X型腿是寶寶的必經階段?

有家長說,給寶寶按時補充維生素AD,餵養也合理,可寶寶的腿咋還不直呢?會不會患了佝僂病啊?

其實,所有新生兒都是這樣的。因為胎兒在媽媽子宮內是蜷曲著身體,雙腿彎曲內收致使很多嬰兒出生後小腿內彎或腿部O型。所以,絕大數新生兒腿部呈“青蛙腿”的狀態並不是患了疾病,而是暫時的生理性彎曲。

當然,這還沒完。除了新生兒腿部會有生理性彎曲外,在寶寶7歲前還要經歷這幾個變化的過程:

不要讓這些日常不經意的行為毀掉寶寶的腿型

 1歲以內:嬰幼兒腿部會呈橢圓狀,形狀類似青蛙腿或O型腿;

 1歲半:這時寶寶的腿逐漸開始變直了;

 3~6歲:有些寶寶的膝蓋會往內撇,呈X型腿,但也有寶寶沒有這個階段;

 7歲:待寶寶7歲左右,Ta的腿型才真正的確定和變直。

這5種行為會讓寶寶腿型越來越畸形

不要讓這些日常不經意的行為毀掉寶寶的腿型

寶寶的腿型確實具有生理性特點,但家長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和疾病因素造成的腿部畸形。缺鈣確實會導致寶寶出現O型腿的現象,但除此之外,還有以下這5種錯誤的行為,也會導致寶寶的腿部變形。例如:

一、綁腿

想用“綁腿”、“蠟燭包”預防羅圈腿、塑腿型的做法是錯誤的!此種方法既不會預防羅圈腿,也不會把腿型綁的很直,反而對寶寶髖關節發育不利,容易影響其四肢的血液循環,綁的過緊還可能要面臨截肢的危險

二、強行拉腿

不要為了所謂完美的腿型,就嘗試拉直寶寶的腿,這樣做很容易造成腿部脫位

三、使用學步車

寶寶長期使用學步車會引起下肢畸形,易造成足內翻、足外翻的習慣,還會出現崴腳、摔倒

的危險。建議家長不要過分依賴學步車讓寶寶學步,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練習爬行,一來可以鍛鍊四肢的協調性,二來可以更好的鍛鍊腿部肌肉,待寶寶能夠自然的扶牆而立時,那麼離學會走路也就不遠了。

四、過早站立

寶寶的骨骼鈣化不完全,骨質較軟,一般在10個月後寶寶下肢骨骼的強度才能支撐起身體的重量。若家長過早干預寶寶站立、走路,會對寶寶的脊柱和下肢造成一定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腿部異常現象(如O型腿、X型腿),一旦養成習慣,還會影響到寶寶走路的姿勢(如足內翻、足外翻、內八字、外八字等)。因此,家長萬不可過早去幹預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更不要以“孩子喜歡”為由,過早讓寶寶站、蹦、走。

五、W型坐姿

大一點的寶寶,喜歡在地上玩耍,在地上坐著看電視,家長有留意的時候會發現,大部分寶寶的腿是呈W型坐姿,這樣的姿勢會嚴重影響寶寶正常的骨骼發育,造成“內八腳”的情況。所以,一定要避免這種坐姿。

“尿不溼會導致O型腿”的言論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O型腿一般是缺鈣、過早走路以及一些不良的行為造成的,與紙尿褲無關。只要寶寶按時補充維生素AD,合理餵養,且沒有不良的行為習慣,那寶寶腿伸不直的情況,會隨著生長髮育逐漸改善和消失,等到寶寶把紙尿褲脫掉的時候自然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不會出現並不攏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